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0 09:54:34瀏覽1716|回應3|推薦4 | |
新聞大意: 英國大選結果瓦解工黨政府,原首相布朗下台,年輕有為的保守黨領導人卡麥隆經一番合縱連橫後,決與另一政敵共組聯合政府,整個權鬥過程除檯面下必有卻不為人知的爾虞我詐利益交換外,但見一片詳和,未聞絲毫暴力氛圍摻雜其間,對照前一陣子的藍綠委,為了陸生入境案居然打成一團,乃至於俄羅斯鄰邦烏克蘭搬演的國會衝突事件,會否差太大了? 新聞連結: http://www.udn.com/2010/5/12/NEWS/WORLD/WORS5/5593229.shtml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564216.shtml 個人看法: 民主先驅者大不列顛的政權和平移轉憲政慣例算啥狗屁新聞?哪須被拿來大做文章?人家以老大哥之姿向世人示範民主賢拜應有的良性問政風格,各國政客皆心知肚明瞭然於胸,誰不懂?何以有人賠盡形像也做不到,總是連一招半式的東施效顰都學不來? 說穿了,如是這般的質疑還不是犯了過度一廂情願,誤以為只要日夜焚香祝禱,虔誠膜拜民主體制,即可解決一切權力紛爭的老毛病。其實,將民主無限上綱到神明的層次,視同某種終極信仰在看待,與台灣人把軍事獨裁者蔣公的黑漆漆銅像一直關在大廟裡,強迫大家紀念他又有啥兩樣? 這是民主獲利者DPP,不曾躬身反省他們餵食社會大眾的民主快樂丸,究欠缺什麼樣的升級版內涵,並設法予以改進,從而令人心生困惑甚至厭倦,且備感弔詭之處。 不過綠營替寶島創造的民主化皮相,好歹也歷經集體上街頭慘烈抗爭,全是血淚汗交織而成,靠自行打拚所得的珍貴戰果。不像烏克蘭那樣,當下所有民主機制的內外表裡之幫襯與虛飾,盡是拜前蘇聯散戲所賜,致國家莫名其妙趁勢突變,就地轉型使然,無怪乎其暴走式民主面貌會在國政廟堂驚傳失控脫序的憾事了。 民進黨大剌剌扛著民主告示牌,在國會聖殿操弄反中政治語言,公開嬉鬧火爆肢體秀,吸引傳媒行注目禮的老招數,其策略性造勢目標或基於凸顯他們關心台灣前途和國運榮枯的苦口婆心,或另有黨同伐異的私益盤算,總之,以DPP自身立場而言,其慣有投機性格早已迫使綠營於思考權謀運作時,其專業考量皆鎖定「凡事務必以極大化民進黨選票為首要評判準則」此不朽鐵律,格局和高度夠不夠是一回事,但再怎麼說,民進黨擎舉的夢幻民主就是有其獨立自主性,此點應殆無疑義。 宛若民主幼嬰似的烏克蘭就大不同了。這個國家所展示的民主化建制成果,當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如果USSR沒垮台解體,其國會亂象怎可能是現在這副德性? 誰造就了烏克蘭鴉鴉烏的鳥民主?領土與強權俄國佬接壤的烏克蘭,其資淺無比的民主化「血緣」,要如何和鄰近的原宗主國俄羅斯完全割離,切斷所有臍帶關係?一個附庸式的假民主,怎麼在政經發展上澈底摒棄過往的歷史傳統,尋求重生之道,改走自己的路?未免太難了吧。 附庸風雅的民主時尚,在華沙集團轟然瓦解,柏林圍牆也應聲坍塌後,即被西方列強「善意讓渡」予曾被迫加盟前蘇聯的各大小弱邦,形同舉國男女眾志成城的僅有依歸,更是大家賴以重建家園的唯一選項,但逾廿年後的今天,再倒帶回去細看,此道新興權力顯學既來得如此容易,自有其風險存在。 亦即,民主兩字表面上看似句句珠璣,實則呢,不無迷思重重之處。 烏克蘭的例子即告訴我們,未透過群起努力,積極爭取到的民主,不算一種收獲,充其量只是一張被施捨的頭獎彩券罷了。一旦遭遇攸關國族利益甚鉅的歷史難題回首鞭撻,民主反倒會蛻變成一座合乎體制法理規範的火藥庫,任何新仇舊恨藏諸其中也都有其正當性,爭端四出後要怎麼撲熄? 就已知的「案情」加以研判,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就是痛恨北極熊般的俄國大鼻子,對國境軍港一再遭俄艦經年累月長期佔用,有若被侵門踏戶的喪權辱國感自非常不爽,又哪嚥得下那口晦氣?不訴諸最激情的非理性方式,誓死力抗到底,行嗎? 傀儡民主,直如被詛咒般,無能止息烏克蘭親俄與反俄兩派勢力同步發動的內部爭戰,不僅讓烏國人民永無寧日,也徒增國際社會困擾。而其問題的最核心關鍵不就在,上下從屬性那麼鮮明的偽民主一當道後,究竟是誰滿足了誰「宰制和被宰制」的真需求?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