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5 12:45:08瀏覽3047|回應11|推薦11 | |
教育,在台灣,簡直是一筆糊塗帳! 自從十多年前,教改被提出後,每一年、每一屆的孩子都有機會被當做「白老鼠」,試驗某一項的新變化,因為每一年都會有變動發生,不管是升學方案、教學內容、綱本政策….但每一次的修改,最後證明都是禍害,屢試不爽。 教改最大的贏家就是補習班! 現在,國中基測又準備要改版了,從兩次改為一次,再把計分方式由級分制,修正為「百分制」,改這有何意義,比較好計算是吧?而其中最讓家長們苦惱的就是PR值算法,以及考試分數及可申請學校間的關連,父母們得非常努力研讀一本參考指南,申請到一所學校的過程是個很機車的複雜工程,每一年初開始到七月,大半年的時間,國三生的父母親都得接受這煎熬。 難以理解的計算模式不懂也罷,但總得為孩子選一個最適當的落點,因此每一屆學校都要透過說明會詳加解釋,然而父母們出席者有限,有的是懶得搞懂,有的是沒時間,大部分就尋求外援,補習班會提供翔實說明。 補習班為了做生意,不得不弄清楚升學遊戲的規則,「知識就是力量」,補習班深諳此理,弄明白了升學的棉棉角角,加上歷年來累積的「狀元榜眼探花資料庫」,巧妙地交相運用下,補教權威一個個被推崇傳頌,掌控孩子及雙親們的信心指數,左右他們填選志願的思路,大把銀子滾滾進。教改了N年,痛苦了父母孩子,卻爽了補教業、肥了補習班。 想打垮升學主義,卻被迫豎起白旗! 提到教改,全台灣的人都有一肚子怨氣,一堆人等著被挨罵,李遠哲這個除了不會生孩子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沒想到在其他領域也都成為第一把交椅的超級專家,將是第一個被點名的;掛著「專家學者」頭銜的規劃者也跑不掉;那些機制啊、考試啊、分數什麼的,都只是代罪羔羊,只是懲罰孩子的工具而已,真正讓教改成為魔獸的,是被賦予改革權力的政客! 教改最初的目的是要打破升學主義迷思,但一路走來毫無志氣可言,又反被這迷思綁架,繼續在升學主義的前提下,主導一切教育的事務。學校或許不再按學業能力分班了,但以資優班、加強班或菁英班為名的各類變相分班方法,延續過往升學班與放牛班的陰影,你問校方怎可如此違反教育原則,老師校長會叫你去問那些家長,因為學校也是被迫的,面對家長施加壓力,校方超無奈的,那可不…….學校如果不應家長要求搞這些東西,升學率可能很難看,也就等於辦學績效太差,那你就不用混了! 筆者的孩子曾就讀北部X大附中國中部,由於該校強調美式教學,導入老美那種自由學風,孩子們很愉快,但因為應屆畢業生竟然沒有一位考入建中,撻伐之聲隨之而來,新生家長開始猶疑該不該轉校,校長以降所有教職員通通被砲轟,逼的校方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打垮辦學理想竟是如此簡單,答案就是:升學率! 教改這頭魔獸橫行許久,無論以什麼面目出現,「考試及分數」還是最核心的東西。入學模式是多元化了,但本質上並沒啥改變,父母孩子並未變快樂。考生們發現基測一次跟兩次,最後結果差異並不大,「乾脆只考一次」的構想自然出現,聯考死而復生,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如果改革的目標是針對人性本質,請放心,一定失敗! 關於教育改革,最難扭轉的並不是父母,而是所謂專家學者過於偏狹的專業觀點,越多專家得到的答案就越尖銳,就越自以為是,這如同以放大鏡聚焦陽光點火燃燒的原理一樣,不會是大建設、而是不折不扣的大破壞! 教改的被詬病,教育的根本問題,說來說去最後就把責任推到父母頭上去,認為教改的成敗,家長是最大障礙,如果家長們心態不改,永遠也不會成功。事實上,這根本就是廢話,無解的題目!請問那個父母不希望兒女成為人中龍鳳?成為龍鳳或許不一定要靠唸書,但念到好學校好系所,卻是成功的最快路徑,否則企業招聘員工大可將學歷這欄刪除,你說不可能,所有企業主也跟你講:那我怎麼敘薪? 所以,從學校到社會,名校學歷就是最強的優生學,也是社會上所有人辨識他人最基本的方式,教改失敗若怪父母態度有問題,不如怪整個國家社會吧,那……也等於把問題推給所有人,推給了最基本的人性價值觀,也就等於沒答案,也等於宣告教改越改越死!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