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1-0419 西拉雅風景區(H)~八田與一、烏山頭水庫
2011/04/27 15:40:38瀏覽1072|回應0|推薦15


  從前、從前的故事說起;一百多年前的嘉南平原,可說是寸草不生的蠻荒之地,山區崎嶇難行不說,且多瘴氣傳染病肆虐,當時有許多老百姓都死於防不勝防的瘟疫。更悲慘的是,當時整個嘉南平原環境惡劣,不可抗拒的天災接踵而至,當颱風季節來臨時,豪雨成災,洪水崩瀉,稻田頓成汪洋澤國,農民心血全化為烏有;在旱災發生時,阡陌稻田是嚴重龜裂,秧苗枯死下種的稻禾,也垂頭喪氣枯黃奄息;可說是民不聊生,百姓三餐難以為繼,生活困頓不堪!

  八田與一 在1907年順利考上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離開家鄉之時,八田兄長送他一首江戶時代「學問僧」寫的詩:「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不成誓不還,埋骨豈期鄉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這讓八田技師從此立定:「無論如何,要作一件對人類有貢獻的事」之信念;

  1910年7月八田與一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科。時年24歲的八田首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到台灣總督府報到,擔任工程科技手一職,當時台灣在日本的統治之下,將台灣視為重要的經濟殖民地,日本政府確立對台的基本政策後,開始對台的各項建設;1916年八田技師被委派擔任設計監督桃園埤圳,並著手桃園埤圳灌溉工程,另也參與日月潭水庫、高雄港計劃、明潭發電廠等工作,而最重要的便是建設出一座百年大圳-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

  1917年當八田技師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也就是嘉南大圳計畫,當向總督府民生長官下村宏報告時,就曾文溪與官佃溪間因烏山嶺阻隔,水源無法貫通之爭,年僅31歲的八田技師只回答一句話:「沒有的話,只要去做就有了」,表現出「勇者無懼、智者無慮」的恢弘氣魄。

  1920年9月,原本是不毛之地的嘉南平原響起大興土木的鎚聲,當時亞洲第一大的灌溉工程動工了。歷經10年的歲月,由134位臺灣人和日本人獻出寶貴的生命共同成就這令人驕傲的工程。大圳灌溉15萬甲的嘉南平原,給排水路長1.6萬公里,可繞行臺灣13圈、地球半圈,對嘉南地區的臺灣人而言,這是劃時代、無法置信的事情。

  1930年當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建設完成時,豐沛的水從水庫洩流出來之際,農民無不高聲歡呼!田園裡永遠不怕沒水灌溉,從此稻田一片金黃,結實累累的稻穗,田地從原本一年,不到一次的收成,到一年可以收成二、三次,年年豐收,農作物產量大增,農民不但自己溫飽有餘,而且還可以把多餘的農作,白米、蔗糖、蔬菜拿去外地販售,百姓生活因此豐衣足食,也讓嘉南平原成為當時台灣最大的米倉,對台灣百年經濟人文發展影響重大,使得嘉南平原不再是充滿水患乾旱和鹽害的不毛之地。80年後的今天,由大圳供應的水流仍然源源不絕地流動在嘉南大地上。

  1942年八田以日本陸軍16軍專員身分,派遣到菲律賓調查時,被美軍潛水艇的魚雷炸死,八田技師以56歲的壯年逝世,在臺灣工作了32年,可以說八田技師將他一生中最有生命力的人生階段,都投注奉獻給我們臺灣這塊美麗的土地,而對外代樹夫人來說,臺灣是她結婚之地、是丈夫血汗結晶「嘉南大圳」所在地,也是生育8個孩子的地方,更是丈夫最愛的土地。

  1945年9月1日拂曉,外代樹夫人穿著八田家徽的和服,殉情縱身於八田技師頃畢生精華的烏山頭水庫出水口處,追隨丈夫而去,然外代樹夫人的愛一直與八田技師相伴左右,化小愛為大愛,以「愛.無國界」的溫暖與希望一起守護著嘉南平原。

  烏山頭水庫的工程人員在水庫完工之前,共同組成一個[烏山頭交友會],希望工程結束後,大家仍能保持聯繫,而八田與一銅像即是由交友會成員及多位台灣人共同出資,委託石川縣的雕刻家打造。

  現今烏山頭水庫內有一座八田墓園,八田與一的銅像後,就是八田夫婦的日式墓塚。面對著水庫大壩,見證天地的有情。八田與一墓園及造景園區::八田與一銅像周邊環境規劃為「八田與一墓園及造景園區」,園區入口設計及一旁休憩之涼亭,以日式風格建造,而座落在八田銅像入口處之石燈,則為2002年八田故鄉石川縣獅子會所贈。

  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八日是八田與一的忌日,嘉南農田水利會都會在此舉辦祭拜儀式。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義,八田技師備受人尊敬,讓人想到就眼眶泛紅,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八田技師展現了仁愛、重義、堅毅無私及率先垂範的普世價值。對同仁,八田技師一直奉行幼時所熟悉的佛理「佛前人人平等,不分師徒,彼此同朋同行」,培養出他對下屬寬厚仁愛、平等為懷的態度。對家庭,八田技師最不捨的是外代樹夫人,回想八田技師當年罹患瘧疾,高燒臥病,唯賴外代樹夫人細心照顧,方使八田技師早日康復,克服艱巨困難,完成許多嘉惠臺灣後人的重大建設計畫。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ncent1070&aid=5143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