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5/04 04:09:01瀏覽10778|回應13|推薦10 | ||||||||||||||||||||||||||||||||||||||||||||||||||||||||||||||||||||||||||||||||||||||||||||||||||||||||||||||||||||||||||||||||||||
台灣一直存在著行政區重劃的問題,自從李登輝的廢省之後,這個問題就更明顯了。有的縣大到三百萬人口,有的只有四十萬不到,明明省已經被廢了,卻還有省轄市的存在,而有的省轄市的人口數、土地面積、工商繁榮竟然不如某些縣轄市。 李登輝被尊稱為台獨新教父(原來是彭明敏),經過他廢省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卻像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不僅不利台灣的整體性發展,恰恰便宜了中共前來接收罷了。 現在在台灣的大部份縣市,做為一個經濟體太小,士農工商,食衣住行育樂缺乏全面發展的條件;但做為一個地方自治體有的又太大,人民不容易參與地方事務,下情難以上達,在某些大縣,地方建設常有鞭長莫及,不能直接適合民眾需要,前些日子發現許多浪費公帑的聞置建設就是最好的例子。 為求台灣在政治經濟和教育文化方面的全面均衡發展,行政區域必須重劃。這個工作,已經拖延了十多年,其中也有不少次的提議,但是次次無疾而終。行政區重劃,工程浩翰,如果不能以理性的思考,冒然行事,那麼很可能製造更大的問題。受氣包僅在此,提出一個已經思考十年的構想方案,敬請大家研究參考: 依台灣目前領土,可將全台劃分為六省三都一特區。六省三都(市),人口各在一百五十萬至三百萬之間。一特區則由金門、馬祖組成。 六省乃是: 三都/市為: 六省各設省長一人,民選產生,任期四年,受民選議會監督,連選得連任一次。每省下設五至十省轄縣或省轄市,各縣市人口在十五萬至三十萬之間,行政首長民選產生,受民選議會監督。 行政區域如此劃分,形同將原有部份縣轄鄉鎮市的位階提高到縣市位階,鄉鎮市政府已無存在之需要和理由。因此這一級政府廢除,確立中央、省(市)、縣(市、區)三級制。 三都/市各設市長一人,民選產生,受民選市議會監督。下各設五至十區,每區人口在十五萬至三十萬之間,區長官派或民選或由區議會議員互推產生,以執行市府委託之行政事項,並接受區議會之監督。 六省三都的設計好處很多,在六省方面,因為人口土地相當,而且有充分的資源全面發展,既可合作,又可比賽,又有能力發展出各地方特色,讓各地方的人產生認同感,願意為地方努力。而行政首長做得好不好,大家都在看,只好努力的幹,不能摸魚,各縣市則人口不致於大太,下情容易上達,建設可以切合實際需要,可以有敦提昇居住的品質,百姓對地方縣市首長比較能有效監督。 至於三都市,因港市合一,可以不必去和六省搶地方稅捐和資源,有能力全力發展成國際商業,文化,娛欒,政治,教育研究等中心。而北中南三處各有一大都會,也可改變目前北重南輕少中間的現象。 在目前的行政區,如前所述,由於做為一個全面的經濟體太小,所成產生的行政首長(包括台北市長在內),往往缺乏全面性的實際行政經驗,很難有全面建設的遠見和國際觀,造成台灣缺乏合適的總統或行政院長人選(你看現在枱面上的人選都是些什麼人物?)變成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因為實在找不出別的人選,什麼阿狗阿貓都是熱門總統人選,此實非台灣之福也。 在地方政治上情形亦然,各省市所轄縣市區數目為五到十個,數字不至過大或過小。縣市區的範圍不致於過大到縣市區長鞭長莫及或民眾難以監督,也不致於小的缺乏資源,令地方首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地方縣市首長,績效較好的,自然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我們還可以預見的是,由於行政劃分的均衡和保持特色,各省市、縣市首長們一方面會產生一種競爭求善的氣氛,一方面會發展地方特色。而各省市、縣市民眾也比較容易產生和他省縣互相比較,為地方努力,向上發展的成就感。 上述行政區重劃方法只是打一個好的基礎,政治是要人去經營的,下一步受氣包將提出受氣包認為較理想的政府組織和選舉辦法。 =====圖文製作與寫作:受氣包====== 台灣各縣市2006年3月人口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 三都(合併鄰近地區和主要港口,港市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