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背後的「幽靈」
2022/09/19 02:39:53瀏覽284|回應0|推薦1

7月17日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致詞時,背後的布幕卻出現剛過世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大照片,象徵著民進黨背後的「幽靈」就是一股「軍國主義」的思想,也難怪台灣綠營要奉日本為「祖國」,副總統賴清德可以用「好友」的身份參加安倍的「家祭」。

 

先來看一段台灣高中歷史是這樣記載的,「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下,台灣的農業經濟都輸往日本『母國』」,這是民進黨執政後修正過的高中歷史,所以民進黨人認同日本是「母國」,不願意作一個「中國人」,可是有文字可見證,而且不僅是民進黨人想做日本人,他們還想把所有的台灣人都變成日本人,才會在高中歷史中對高中生進行身份認同的改造。

 

台灣人想做日本人嗎?

 

只是,所有的台灣人難道都想做日本人嗎?我們就來看幾個民調,綠營智庫「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不久前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5%的民眾,支持兩岸在疫情穩定下,逐步開放交流,並放寬中國大陸人士來台的管道,這項調查的受訪者對象是不分政黨的。

 

而台灣陸委會6月份委託政治大學的民調也顯示,對於兩岸疫後交流,有7成以上民眾贊成在兩岸疫情逐步穩定後,循序恢復大陸人士來台從事交流活動。由此可見,台灣人民不分黨派,大多數人的意向都是希望兩岸恢復和平交流。

 

從民調的數字顯示,大部份的台灣人還是希望跟大陸維持和平往來的關係,並沒有要像民進黨那麼的「仇中媚日」。只是民進黨並不這麼想,就以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所細說的安倍晉三為例。

 

蔡英文表示,安倍曾經說,世界必須認知到,台灣的民主已經相當成熟。而且一個更茁壯的台灣、保障自由及人權的台灣,將會符合全世界的利益。蔡英文還強調,我們會記得老朋友的期許。民進黨每一位黨員同志,都有責任,要守護民主自由,讓台灣在艱難的環境中崛起、茁壯。

 

安倍晉三跟台灣民主化有何關係,難道只因為他說「台灣民主已經相當成熟」這句話,就要把他跟台灣的民主化連結在一起嗎?這恐怕是民進黨自瀆的行為。

 

其實,安倍兩度出任日本首相,是日本史上執政任期最長的首相。第一次是從 2006 年到 2007 年,由於健康狀況惡化的影響辭去自民黨總裁和首相的職務。第二次任期是從 2012 年到 2020 年。他的第二次任期是日本政府首相的最長連續任期。卸任後仍然是自民黨內最大派閥「清和政策研究會」的會長,在日本由自民黨一黨獨大的派閥政治生態下,實質政治影響力仍然極大。

 

但是,安倍在兩任的首相任期中,除了說出「印太」的概念影響到美國的戰略佈局之外,安倍也極力倡議「亞洲北約」的建構,更想利用修憲的方式,讓日本自衛隊變成日本真正的「國家軍隊」,如此是否鼓動日本軍國主義再生,這才是世人該憂心之處。

 

再來看安倍的改革,在國防改革上,安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策包括增加國防預算和修憲。安倍政權2015 年通過了對日本戰後和平憲法的重新解釋,允許日本軍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參與海外作戰,這是二戰以來的第一次。安倍認為,為了應對更具挑戰性的安全環境、對更加自信的中國大陸和北韓頻繁進行飛彈試射的認可,需要做出改變。透過修憲解鎖日本自衛隊的「防衛」能力,朝「正常國家」大躍進,是安倍讓日本拿回強大實力戰略的第三步。

 

蔡政府為何感念安倍「義舉」?

 

對台方面,安倍對台最大的「政治遺產」就是那句「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也等於美日同盟有事」,讓台灣在中國大陸武力威脅下能夠引起全球廣泛的注意。所以蔡英文政府就特別感念安倍的這項「義舉」,並下令7月11日全國為安倍降半旗一天。

 

但是,蔡英文下令降半旗的舉動也招來統派的批評。新黨就發表聲明指出,安倍晉三並非現任外國元首,因此不符合規定,另安倍在首相任內一再主張修改日本和平憲法,遭日本國內反戰人士質疑,顯然也稱不上對世界和平或人類進步有偉大貢獻。新黨更呼籲蔡英文,要降就降民進黨的黨旗,「不要降我們的國旗」。

 

所以,在台灣內部,儘管民進黨崇尚日本為「母國」,但是還是有許多人不願意做「異國奴」。

 

更重要的是,安倍晉三可以說是十足的兩面人,他在擔任首相之時,表現得相當「親中」,不擔任首相之後,又改變為「親台」,讓民進黨「感念」念在心。

 

在第一任期中,安倍的前任小泉純一郎在任內有高達6次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關係極度惡化。2006年接任的安倍在上任不到一個月就選擇到中國大陸做為第一個外訪的國家,而非慣例的美國,此舉被稱為小泉時代中日關係的「破冰之旅」。

 

在安倍的第二任期,他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多次會面記錄。他在2018年曾訪問北京,那時因為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讓中日關係觸底。2019年12月23日他先去北京,與習近平見面,隔日轉往成都,與李克強和時任南韓總統文在寅舉行高峰會。安倍在2018年去北京正式訪問時也邀請習近平在2019年春季去東京國事訪問。可以說在安倍任內,中日關係已經大幅和緩。

 

