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社會還有多少父權思想遺緒?
2007/01/30 04:11:34瀏覽4079|回應3|推薦18

引用文章台灣社會殘存的父權思想之靈魂

有人說,國外女總統、女議長、女軍官的出現,之所以會被國內媒體當新聞報導,是因為台灣社會還殘存著父權思想的表現。

我相信,大部份進入文明發展後的社會,多多少少都保有父權時代的一些思想和做法,但是如果過度套用這個名詞,恐怕是不夠嚴謹,過分引申了。

對女姓總統和國會議長的報導,那是因為它本身有新聞的價值,物以稀為貴,和父權思想實在沒有什麼關聯。事實上,女軍官的出現,已經很少被報導了,太多了,不值錢了。如果真有父權思想的關係,反而會故意不去報導!

父權思想,是人類文明發展,經濟力和政治權力被男人壟斷的結果,尤其在封建社會和宗族制度之下,男人為家長,他們必須設計一套制度,來保證他的財產和權力,的確會傳給自己的後代(包括女兒在內),而不是落到那個「野種」手上。而在同時,也要求接受財產和權力的後代(不一定是自己的親生子女),相對的忠誠和服從。

皇帝、貴族、大官們,大小老婆幾卡車,一個男人,「本事」有限,不願和別人分享老婆,江山和財產讓別人的子女拿去,自然要創造一套監控的手段,包括思想控制。至於小地主和一般老百姓們,能討到個老婆就不錯了,萬一遇到個什麼驕妻悍婦,說不定天天被修理,只好也跟著在那裡叫叫什麼烈女不事二夫的陳腔爛調了。

父權思想的確會造成男尊女卑的現象,但男尊女卑的現象,不一定和父權思想有關。台灣社會,早已不再認為男人比女人偉大,至於父母生子女,有重男輕女的心理,雖然還有,多半和社會習俗與經濟情況有關,不代表男尊女卑。

蔡佳宏對王又曾的評論,為什麼會前後相差那麼多,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和父權思想,顯然無關。社會上顯然不會認為因為蔡佳宏是女人,王又曾是男人,蔡佳宏就必須服從王又曾。

至於倆人的關係,一個是風流的大富商,一個是具姿色的明星,有真愛情也好,還是只是美色與金錢的關係也好,無論為何,和父權思想都沾不到邊。

真正的父權思想的表現是使用父姓,使用父姓,已經變成了一種傳統,但法律上並不要求,而是從其約定,多數人不會有太多問題。

比較有趣的是女子結婚後冠夫姓的現象,但不要認為這和父權思想有什麼太太關係,這是男尊女卑,到現在歐美國家,大部份的女人還是選擇這麼做,台灣反而很少很少,有的話,也是老一輩受日本時代影響的人,而日本是受歐美的影響。想想看,有了老公,就不認爸爸了,連姓都要改掉,這算是那門子的父權思想?

至於我們在說的「傳統美德」如溫柔、賢淑、端莊、順從男性等,除了其中順從男性一條有可能帶有男尊女卑的涵義,其它的三項,每一項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美德,和男尊女卑無關,和父權思想也無關。

今天,我們也要求男性應該要和氣、體貼、正派、聽老婆的話,相信這和什麼母權思想沒有什麼關聯。

事實上,很多傳統女性,根本就不符合「溫柔、賢淑、端莊、順從男性」的描述,就像現代男性也不是人人都「和氣、體貼、正派、聽老婆的話」。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bhuang&aid=698158

 回應文章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來訪
2007/02/09 13:26
 謝謝 浪子的來訪,看到了你的文章,激出了點想法而已,大家參考參考,互相漏氣求進步也。我只敢寫我知道的事情,你原文裡提到的很多事件,我一字沒寫,因為我根本不知其來龍去脈。

引用你的文章,是希望看到我的文章的人,也能去看看你的文章,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和認識看看類似的題目。是非對錯不是重點,台灣在這件事上,不會因為你我的文章而改變什麼,重點在於網上的意見知識和思想交流,以及互相對思考能力的刺激。這有點像是訓練飛行員時,使用虛擬飛機一樣。


天蠍浪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剛剛去了政治肥皂箱
2007/02/08 23:50
原來閣下很早就加入了,也看到你深刻的評論,我想,我有機會還要在多跟你討教一下。

天蠍浪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1/30 12:54
謝謝指教,或許,我應該再額外多讀點人類學或是中國歷史之類的書籍。 不過就閣下的文章而言,我也看到一些武斷的全稱式用法,在此就不一一點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