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見與落實
2006/01/30 22:29:17瀏覽1020|回應0|推薦2
歷來大德多稱「學佛所切要者,在乎修行」。佐以古德「見地不妨高廣,行地唯需細密」之警示,在在說明行證的不可怠乎。

許多學人發心用功學佛多有日課輔助參學,可惜忽略了「保任」的重要性,沒掌握「上座下座無分別」的提示,以致日課淪為座上功課。如此修學工夫不易落實成片,當然進境有限,遑言證量。

下座後仍然不忘行持的目的,是為要與座上修學功課相互呼應連成一氣,綿綿密密地使成一片以全其功。這也是古德宣說「不經世俗諦,不得第一義」的道理。

其實這下座後的行持本無軌範,凡是能讓自己「常時覺知,使心安住」的就是方法。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日常生活種種瑣碎千頭萬端,往往使初學生起難以遍顧的感嘆。個人認為,發心學人不妨先執一端,反覆觀照,等上手了有心得了,再進一步多執幾頭不遲。

初修習時,可以用「日三省吾身」的方法來自我檢討。
當觀照成習,應可做到一有干犯就立即醒悟。
如此可進一步自我要求,試在起心動意時即予輒止。
薰習得久了應當可以發覺自已的心會比較安靜


從上面所簡介的檢討方法就知道,座下行持雖沒有什麼稀奇之處,但是別忘了諸種造作都是無明習氣所使然,唯有在「能所」怯除之,才是諸端習氣開始卸下之時。對治「能所」非得學人自己覺醒,常時自己提點才是方法。

佛子也會在薰修過程中對古德所指稱,佛法修行是「互攝互引環環相扣」的說法有深一層的認識。對於一些晦澀難懂的佛學名相,像「無我」、「我執」等,也唯有在薰習的當中,才能逐漸了解、體味到它粗細內外等多重分別。

粗略地說,初期會對較粗重的以個人自身為主的「無我」有較深刻的認識。等行持久了,就能對較細較廣義的執我為常的「我執」生出不同的領悟,進而對自己早期所領悟的「無我」另外生出一番滋味。

相信經過上述的簡說可以了知,佛法的修學非「解行」相應不能增上;也當可了然在「聞思」過程中遇有窒礙之處,有時可以暫置一旁,俟經過些修習時日,回頭再讀時自然瓜熟蒂落睹之能解。


進而言之,在有了修行經驗以後,對不透達的名相提出討論,或對一些所見的現象運用自己所體會的名相來做註疏時,才有實質而深切的義意。
反之,就和區區一般,只不過是些文字上的跌宕。


** * **
也以此文兼答 Happy2 君 2001/11/19 下問《筏喻》種種



原文於 2002/10/20 發表於《聯合網棧.心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oyana&aid=16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