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的盛世
2011/12/20 00:12:42瀏覽872|回應0|推薦10

詩的盛世──2011台灣詩集出版觀察

聯合文學/提供      文/楊宗翰

 假如現代詩也能參加「年度漢字評選」,我願意投一票給「盛」──2011年的台灣,發生了許多詩的盛事,也證明這依然是詩的盛世。今年78月正值高溫溽暑,詩集出版累積量開始飆高,愛詩人之間裡就在閒聊:「今年到底會出多少詩集」、「錢都快不夠了」、「會不會破紀錄啊」。

最怪的是居然還真有人弄了一本限印500冊、「絕對不登詩的詩刊」,取名《出詩》,第一期就專門教讀者如何出詩集、該找誰出詩集、怎麼編詩集印詩集賣詩集,好像在幫易博士編《第一次出詩集就上手》。

許赫、林群盛、沈嘉悅、陳大中、破風方丈等《出詩》成員,深諳同人誌與電玩攻略之精髓奧義,且多為罹患詩心瘋的御宅一族。創刊號訪問了六家出版社,從心(用心)、體(規模)、技(幫作者找錢的能力)三點來分析如何出「一本不讓人失望的詩集」。

《出詩》不僅以紙本形式存在,他們還提倡行動詩學,躬行詩的公共化。從溫州公園到南海藝廊,從直銷面交到臉書游擊,他們想盡辦法創造各式話題:對內批判檯面上不思長進的詩人與詩集,對外積極策展以擴張詩的閱讀群體。

第二集《出詩》趕在年底問世,改以「文學獎」為主題,宣布將舉辦「諾貝爾華文詩獎」,評選出首獎、評審獎、推薦獎。上述三獎均無獎金或獎狀,只會獲得主辦單位熱烈鼓掌。

另將評審出壹名「最壞詩」,頒發一萬元獎金並為其舉辦兩場「最壞詩多媒體發表會」。在《出詩》看來,「最壞詩」顯然並非指差勁的詩──設立此獎項既是對文學獎評審標準及口味的無畏挑戰,亦突顯出好詩/壞詩之間的曖昧矛盾。

若將《出詩》定位在反對菁英、批判學院,學院內(還是最高殿堂中央研究院)也有一位楊小濱樂於內爆,主編了一本詭異的時尚雜誌《無情詩》。《無情詩》其實是創辦多年的同仁詩刊《現在詩》第十期,楊小濱將名模、珠寶、精品、3C等影像重新解構拼貼,將錯綜的詩句與影像交雜擠壓出新的詩意。

楊小濱一向對攝影頗有研究,繼1994年處女作《穿越陽光地帶》後,今年終於在台灣印行新的攝影詩集《為女太陽乾杯》。他特意選擇了眾多綻放的女體,搭配冷酷又炫麗的色澤,讓這本《無情詩》從封面到內文都顛覆了詩刊的刻板印象。

2月分台北國際書展期間,馬英九總統曾翻閱過這本真詩刊/偽時尚雜誌,不知他到底作何感想?教人如何出一本詩集的《出詩》、假男人幫/真騷人幫的《無情詩》,兩者都是大破大立後的產物,也共同揭開了2011年台灣詩集出版盛世的序幕。

與其錄鬼簿或點將錄般拚命轉貼書目(這點博客來網路書店比任何人都強),本篇年度出版觀察寧採現象面的剖析歸納。首先,2011年標誌了詩集之「獨立選書人浮現」。獨立選書人可能是出版事業體向外延攬招募的人才,或是一人公司的老闆兼伙計。早期如遠流傅月庵、商周何穎怡選書之精,目光之準,愛書人當不陌生。

獨立選書人需長久觀察、耐心等待,時機成熟便勇於出手,簽下的每本書都得當自己孩子一樣呵護。在詩的領域,「黑眼睛文化」鴻鴻與「逗點文創結社」陳夏民允為2011年最重要的兩位獨立選書人。他們對詩有獨特品味,跟主流保持距離,尊重作者且敢於投資(套句鴻鴻說過的話:印一本詩集能賠多少?怎麼賠也比不上拍一部電影!)。「黑眼睛」之前出版過的秀陶、阿廖、夏夏,皆為風格獨具的詩人。

「黑眼睛」印行的詩刊《衛生紙》也出到第十三期,維持每期有詩亦有劇本,還有主編鴻鴻一貫「不登曖昧晦澀,連我都看不懂的東西」之堅持。

為紀念今年4月選擇結束自己32歲生命的詩人葉青,「黑眼睛」特為其推出兩本詩集:《下輩子更加決定》是葉青離世前自編的詩集定稿,《雨水直接打進眼睛》則是她創作於生前最後兩個月的情愛遺書。

作者長達十二年的躁鬱症病史與女同志身分,讓這兩本書一推出便引起許多討論;但要真正了解葉青,還是得透過閱讀詩作,而非仰賴軼事傳聞。

鴻鴻在《衛生紙》上挖掘了許多不見容於「主流」的詩人,今年也都出版了首部個人詩集:譬如來稿量最大的阿米(《要歌要舞要學狼》),以及最怪最瘋最徹底的崔香蘭(音樂詩集《虹In Rainbow》)。至於和阿廖同屬大隱於網路的詩人隱匿,亦將淡水二樓書店「有河book」之所見所思,結集為第二本詩集《怎麼可能》。

