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7 11:21:22瀏覽470|回應1|推薦13 | |
那個叫衣索匹亞的地方 ◎ 顏艾琳 提起衣索匹亞,大家想到的是飢荒、瘦成黑碳條的饑民、獨裁的暴政,這些年又加上愛滋病橫行。衣索匹亞四個字等同落後、貧窮、死亡、絕望的人間地獄;但在這些形容詞背後,難道沒有輝煌的歷史、先進的文明、炫目的藝術、動人的傳說,以及愛心人士? 我之所以強調愛心人士,是因為衣索匹亞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因為政治權力替換、地力被過度耗損引起旱災、百萬人民淪為饑民,是一個接受外援的窮國。這樣的國家會有中產階級跟愛心慈善人士嗎?其實衣國還是有可以到巴黎跟杜拜血拼的女企業家、光鮮亮麗的都市生活、音樂家、民辦貴族學校、大學教授、中產階級……還有慈祥的胖媽媽哈蕾格雯(沒錯,穿XXXL號的歐巴桑)。衣國也是世界貧窮、孤兒人數、愛滋病肆虐最嚴重的前三名國家。 看了《愛像非洲一樣寬》,我才知道衣國曾是一個迷人的國家,有偉大的歷史背景、在殖民時代保全了獨立主權、國王與人民曾有過美好的時代。但天災人禍橫行三十多年,尤其1990年期間愛滋病爆發,積弱多年的衣國因為衛生觀念、傳統價值觀的封閉、人民窮得無法接受治療,幾乎整個中產階級被愛滋病摧毀了。但原因如此單純嗎? 北半球的歐美國家曾在1990年代以傳媒頭條、巨大篇幅報導名人死於愛滋、相關醫療新發現、募款等慈善活動,彷彿是人類末日的昭告。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愛滋病早獲得治癒的機會。相反的,南半球的非洲大地,從80年代的數十萬罹病人口到2006年的千萬人,反以倍數速度掠奪人命。現今整個非洲有超過2千萬名孤兒,失去父母、兄姐、老師、族人、弟妹,失去家庭跟學校、安全的人際網的保護。透過國際慈善組織,教會與醫療系統在非洲貧瘠之地,面對的是消極的「臨終善後」跟不堪招架的兇猛惡勢。而強權國家的總統竟簽訂近代史上最不人道的醫療殺人條款(雷根、柯林頓與世界數大藥廠的專利保護條款),將一年治療愛滋病的費用150美金,提高為一年15000,將愛滋變相為富人病!一個全世界最高聳的白色巨塔,就架構在地球村的南北半球上,影響驚人! 哈蕾格雯,她曾是衣索匹亞大學校長夫人、擁有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因治病移居開羅七年的胖媽媽,在眾人都焦頭爛額、麻木地接受苦難折磨的環境之下,歷經家人病死的創痛之後,成立衣索匹亞的孤兒收容所。而作者梅麗莎因撰寫愛滋病在非洲的情形,及認養孤兒,與她產生了交集。這是一本寫出愛滋病發源、醫學報導、強國見死不救、藥商唯利是圖、衣索匹亞孤雛血淚、追蹤哈蕾格雯平凡又感人的故事。厚厚的526頁,讓人了解到太多太多悲劇、而我們所作的又太少太慢。 看完此書,我不禁想:那個遙遠的衣索匹亞,台灣要如何拉近距離? 2007.6.18 聯合報 / 讀書人 (本文稿費捐給台灣路竹醫療和平會)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