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 (櫻花樹下的絮叨) 珍惜每一天的女人 適意藤 Akiralee harutyann 彩虹心靈花園 。璽兒。 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 痴 逍遙山水
more...
最近有一本書引起許多熱烈的迴響,那就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龍應台因著兒子的一個敲扣,要跟兒子談自己的過去時,又怎能遺漏自己的父母呢?這才意識到自己對父母親那一代人的過去是那樣的陌生。
為了這樣的因緣,龍應台追尋歷史的脈絡, 回顧了1949那年, 找出了跟那一年、那個時代有關的人物,(那些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說出在1949或更遠的年代裡, 他們所經歷的悲傷與哀痛的人) 說出了歷史課本裡沒有的記載,流下那含隱六十年來的辛酸淚,道出了生命的無知與徬徨,也讓龍應台寫下了這時代巨輪的軌跡。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可以說它小到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也可以大到是一個時代的故事。但總歸到最後,我們無法說它不是一個尋根的故事。
尋根是因為有遷徙才有需要尋根。對龍應台來說,父母親因著時代趨勢的演變, 不得不遷徙來台。而我們因為對外在大環境的變化不甚滿意,選擇移民到溫哥華。 不管什麼樣的因素, 我們都離開自己生根的地方。可是不管我們走到那兒,我們的心中仍有著一個深深的「中國結」。
而這個中國結的深處就是「孝」。上一輩的人,因著環境的變化,有著無法對父母盡孝的遺憾;這一輩的我們,也因著環境的變化,對這些不中不西、不懂孝道的兒女,有著極大的無奈。
對一個從傳統中國社會出來的人而言,我們希望保有中國的倫理與道德。可是對受西方教育的孩子,他們在孝道上表現的方式與我們所期望是截然的不同。當我們不斷的跟孩子說起「想當年我是如何如何的對自己的父母親時…」,換來的不是嗤之以鼻,就是ㄧ番義正言詞的提醒:「現在是200X年, 溫哥華」。 無奈,無話可說。
為了不讓我們的中國結是被討厭的,我們得學會讓自己怎麼融合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接受當地文化的不同點,跟孩子在事相上取得共識進而共處。如此一來,對彼此而言,父母不是頑固的父母,孩子也不是悖逆的孩子。那麼,這個在我們身上的中國結,絕對是一個被樂意接受且欣賞的中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