然而,安倍在2020年卸任首相之後,就開始轉向「親台」之舉,他論述空間自然增加,他除了在公共論壇和競選活動中多次發表演講,討論日本的安全環境、加強國防和修改憲法的必要性。在安倍過去兩年的言論中,以他對於台海問題的講話最廣為人知。

 

他在2021年12月1日針對台海不斷升高的緊張關係,發表「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的談話。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安倍是「公然在台灣問題上胡言亂語、指手畫腳,妄議中國內政」。當天晚上,大陸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緊急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抗議。

 

2022年初安倍又公開呼籲美國放棄以往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改為明確表示將出兵保衛台灣,更引起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彈。這些言論也在重塑日本輿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就因為安倍「親台」的言論,近期公布的日本經濟新聞民意調查顯示,超過 90% 的日本人現在認為他們的國家應該為「台灣有事」做好準備。因此,許多民進黨人認為,安倍是一位台灣忠實的老朋友,也是一位強大的調解者,認為他將台灣帶入美日相互合作和安全框架。

 

只是,安倍在擔任首相期間致力於改善中日關係,卸任後積極發表友台言論,可見,不管身為議員或首相,安倍的思考都是基於日本國家利益的追求,因此他關心台海情勢,並不代表他是「親美、親台、反中」。以安倍的現實主義外交而言,他對於任何外交事務的態度始終是以日本國家利益為主軸,因應國際局勢的變化做出對日本最有利的舉措。

 

再者,日本的政策有其思考邏輯和方向,並非安倍一人可左右。中國崛起令日本擔心國際影響力旁落,因此試圖在美國對中國施壓的過程中發揮影響力。但是,國際的現實還是在強者為大,如今的日本已經不是二戰以前的日本,想要改造日本變成一個「軍國主義」的國家,不僅美國不會同意,中國更不會任由日本軍力再次變得強大。

 

唯一希望看到日本「殖民母國」回到台灣,日本軍力再興的大概就只有民進黨,因為只有日本足夠強大,民進黨才會相信引日軍入台,可以共同「抗中」,最終實現台獨的夢想,所以民進黨背後的「幽靈」,說穿了就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這才是台灣最大的悲哀。

 

「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真的保台嗎?

 

事實上,如果再來解析安倍晉三那句「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也等於美日同盟有事」的話語,是否真的有「保台」的意義,恐怕也不見得。

 

把台灣、日本連結在一起,再拉進美日同盟,安倍的如意算盤其實就是要以美日同盟保護釣魚台列嶼,以及日本在台灣後面的西南島嶼。日本的地緣戰略線拉得太長,他們想要在戰時完全保護這些島嶼,恐怕力有未逮。所以,把台灣拉進美日同盟,台灣在戰時必然會保護日本的西南島嶼。所以,安倍友台絕對是站在日本的國家利益著想,不單純的是考慮到台灣的安全利益。

 

在「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論述下,間接等於是把東海和台海連成一塊,從地緣戰略上來看,兩個區塊其實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在這種思考下,當東海稍微平靜,台海暗潮洶湧之下,台灣海峽的地位就變得越發敏感。

 

所以,針對美國堅持在台灣海峽進行「自由航行權」時,大陸就要開始界定台海的地位。例如,6月13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聲稱台海是「國際水域」,意在為操弄涉台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製造借口,中方堅決反對。

 

而當7月份大陸公佈在福建平潭部署史上最大的「海巡06」輪後,台灣還特別警告「海峽中線是雙方互不侵犯、互不越界的具體實踐」、「大陸切勿借口執行公務破壞台海現狀、挑戰國際秩序」。大陸國台辦立即回應稱,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兩岸對台灣海峽地位問題你來我往的互嗆,也引發台海變成一個「灰色地帶」的問題。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將「灰色地帶」定義為:「國家和非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的競爭性互動,介於傳統戰爭與和平的二元性之間,而且是以網路中心戰與資訊戰為基礎的行動戰略」。可以說,「灰色地帶」並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種「戰略概念」。

 

作為一個「戰略概念」,「灰色地帶」又被跟「混合戰」或「灰色衝突」連結在一起思考。2014年俄羅斯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事件,就被視為「混合戰」。當時,俄羅斯空降約1400多名「小綠人」特種部隊,其中有人偽裝成民間志願者,滲透克里米亞,利用親俄組織、掌控傳播媒體、鼓動境內俄羅斯人反對西方、發動獨立公投,採裡應外合,一舉併吞克里米亞,此即非正規軍事行動的「混合戰」模式之「灰色地帶衝突」。

 

作為一個「地理概念」,由於美國與大陸沒有土地接壤,有的只是海洋,在領海與領空之外是可以「無害通過」的,這就賦予美國無比廣大的空白區域,這也是美國不願意簽署《國際海洋法公約》之因,美國想要保有更多海上的灰色空間。尤其是海洋的本質與陸地不同,海洋的通路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只能「無害通過」不能佔領,這是海洋與陸地的區別,這個區別使得海洋變成了美國「炮艦外交」的競技場。

 

所以,台海的地理和地緣戰略地位,可能因為安倍一句有關「台海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話變得更為複雜。如果兩岸在台灣海峽出現「灰色地帶衝突」,日本可能得利,而不是台灣。因此,民進黨把安倍視為對台灣最友善的日本前首相,如果這個「背後靈」不驅除,不僅可能成為兩岸衝突的導火線,也會變成台灣人民永遠的夢魘。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7717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