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5 15:34:22瀏覽256|回應3|推薦9 | |
自《喋血雙雄》以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喜歡放鴿子飛。鴿子飛成了吳宇森作品的標記、風格。(吳氏作品,鴿子必飛。) 如果套用安德魯‧沙利斯的電影作者三環論,則吳導可算是風格家──我們一看電影就認出導演是誰。 這個風格家即使拍古裝戰爭片,也念茲在茲搞個鴿子飛,印上標記。 ● 據說《賽德克》片中出現了彩虹。 魏德聖的成名作《海角》,用了彩虹作象徵意象。 似乎魏導有意效法吳導,讓彩虹成為標記,讓自己成為風格家。 ● 《賽德克》在威尼斯放映,台灣媒體報導說:觀眾擁躍,結束時並起立鼓掌達10分鐘,所有記者給予總平均3分的評價(滿分4分)。 大陸的媒體報導說:因為《賽德克》和波蘭斯基的《殺戮》撞期,大部分觀眾、記者都去看《殺戮》,《賽德克》小貓兩三隻,冷冷清清,結束後有人罵這是部大爛片。獲得的評價總平均是1.2分。 兩種報導,你相信誰? ● 大陸影評人朱旭斌在中國新浪網發表了《賽德克》的影評,標題是《華而不實的偽史詩片》,指出《賽德克》參展版的諸多缺點,行文用字算是很客觀了。 只是,這樣的影評當然招致一群「就是愛台灣/魏導」的網路客留言幹譙,什麼「垃圾影評」啦,什麼「不懂台灣歷史就別亂批評」啦… 曾幾何時,這個海島上的人突然都變成台灣史/霧社事件的專家了。 ● 魏導絕對是個行銷高手,他夾著《海角七號》的光環,運用媒體大肆炒作《賽德克》。 《賽德克》/魏德聖成了台灣之光,海島上只能稱讚,不許批評。誰敢批評說不好,誰就是不愛台灣。 於是平日目無餘子、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大作家張XX也說好。(也許他真的被感動了。) 9月4日它在凱達格蘭大道首映,兩黨總統候選人都出席,少不得說些讚美的場面話。 …… 真是未上映先轟動,想不賣座也難。看看能不能賣個14億。 ● 面對過於血腥的批評,魏導很有學問地說:不要用文明的角度去看待,要化身成為獵人去看。 真是太玄了,玄之又玄。 其實血腥和裸露一樣,端看編導如何在銀幕上呈現它。 你要拍色情片,當然極盡挑逗之能事,希望激起觀眾的慾望。(如《擋不住的風情》、《蜜桃成熟時》,擺明了賣弄李麗珍、翁虹那青春的肉體。) 你想藉裸露呈現真實,當然可以很誠摯地展現人體。(如《美國風情畫》、《漂亮寶貝》。) 有些電影的血腥是灑狗血,如吳宇森的《喋血街頭》,如王羽的《龍虎鬥》。 有些世界名片確實很血腥暴力,譬如兩集《教父》,譬如《計程車司機》。那是導演必需呈現的世界,不血腥就嚴重減損了電影的力道、深度。 如果魏導認為呈現血腥是必要的,大可大聲說我是還原史實,何須閃躲轉彎來個實問虛答? ● 當初被慫恿去看《海角七號》,知道魏導的能力到那裡。(他不夠格當導演。) 以《海角》這樣小品格局的片子,他都處理得丟三落四、前言不對後語;選擇霧社事件為題材,欲拍出史詩氣魄,真是不自量力自找難堪。 《賽德克》拍成了,被有中國情節的威尼斯影展主席馬可‧穆勒邀請參賽,被台灣媒體捧上了天,儼然可傳世之不朽名片。
有識者會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