「逗點文創結社」成立於2010年,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研究所畢業的老闆陳夏民自己不寫詩,但十分擅長結合各領域的創意人才和資源。逗點的創業作為「詩,三連發」,由枚綠金《聖謐林》、鄭聿《玩具刀》、王離《遷徙家屋》打頭陣,再加上代理發行鑄鉛活字印刷的林維甫詩集《歧路花園》,雖多屬新人卻每一本都讓讀者印象深刻。

這位之前任職於書林書店的型男編輯,用詩集當創業作已夠大膽,今年居然繼續推「詩,三連發2011」,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年初為1月周禹含《抽取式森林》、2月翰翰《打擾了》、4月劉欣蕙《金色蝴蝶》及貓王阿圖《九份.貓體詩》;年中為7月宋尚緯《輪迴手札》、8月李雲顥《雙子星人預感》及侯馨婷《小人書》、9月翰翰《惡露》;年底還有謝予騰《請為我讀詩》、王志元《葬禮》、林達陽《誤點的紙飛機》……幾乎等於一個月出一本詩集。

結束了?不,去年以長篇《噬夢人》震撼眾多讀者的小說家伊格言,重拾他在「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時期的詩筆,完成情詩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這本書跟羅智成《寶寶之書》(1989)、木焱《毛毛之書》(2007)一樣走短詩純愛風,「寶寶」、「毛毛」則易為「貝貝」,輕聲傾訴:「你是秋天/所以我的每一株思緒都落葉」。

伊格言的短詩跟小說創作風格迥異已夠吸引人,加上曾谷涵的配圖、小子的封面強力加分,在銷售實績上可望直追2010風雲詩集羅毓嘉《嬰兒宇宙》,榮登本年度「第一本詩集」銷售冠軍。

這本《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跟逗點多數詩集,都在在提醒我們正視2011詩集出版第二個現象:裝幀設計不甘只是配角。舊書迷李志銘在《裝幀時代》與《裝幀台灣》中指出,195070年代的書封設計者以手工繪圖,創作出一幅幅燦爛的作品。龍思良、黃華成等名家,便參與過不少早期台灣現代詩集的設計。

若非李志銘有心追蹤,詩集的書封設計者往往隱而不顯,日久便只剩版權頁或折口處的三個小字。今年出版的多部詩集卻一反常態,外在的裝幀設計與內在的詩作品質,同樣得接受讀者評判。書封設計跟詩人詩作間的關係至此更為緊密,設計師不甘只銜命為詩集「加工」,還「形塑」了詩集最終的呈現方式。

歐陽慈將林立婕《色難》做成四種色澤豔麗的活頁簿,號稱「可以讀/可以旋轉/可以愛得如此憂傷」;因為排球有網有線,打排球跟談戀愛都是一來一往的遊戲,霧室便為郭靜瑤《女神打排球》的書封之間手工穿上棉線,還可供讀者當作書籤;何佳興讓李雲顥《雙子星人預感》裁切成傾斜的平行四邊形,再裹上薄如蟬翼的純白宣紙;小子讀完伊格言後想讓封面呈現「透光」效果,故以依書名筆劃刀模打洞的方式,讓光真正「穿越」了黑紅對比強烈的每一冊《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有蕭青陽、聶永真、王志弘的成功前例可循,新世代平面設計師更不吝表達自我主張,他們跟詩人溝通時「藝術家vs.藝術家」火花,很可能刺激出全新型態的「詩作」與「詩集」。

在凸顯個人品味、精準目光的「獨立選書人」機制外,2011年另一現象為「一人出版開始取代自費出版」,直接跳過「能否被選」的折磨煎熬。譬如陳允元《孔雀獸》與嚴韻《日重光行》,編選製作皆不假手他人,字體、字級、用紙、裝幀完整保留了作者的巧思與堅持,可說作者自己就是出版者,僅委託行人文化實驗室負責發行。

名譯者嚴韻這本《日重光行》,實為去年大受好評的鑄鉛活字印刷詩集《日光夜景》增訂版;陳允元《孔雀獸》則委由黃瑪琍設計裝幀版型,潘昀珈繪製封面插畫,潘家欣刻印五款版權票,每個步驟皆十分慎重講究。

傳統的「自費出版」,作者必須無所不能,書印好後得親自處理託售、送貨、結帳、退貨、倉儲等雜事,尚須各顯神通找管道宣傳曝光,簡直跟沒有經紀約的藝人同病相憐。詩人既想好好創作,又對坊間出版商的品味頗感懷疑,「一人出版」再委託專業發行/經銷,就成為比較理想的選擇。一人出版,他人莫管──保持了高度自主性又相對省力,讓作者更能專注於詩藝,何樂而不為?

