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1 20:40:39瀏覽713|回應1|推薦32 | |
台灣島本是雨量豐沛,今年春夏季天候呈現旱象,原滿懷期待這次颱風帶來甘霖,但莫拉克卻帶來更大災難,夾帶有史以來的最大雨量,遠超越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暴雨狂洩,重創南台灣。颱風為台灣提供了充沛的水分,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佈十分密集,容易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等災害。這次災難,如同每次的颱風過境,只是台灣山川所受的重擊遠遠超過它所能的負擔。氣象專家以為,這場「八八水災」造成的原因是台灣沿海溫度高、溼度大增,又被颱風帶進旺盛西南氣流捲進來,造成超大豪雨。 超大豪雨,儘管台灣大小河川密佈,卻無能順流而下。台灣主要的河川大多分布在西半部,因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分佈位置偏東,位居中部地區長度最長的濁水溪,位居南部地區流域最廣的高屏溪,位居北部地區以及長度與流域面積均為第三的淡水河。位居中部地區尚有大安溪、大甲溪、烏溪。位居嘉南有八掌溪、曾文溪、鹽水溪。東半部主要河川則有蘭陽溪、立霧溪、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等。台灣之河川由於地勢陡峻,河床比降極大,易發生洪水乾旱。這種河川平常溫雅,一旦無法負荷突來過多的雨水,對於周遭賴於生存的生態,造成極度的破壞。 位於楠梓溪旁的甲仙鄉小林村一夕從人間仙境變為窮山惡水,村民說:「土石流排山倒海傾洩而下,才五秒全村就不見」。位於太麻里溪旁的太麻里鄉嘉蘭村,整個被沖進太平洋裡;台東知本金帥飯店地基遭河水淘空而倒塌;位於高屏溪旁的高樹、林邊、佳冬到東港,水淹一層樓高。位於曾文溪旁的臺南縣安定、善化、大內和仁德也是一片汪洋。 八八水災,有歸因氣象預報。氣象局曾預報莫拉克颱風會侵襲台灣,並以影響最嚴重是北部地區,中南部僅是「嚴防西南氣流」;但當莫拉克登陸後,因受到引導颱風的副熱帶高壓減弱,颱風幾乎滯留在台灣,氣象預報失去精準,受災最嚴重竟是南部,而非北部。有以為這種現象暴露現行氣象觀測資料不足,也無從將這種結構鬆散的因素完全納入預報模式中。但在台灣氣象史上單日降雨的排行榜前十名,「八八日」就佔了九名,屏東就下了一四○○多毫米的雨,嘉義最高可能達到二九○○豪米。這種雨量已接近全年的雨量。似也說明氣候異常問題已發生,這又可能受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的影響。誰又能精準預報雨量二千豪米呢! 最大的問題是河川治理,台灣主要河川防洪工程,政府於一九五○年至五七年間,逐步實施計畫,防洪工程之重要性隨經濟發展不斷提高,政府並在一九七九年至八五年推行之十二項建設第九項納入「修建台灣西岸海堤及全島重要河堤計畫」,並持續在八六年至九一年十四項重要建設第九項列入「繼續河海堤計畫」,一九九二年至九七年推動之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列入「河海堤後續六年計畫」。近年更大手筆投入八年八百億的治水預算(見聯合報社論2009.08.11:「千億治水,何以南台灣仍成水鄉?」;天下雜誌第344期2006.04.12:「千億治水預算,可能再度沖進水)。但這些預算與計畫,在這次「八八水災」似沒發揮任何的預防效果。 如何治水,近有針對淡水河區域提出「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流域管理新治水概念。東漢時水利專家王景,治理黃河、汴渠。永平十二年(69年)夏四月,王景率數十萬民工,「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改善了汴口水門工程。永平十三年,所有工程完成,「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王景治河的歷史貢獻,有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說。據史載王景築堤後的黃河經歷八百多年沒有大改道,決溢為數也不多,確是位置比較理想的一條河道。嵇璜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視察冀、豫、魯等地治水工程。乾隆十八年黃淮水漲,上宣防八事,提出固堤與宣洩相結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夏日,黃河青龍崗段決口,氾濫成災,嵇璜提出讓黃河重返山東故道的建議,未獲准,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自銅瓦廂決口,最後竟自行返山東故道。嵇璜幼時,讀《禹貢》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蓋下游宣通,水自順流而下。」長者皆驚為天人。 台灣河川治理,上游應形成生態保護區域,限制過度開發(如旅館、民宿林立、檳榔樹廣植,台灣山川過度開發,亦是水庫含沙量過高的原因),讓山川恢復自然生命力。下游可形成防洪區域,限制低窪區養殖(如林邊、佳冬、東港等地底層廣度利用,地層下陷已達 [1]回敘大禹處理洪水的歷史,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整日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八年治理,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在治水過程中,禹走遍天下,明瞭各地地形、習俗、物產。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