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
中央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洪蘭日前表示,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睡覺、啃雞腿、吃泡麵、打手機、發簡訊,」不想讀書,也不尊重講課老師。洪教授對這樣的言行作為,認為是「尸位素餐」。之前,鴻海郭台銘也認為台灣時下年輕人是「島國心態,只想開咖啡廳」。關於郭台銘的言論,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駁。但對於洪教授,台大醫學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三種意見,一是楊院長認為有錯就要改進;二是學生辯解洪教授看到聽到的是通識課程(即被認為營養學分),有以偏概全之嫌;三是醫學院長輩對於洪教授近似對外放話的意見表示方式非常不滿。
洪教授與郭台銘在學術界與商業界各領風騷,也就是現代所謂的社會菁英,金字塔的頂極。他們看看下一代,似乎個個好逸惡勞,朽木不可雕,不知自身責任為何物。洪教授雖僅列舉國內頂尖大學一所,但又何嘗不是認為是現在大學的普遍現象。
我們再回顧一甲子前,也就是《大江大海》作者龍應台所描述的時代,那時的長者可能是五四運動時的知識份子,他們看看下一代是:「人不輕狂枉少年」、「好吃懶做,得過且過;國家要靠你們救,沒指望!」
無論是洪教授,還是《大江大海》的五四菁英們,似對對下一代皆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時代情懷。但以看到的一個現象,來論定青年的時代特質,難免有以偏概全(觀察選擇)之嫌;況且少年輕狂,未必不能成就大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例如郭台銘年青時難說甚好讀書,但終能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前總統陳水扁年少青時考試皆第一名,並沒有「占位而不想讀書」,讓一位三級貧民登上國家最高權位,但終是「尸位素餐」,成為國家的負債。
上一代的人可以更寬廣地正視下一代,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不斷地前進,每一代的人都以自己的無窮作為,透過想像及意志構築時代意象,擘劃時代藍圖。下一代的人只會更自信、更進取,讓自己的時代更開闊,讓自己的生命圖像更清晰明確,使自己成為想成為的人。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種讀書人是會存在於每個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