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明.踏青
2010/04/05 18:46:37瀏覽696|回應0|推薦19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是在春天過了一半之後的一個節氣。在這個節氣裡,產生了《寒食節》《上節》、《踏青節》和《清明節》等豐富有趣的習俗。

    《寒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晉國一段君臣節義的故事,晉公子重耳在復國之後,為尋找患難臣子介之推。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後悔之,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但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在當時是一件大事。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就成了習俗了。之後,與介子推的傳說相牽連,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它的日期,是冬至後的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與清明相距不過一兩天。但往後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爲一天,到後來融入《清明節》中了。

《上節》,又稱《女兒節》,是中國的情人節,過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接近《清明》時節。這個節日在春秋時已有。《論語先進》曾皙所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漢代以前定爲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爲夏曆三月三。早時《上節》那天人們會去踏青郊遊、到河邊洗澡。且這天也有「驅邪」的活動,古人稱爲「祓除畔浴」。魏時期,文人們也過著「三月三」的習俗,王羲之《蘭亭序》的「曲水流觴」是當時普遍採用的休方式。《上節》也有追求配偶的習俗,《詩經鄭風溱洧》所說:「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到處擠滿男女,又是笑來又是說,互相贈送香芍藥是上發生的事。到了唐朝,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句子。但《上節》的主題後來替換爲求子,來形成了祭祀女媧廟,婦女到在河邊求子的風俗。

《清明節》是相當晚出的節日,一直到宋朝,它取代了《寒食節》成為《清明》的主要活動。在這之前,它僅附屬於《寒食節》習俗中的次要節日。雖是如此,由於寒食、上巳、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重疊關連,漸漸地不再存有界線,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有首詩《杏花村(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得就是清明的情景(按這首詩出現在南宋,可能不是杜牧寫的。)

  《踏青節》也是發生在《清明》的節日,又叫春遊、探春、尋春。在春暖花開季節,結伴到郊外草野踏青,並進行各種活動如蹴鞠、蕩鞦韆、放風箏等。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形成在先秦,有記載於魏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如唐朝孟浩然《大堤行》:「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以首都開封城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可見清明踏青之盛況。唐代詩人杜甫《麗人行》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白居易《春遊》:「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寫照千百年來的踏青心境。

    《題都城南莊》,是描寫崔護在清明時節,獨自到長安城南踏青,見到一戶花木叢萃而門戶緊閉的人家,便上前叩門。有一位少女從門縫裏問話,崔回答:「尋春獨行,口渴求飲。」女子取來茶水,便倚在門前桃樹下。崔辭去,送至門,如有不捨之情。等到明年清明時節,崔又舊地重遊,門牆依故,但大門緊鎖,因而題詩在左扉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桃花」的故事發生在踏青、清明時節。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itashero&aid=391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