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麼是瑜珈《整體瑜珈修行法簡介》
2006/02/26 13:58:31瀏覽1550|回應0|推薦4

什麼是瑜珈《整體瑜珈修行法簡介》

釋迦牟尼佛出世前兩千年,印度已有瑜珈哲學之興起,但瑜珈哲學具體形成,則只在距今兩千六七百年前。

瑜珈在印度文的涵義是「與物相應」的意思。就是說無論在身、心、行、事、境皆一致合和。

瑜珈具體而言即身與心相應〈身心一如〉;人與人相應即〈人際關係和諧〉人與事相應即〈樂在工作〉;人與社會相應即〈服務奉獻〉;人與大自然相應即〈共生共存〉;人與宇宙相應即〈天人合一〉。

兩千多年前瑜珈祖師Patanili將瑜珈系統化寫成一書稱「瑜珈經」,並指出瑜珈修持之八個階段即所謂的瑜珈八部功法。這瑜珈八部功法包含身體、心理、心靈的整體修練。

《一》外在行為控制的修持Yama

為外在身、口、意的控制即所謂的道德規範包括不傷害、真誠、不偷竊、心不離道、不役於物等五項準則。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思想、行為、語言應慈悲為懷,合於中道。

《二》內在行為控制的修持Niyama

包括潔淨、知足、服務、參研經義、安住至上。就是說要知足常樂、服務人群、研讀經典,幫助智慧開啟。

《三》體位法Asana

修鍊瑜珈體位法,給予頭腦、筋骨、肌肉、關節、內臟、神經、荷爾蒙腺體適當的按摩刺激,達到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平靜。

《四》呼吸控制法Pranayama

呼吸的控制法,就是控制生命的能量,讓人體從空氣吸收宇宙大量的生命能量〈Prana〉。呼吸的方法有腹式呼吸、風箱式呼吸、左右交替呼吸控制法。

《五》感覺回收Pratyahara

收攝六根、摒除雜念;通常意識心靈的活動藉由外在感覺器官眼、耳、鼻、舌、皮膚等而產生情緒、思想的波動,同時亦影響到內在的心靈意識。因此,必須將往外的心念從外在的世界收攝回到心靈內在的專注。

《六》心靈集中Dharana

心靈的集中,將心靈集中在身體特定的部位,如呼吸、丹田、鼻尖、眉心等等,念而無念以達靜心止念。

《七》禪定Dhyana

寂靜靈明、而入定;從心靈的集中法而達到無念、無想、無心的狀態而進入空的境界。

《八》三昧Samadhi

統一安定,證悟本性,他我一如。融合在宇宙萬物中。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nita&aid=18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