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理論筆記: 文化工業
2009/07/24 15:46:21瀏覽3861|回應0|推薦0

本文為筆者之閱讀筆記,聚焦於「文化工業」概念的討論。

文化工業一詞首次出現於阿多諾和霍克海默1940年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後隨法藍克福學派的興起成為紅極一時的批判觀點。晚近,該理論頗受傳播學及文化研究重視,但在後現代思潮及大眾文化理論的夾攻下不免給人用盡退廢之感。

文化工業概念是否頂真大而無用?我們不妨回到概念源起,親自閱讀,以免因誤用、濫用而妄下論斷。

筆者採用的書籍為重慶出版社1990年發行的簡字譯本,閱讀上不無困難,若有概念理解或引申錯誤,煩請各位教導指正。

本文共分兩大段,第一部份談文化工業概念的核心預設(案為筆者之個人見解),第二部份則針對上述立論提起反思或補充。

Part1.

文化工業立論的主軸是文化被工業化之後所帶來的可佈後果(法西斯主義的萌發),基本上其是從生產的角度看問題,和由下而上的文化消費論述大異其趣;因此想用任一方的立場去否定另一方都將導致一定程度的以偏概全。

文化工業表現在文化產品的同質化、單一化、商品化,文化生產的系統化上(生產鏈的環環相扣,比如好萊塢電影的出現帶動了整個影視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其是資本主義意識型態的衍生物,雖然以科技/技術理性作後盾,但基本上是反啟蒙的(讓受眾失去反思批判的能力,被資產階級意識型態宰制);資產階級意識型態包含無止盡消費、肯認現狀、塑造特定理想、強化成功的合理性和偶然性、及美化現實生活等。

通俗文化(mass culture)是文化工業的產物,其和具原創性、批判性、獨立性的俗民/菁英文化正好相反。

文化工業的幾點預設:

一. 傳統文化(不管是菁英亦或俗民文化皆然)因以真實社會為前提(或生產的過程比較真實),故先驗地具有反思性。

二.大眾對於文化工業所「再製」的主流意識型態是無法抵抗的,因為它是生活的一部份;通過失去批判性的消遣和娛樂,文化工業讓人忘卻真實社會的不公不義,以遁逃取代面對問題。文化工業內容本身的反諷或奇蹟(正義、公理、公平)在真實社會中並不會發生,事實上前者的出現正巧防堵了後者成真。

三.文化工業因為「只」考量生產過程中的供需關係,將有意無意塑造一種順從文化(Adorno認為所有的藝術生產都包含消費,因此文化生產涉及實質利益並無可厚非;但文化工業的可議之處在於其是一種單純為了消費而生的生產模式,是故除了傳達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的意識型態外,完全未蘊含任何進步的思想/獨立性。「藝術今天明確地承認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質,這並不是什麼新奇的事,但是藝術發誓否認自己的自主性,反以自己變為消費品而自豪卻是令人驚奇的現象」,p.148)。由於文化工業掩飾/無視藝術創作和商業利益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矛盾的統一兩者),故變成了意識型態(假的意識)。

四.在文化工業發達的國家裡,任何一位不順應潮流的人,將會因經濟上的無能為力、精神上的怪辟而遭到拋棄。文化工業的出現預告了個人性、個別性的消失;營幕上出現的個別性既空虛又虛假,由於個性的維繫須以普遍性(案:1.個性須被他人肯認,2.個性變成是一種社會區辨的手段)為前提,其不過是一種裝腔作勢的表演。

五.文化工業透過無恐不入的力量架構了真實,讓大眾以為影片中的圖像是真實社會的反映,未能感知其虛假性。Adorno據此主張文化工業的出現證明了後資本主義時代,工藝理性對真實的全面勝利。(案:據此,文化工業乃一典型的現代性理論,以為符號背後有一本真真實的存在)

六.文化工業狀似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服膺消費者的需求,但事實上顧客只是文化工業的「對象」,其需要是被創造的。(身為接收端的大眾被文化工業打造的內容誘惑,而被文化工業揭露的人物(少數市井小民、演藝人員、文化工業內部的職員)同樣是被其玩弄的對象,因此文化工業總能輕易快速的捧紅一個人,又以同樣的速率將之毀滅)。

七.文化工業因把符號視為宣傳的功具,故造成語言/文字和意義/傳統的脫離,當一切的符號失去意義,對於符號的扭曲使用就得到了正當性,因此人們也就失去了從語言中找到反判力量的可能。

Part2. 回應

一.文化具不具反思性表現在使用者與文化產品的互動關係裡,文化生產過程或許是重要的影響因子,但並非唯一的考量元素。據此,認為大眾文化先驗的遜於傳統文化依據的標準過於簡單。

二.文化工業之所以預設大眾毫無反抗力,是因為其僅由生產的觀點看事情,故只能得出概括但片面的結論。事實上,人和文化工業之間從未存在著單向的因果關係。文化工業塑造的意識型態其實也是相當斷裂,缺乏一致性的。

三.革命或反對真實社會本來就是困難重重的(特別是在號稱民主、法制的國家裡),認為文化工業的出現阻擋了個人的行動力,實在是過於天真的推論。

四.認為人有其本真個性或個人性正是一種虛假的意識型態,與其說文化工業造成了個人性的消亡,不如說其揭露了個人性虛幻的本質。人不必然須要個人性才能挑戰社會,人往往是因為站在普同的立場發聲才有挑戰社會的可能。論者以為文化工業可以同時讓人變得順從和反判,後者實乃文化工業原始計畫外的副產品。

廣義而言,文化工業觀點時至今日依然有用,然而其理論的預測力和概括性不免給人見林不見樹之感;論者並非以為文化工業概念是大而無用的,而是主張我們應在其預設下尋找其它可能,對於例外和反例嚴肅以待,如此一來,人與文化互動的全貌才可能被比較完整的拼湊出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gor314&aid=316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