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09 13:38:42瀏覽521|回應0|推薦7 | |
今年,美玲從台灣到紐西蘭旅遊,她去威靈頓市中心一家高檔西餐廳用餐。領檯先是將她帶到偏遠不靠窗的桌子,那張桌上連白色餐巾都沒有,刀叉也還沒排上,等了好久又不見服務生上前倒水和點菜,美玲氣憤地走出餐廳。她馬上用手機上網po文,文中對這家餐廳提出旅遊警戒。 柳媽媽是好命的貴婦,到巴黎當然要一嚐他們的米其林美食。西裝筆挺的服務生口中殷勤流利,但目光冷峻,技巧地避免眼神交會。遲遲不來點菜的延誤先是讓柳媽食慾下降,緊跟著板起臉來。但她沒有走出餐廳。 我到紐約前,要把在台北的小公寓出租,當時遇上一位前來看房子的德國人,他聽說我要出國,便小聊起來。原來他是台北仁愛路上一間五星餐廳的大廚,正準備自己出來創業。我問他在大餐廳待不好嗎?他一臉肅穆認真地說,餐廳要他煮西餐:法式、 德式、義式。但他發現台灣食材生鮮豐富,烹煮手法五花八門,對食物的呈現更有許多變化。簡單一道香腸可以在路邊攤的燒烤煙陣中穿插出隨和的甜美,也可以在喜宴冷盤上排場鳳凰展翅的豪華,每一道食材更有多種不同搭配吃法,有太多可以學的。他覺得,台灣讓吃變得很有趣。他倒是問我,會想到世界哪個地方看看?我說巴黎聞名的浪漫、人文似乎值得一遊。他馬上接著用小男孩般的口吻說,不會吧 ! 巴黎人粗魯又沒禮貌,這是許多德國人的看法。我的歷史常識提醒我德法在歷史上是世仇,他流露的也許是某種刻板。我倒是趁機提了一下,有聽說過一些台灣饕家在巴黎高檔餐廳受到漠視的經驗。這一問,他便說開了。他認為要接待華人顧客是不容易的,首先中華飲食包羅萬象,就連一般家常烹調都不乏繁複步驟,考驗功夫。時常台灣一道家常菜裡的多元食材,就是歐美人一星期都吃不到的豐富。華人對飲食的挑剔和講究,聞名歐美廚藝學校。而且華人顧客從不吝於表現他們對餐桌上的不滿,一個扁嘴、 一個皺眉、一個緊繃的表情,都能讓高檔餐廳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感到空氣凝結。但他們需要持續專業地服務客人,為保心情不受影響,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漠視這些外國客人的感受。當時和這位德國廚師聊天的時間是2001年。 時至2014的今天,世界有了甚麼改變?法國的米其林餐廳一樣對挑剔的華人顧客看似提不起熱情。華人的挑剔沒有改變,但華人的總體實力厚積了。先不談因中國的崛起對中國人民注入的許多改變。台灣挺過幾次金融海嘯, 對華爾街股價表現反應冷淡下的社會,依舊充滿中小企業的善變和活力。 我們相對美國、西歐到處是連鎖大企業的景觀差距甚大。充滿個別特色的商家春筍林立。就談飲食好了,早先以度小月方式存在的攤販, 開始有了店家名號,幾經規模重組世代交替,開分店、創新食譜、標榜食材、結合網路宅配,甚至更加在地化,結合地方發展演進,融入居民生活故事的文創整合比比皆是。從茶葉、糕餅、麵食、小吃、南北主流大菜、生機飲食,到完全不出食譜的功夫點菜,一張台灣的飲食地圖,結合了更精緻的農產、挑剔的味蕾、更細膩的視覺,和對記憶與地方的多重想像。台灣人的挑剔只有加劇沒有減輕。 這樣的台灣,歐美中產階級並不陌生。從紐約時報多次入選台灣美食、台灣風景人文、台灣咖啡店等平民報導,輔以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長期對台灣經武實力的列名、追蹤,幾番經濟腳步重整下的歐美各國,從沒有對台灣經武實力底下細膩的文化層次裝聾作啞。他們將擁有這樣背景的東方面孔當成競爭對手,不輕易施以濫情的友善,不願假設台灣人需要特別關照,更不願在飲食文化交鋒上因雙方對彼此的知識不足而示弱。 多年後我仍然沒有去成巴黎。但我在紐約州首府奧本尼市中心一間價格不斐的義式美國料裡向他們的領班討教 。他是愛爾蘭和荷蘭後裔,背景是幾代都對西式高檔餐廳服務情有獨鍾的忠實靈魂。他說服務是種藝術,和顧客保持距離不是冷漠,而是讓更多表達得以發生。 但他也坦承,高價餐廳裡多的是向地方派系財源的獻媚,他們也希望不管華爾街怎麼起伏,這些衣著體面小費大方的顧客永遠能開心地上門,服務上對在地熟客熱情點是理所當然的。而對遠離故鄉的外國面孔,也只能專業而不矯情。 剛剛的故事還沒說完,柳媽媽是會說法文的,她沒有離開那家餐廳。她輕搖手,對姍然而來的服務生說,你今天所聽見顧客讚美的加總,是足夠榮耀你的嗎?那服務生先是愣住了。柳媽媽接著說,我來自一個大家庭,吃飯前大家會親和地聊天問候彼此直到吃完飯。但我現在覺得有點冷清,哪一道菜能解悶開胃。就是我們台灣人常說的下飯,你能推薦嗎?那位服務生靦腆地笑了,接著他說,他也來自一個聒噪而忙碌的大家庭,那滋味實在太妙了 ! 冷漠的背後也許跟我們的想像完全不同。陌生感可以因為人種不同而擴散,親切感也能因為認同而誕生。如何延續,需要更多勇氣,包容對方處境,理解某些停滯的困窘。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價值。來自台灣,談吃的,你可絕對要抬起頭 ! (作者是英美文學博士候選人/美國台灣社會觀察家)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