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30 23:29:54瀏覽422|回應0|推薦2 | |
當年讀到袓師註疏「慈悲」謂作
慈:與樂。 悲:拔苦。 時,輕怠文義簡單,似懂非懂地囫圇而過。後來讀《大智度論》時,看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才稍微體會到袓師們的苦心和智慧;也才開始了解,學佛就得學修菩提心,學修菩提心非得從學修慈悲心著手。 修學慈悲,除了要多讀善知識的論述,在義理上多所通達外。在事項上也應著手修習,才有驗證、相應的機會。 事理二端才有圓融的可能。 真正量身剪裁,專適個人各自不同因緣的修行方法,唯有上師可以指導。但是在殊緣得圓,蒙師親教之前,循古德的釋說找得一些入處。在日常生活中隨緣修行,以為前行,並無悖逆。 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爾」。 在自己的周邊每天有多少可以善心與樂, 逢緣拔苦的機會? 試著體會他人的豫躇,進而慈悲以對的,又有幾次? 只要一想,就生出許多愧疚。 本文於 2004/07/03 發表於《聯合網棧.心法》 ---------------- 卑瑪多桀師兄更於 2005/05/13 以『慈悲不生憎恨憂患怖畏』一文,分別「愛」與「慈悲」不同。 經云:「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又云:「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愛可以生出憎恨來,憎恨也可以生出愛來。這正是愛和慈悲的分野,慈悲是不會生出憎恨和憂患怖畏來的。 《論語》:「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一個人(或事物)符合我們的期望,或和我們有特殊關係,我們就愛他,希望他能長久存在。一個人(或事物)不符合我們期望,和我們又沒有特殊關係,我們就不會愛他;如果違反我們的期望,甚至破壞我們和他人的特殊關係,我們就會生起憎恨,恨不得這個人或這件事快快消失。 這是人之常情,但智者不取,所以孔子說:「是惑也。」所謂人之常情,主要就是我愛和執著。因為愛自己,所以愛和自己有特殊關係的人和事物,愛符合自己期望的人和事物。 若能無私的愛,例如視天下蒼生長者如己父母、幼者如己赤子,這樣的愛就算是慈悲,但還不是大悲。 大悲心者,當視眾生如己,而且了知三輪體空。這三輪體空很重要。慈悲的三輪體空,就是沒有慈悲眾生的人,沒有被慈悲的對象,也沒有慈悲的行為,在平等性中大作夢中佛事。 三輪體空,不是說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而是說,雖有眾生與眾生的業相,但這些都是幻化的影相,了無實性。菩薩雖知諸法了無實性,卻仍不捨眾生。這才是大悲。所以大悲心是永遠離不開智慧的,是中道的。 為人父母者或談過戀愛的人,都應該很容易了解愛能生憎和愛能生憂患怖畏的道理。 凡是能引生憎恨的,就不是慈悲,慈悲不會引生憎恨。凡是由憎恨而生的,就不是慈悲,慈悲不由憎恨出生。慈悲由智慧和菩提心生。 凡是會引生憂患和怖畏的,就只是愛,不是慈悲。慈悲不從執著生,沒有欲愛和渴望,不生憎惱,所以心無罣礙;既無罣礙,則無有恐怖顛倒。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