過去詩人接受國藝會、文建會、各縣市文化局補助後,習慣找唐山、白象、秀威等耕耘詩集自費出版領域多年的出版商合作;今後,出版商極有可能轉為擔任「製作發行」,把「出版」的角色與權力,歸還給生長於數位時代、熟悉編排軟體的詩人們。

今年詩集出版的第四個現象,是重視創作過程的「文本發生學」。誠如Gustave Rudler所言:「將文學作品送印之前,它會經過許多不同階段(從出現作品的第一個想法,直至最後變成定本)。發生學即在揭示作品源出之心靈狀態,並嘗試從中找出某些規律。」文本發生學始於法國,強調具體考察、辨讀與解碼手稿之重要。

李敏勇去年12月推出的手抄詩集《暗房》、洛夫結合書法與詩作的《禪魔共舞》,還都只是詩作定稿後的產物;真正能呈現創作過程的「發生學」軌跡,當屬白靈《五行詩及其手稿》。

自序〈五行究竟〉中提及這本詩集:「包括若干手稿、殘稿──最多十餘次易稿的過程──一方面保留了當初創作殘留的痕跡,也欲說明改稿對創作者的必要性、偶然性、和趣味性。」繼許悔之《有鹿哀愁》(2000)後,終於又有一冊附上手稿的重要詩集出版,完整呈現出詩人在字句斟酌間的反覆思量與無盡煎熬。

4月間另有一個文本發生學的案例: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目宿媒體統籌拍攝的《他們在島嶼寫作》。這一系列電影公開播映後,既掀起一陣重溫文學經典風潮,又讓觀眾有機會窺探余光中(《逍遙遊》)、鄭愁予(《如霧起時》)、周夢蝶(《化城再來人》)、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四位詩人,創作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身心靈狀態。

最後一個年度重要現象,當屬國內外多語互譯,老中青同台競技。德國漢學家顧彬《白女神.黑女神》是德、英、中、馬四語詩集;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哈金《錯過的時光》則中譯自Between SilencesFacing ShadowsWreckage三本詩集──兩者的際遇恰好逆反,一人剛入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一人則上演出中國記,回不去了。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1996)與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2011),分別由陳黎、張芬齡及馬悅然中譯後入境台灣。聯經出版北美洲知名女權主義者Adrienne Rich《芮曲詩選》;人間亦印行費特、安娜.阿赫瑪托娃、丘特切夫的三冊俄羅斯詩歌經典。

一水之隔的中國當代詩人,楊克、閻志、伊沙、周雲蓬與流亡作家貝嶺自去年12月起陸續在台出版詩集,算是另類PK交流。台灣詩人如何接招?

若以世代區隔來觀察,大老與中生代在2011年出版:洛夫《禪魔共舞》、向明《閒愁》、非馬《你是那風》、林煥彰《關於貓的詩》、蕭蕭《情無限,思無邪》、陳育虹《之間》、蘇紹連《孿生小丑的吶喊》、孟樊《戲擬詩》、陳黎《我/城》、黃克全《在最深的黑暗,你穿著光》、奎澤石頭《孤獨的幾何》、方群《縱橫.福爾摩沙》、翁翁《禁忌海峽》、夏宇《這隻斑馬》/《那隻斑馬》、楊平《獨行的歌者》《空山靈雨》。僅憑出版量而論,並未超過去年或前年(還得扣掉一部分詩集是舊作新編)。

備受期待(與質疑)的六、七年級生呢?釀出版印行謝三進、廖亮羽主編之《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堅持由七年級評選七年級,不容其他世代指指點點。兩位主編也各自推出新詩集,謝三進點燃《花火》,廖亮羽生出《羽林》與《Dear L,我定然無法再是一隻被迫離開又因你而折返的魚》。

看七年級的「第一本詩集」,不能漏掉女詩人陳依文《像蛹忍住蝶》,以及張日郡、王珊珊等五人之詩合集《停頓以前,步行之後》。

七年級加速用力追趕,六年級怎可輕易示弱?事實上,對六年級詩人來說,2011絕對是豐收的一年:林婉瑜《可能的花蜜》、凌性傑《有信仰的人》、吳岱穎《冬之光》、洪書勤《廢墟漫步指南》、劉哲廷《某事從未被提及》、銀色快手《古事記》、廖之韻《持續初戀直到水星逆轉》、吳文超《深藍色PUB》、楊瀅靜《對號入座》、吳奇叡《成為雪》、王厚森《搭訕主義》、龍青《有雪肆掠》,再加上五年九班黑俠《甜蜜的死亡》……。誰敢說這不是詩的盛世?我們對台灣現代詩的興衰、傳承,又有什麼好悲觀抑或疑惑?

作者簡介  楊宗翰
1976
年生,台北人。現為秀威出版副總編輯、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著有評論集《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編有《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等多部,並策劃「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森文集」等多套叢書。

 顏艾琳 加註--楊克、閻志、周雲蓬的詩集皆由華品文創出版  

                         其他多為 逗點 / 角立 /秀威 / 白象 /黑眼睛 等出版

原文網址: 詩的盛世──2011台灣詩集出版觀察 | 聯合文學 | 雜誌櫃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7-37-9198&page=3#ixzz1gznJs5yX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5667&aid=59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