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25 23:26:14瀏覽1270|回應3|推薦12 | |
國小四年級的暑假,返校日,來了一票軍人大哥哥大姊姊 (政工隊),帶領我們做團康遊戲,逗得大家嘻嘻哈哈。 中午回家吃過飯,回到學校發現走廊上拉起一長串的圖畫、照片,圖畫是鉛筆素描,底下有文字說明,都是那些作家、藝術家、學校老師被年輕“共匪”鬥爭羞辱的故事。 因為是圖畫,看起來還不至於太難過。到後面,則是照片,一張張港澳浮屍的照片,(武鬥死亡的紅衛兵屍體扔入海中,隨波逐流漂至香港澳門!) 我越看越噁心,拉著同學離開,說我們別看了。 正好旁邊站了個年輕軍人,用台灣國語大聲斥責我迴避現實,不肯認清共匪的殘酷面目,不愛國! 我不服氣地頂了一句:「我很愛國啊!但是幹嘛要我們看那些屍體的照片?」 見我這小鬼膽敢頂嘴,他義正詞嚴霹靂啪啦口若懸河地罵我,反正意思就是看死人照片是知匪識匪,看死人照片是未來戰勝共匪反攻大陸光復國土的第一步。 巴啦,哇啦,嘩啦…… 十歲的我當然吵不過這個活像紅衛兵的中華民國革命軍人,落荒而逃。
長大之後知道那個年輕軍人乃是政工人員,也就是後來稱之為“政戰”的貨色,是國軍部隊之中人人討厭的廖北亞/抓耙子。政戰是專門修理自己人的兵科,性質有點類似明代的東廠、錦衣衛。(所以《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中,欲率潛艦投誠/叛逃的蘇聯艦長,第一件事就是把監軍的政工給宰了。)
小四這次,是我第一次看到“文化大革命”這個名詞。 小六時,凌耿寫的《天讎》轟傳一時,家裡不知是誰買了一本,紅色封面黑字體。說是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真面目。我讀了前面十幾頁,密密麻麻的字實在吸引不了我,擺在一旁。 後來聽說這本書被禁了。可能原因是書中寫到赤色中國也有兒童節。 要到讀大學,才約略搞清楚文化大革命的始末。 要到25歲讀了聯經版的《從文自傳》,才知道大作家沈從文在文革時慘遭紅衛兵八次抄家。 直到1991年讀完遠流版陳凱歌的自傳《少年凱歌》,終於徹底明白文革是怎麼回事。
1991年,我33歲,那時正潛心鑽研散文寫作,希望寫出文句鏗鏘的文章,讀《少年凱歌》,為陳凱歌那流麗精煉的文采所折服。 讀完此書,深深感受到有些精彩的文字是無法翻譯的,一經翻譯立即失去神采。 這本書是陳凱歌的少年自傳,他是應日本講談社之邀而寫成的,日文版由日本教授刈間文俊翻譯,在日本賣了四萬多冊。 那
還真是買對了。《少年凱歌》無論內容或形式(文筆)都是一流的,雖然僅僅一百五十八頁,卻沉重有力地述說了文革的始末。什麼叫「筆落驚風雨」,什麼叫「詩成泣鬼神」,這就是了。 先說文筆。《少年凱歌》的行文用字相當簡潔精煉。許多名震一時的書籍,文字優美是透過形式主義達成的,譬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運用大量的文字技巧(句型、疊字、頂真、重出…)使文章華美。《少年凱歌》不是,陳凱歌用字遣詞異常精準簡潔,兩個字能寫明白的,他絕不用三個字。厲害的是精準簡潔並不妨礙文章的優美。 第一次讀此書,才讀了二十多頁,便覺得這個傢伙拍電影行,怎麼寫起文章來也這麼出色。 以下抄錄兩段,很可以看出陳凱歌傑出的文筆。 那時北京,彷彿護城河裡故宮角樓的倒影,夢一樣安詳著。小風吹過,晃動了,卻不破碎。它的古松和早梅,庭院和街道,都顯出古老和平,而且驕傲。
我站在車門口,向他(父親)最後揮了揮手。他站在站台外面的陽光中,漸漸變小;鋼軌很亮,耀眼,通到很遠。直到這時,我的淚才落下來,像剛剛滴進去的眼藥水那樣多,那樣不真實。
再說內容。《少年凱歌》寫的是文革,是陳凱歌個人的經歷,可是他以深思的角度描寫文革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全書於是異常完整飽滿。 全書分為五章:天國、降臨、群佛、狂灰、青山。(全是兩個字,很可以看到陳凱歌的文字簡潔風格。)其中敘述到他周遭親友的文革際遇,總讓人黯然。 值得注意的是,陳凱歌直指毛澤東是文革的元兇。他不像多數大陸的作家,談到文革,都採用官方說法:那是四人幫的錯。
讀完全書後,我推薦大姊讀。大姊又推薦二姊讀。 那個暑假,二姊上台北玩,住在朋友家,二姊推薦朋友讀。晚上二姊回到朋友家,看到朋友邊讀邊掉淚。 我認識二姊這位朋友,是個個性有些犬儒的人,連她都被感動得唏哩嘩啦,很能說明此書的特點。 幾年前新認識一位教授,知道她喜歡讀關於文革的書,於是推薦《少年凱歌》。讀畢,她說那文筆令人驚豔。
這本書我反覆讀了不知道多少遍。有一陣子我刻意想寫出陳凱歌式風格的文章,學來學去,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終於放棄。
陳凱歌的自序很讓我感動,「我很高興這本小書從中文回到了中文。…因為我最希望能讀到這本書的人是我的同胞。」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