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盡力而為,向自己挑戰
2006/04/06 01:55:36瀏覽1616|回應1|推薦18

記得我高中時跑過接力比賽,在我接棒的時候出了問題,我們班原本領先,因此變成第二名。

每二百公尺一棒,因此四百公尺跑道,有兩個接棒點。在我停下的地方的同學都在駡那個交棒給我的,但在那位被駡的同學停下來的那一邊的人,卻都在駡我。

那些駡我們的同學,雖然有一部份是參加者,但還有一大部份根本不是選手,我們在那裏練習的時候,他們根本沒事做。

其實大家都盡力了,即使是職業選手,也會失誤,你看奧運比賽幾乎每次都發生,更何況我們根本很少練習。失誤心裏已經很難過了,應該要安慰才對。

我想這是台灣的一種文化現象:有功沒賞,打破要賠。那些被選出來做事的人,如論是自願的還是義務,要做到累死,如果少做一件,就好像犯了大錯一樣,但是一開始就選擇不做事的就沒責任了。

其實要求卓越沒有錯,錯在條件太苛,鼔勵卻太少。對於已經努力的人,我們應該不要吝於給予掌聲。

不過我「偶而」也會看到一種不太好的現象,那就是好像大家都很能諒解失誤者和鼔勵表現不理想的,反而是失誤者或表現不理想的人,一付好像大家都對不起他的樣子。

有句老話,Do your best and let it be.  中文可以翻成:盡力而為,不患得患失。人生當中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接力賽跑只是其中的小插曲,團體的榮譽,別人的肯定,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向自己挑戰,是否我每次都很認真的做事學習或練習,是否我總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如此,我不必在乎別人對我怎麼說,而我的任何進步,都值得驕傲和慶祝。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bhuang&aid=228916

 回應文章

emma媽咪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6/04/06 19:12
我家小乖是一個極熱愛運動的小孩,正好住家離運動公園不遠,在他幼小的年齡時,我們就偶爾會去跑個幾百公尺,受到旁人的讚美對一個小孩兒的鼓勵有多大呀!於是他愈跑愈起勁兒了。

小學四年級學校運動會,他在班級裡是理所當然的飛毛腿,大隊接力的時候被指定為最後一棒,彷彿是一種肯定和責任,他每天都很開心的接受訓練,滿心期待運動會一顯身手。

運動會當天我要上班,並沒有親眼看見他的比賽,不過那天我回家以後,只覺得他對姊姊找碴不斷,到後來竟然來惹上老娘來。
兩個孩子互相找麻煩原是兵家常事,但是他竟然連最愛討好的媽媽都來得罪...這實在非比尋常,於是我知道事有蹊蹺。
後來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班級的賽跑失了利,大家都來怪他沒有助跑,他滿腹委屈無處發洩。我只將他緊摟在懷裡,他一下子哭出來,好傷心好傷心,哭了好久...

當然那次我好好的安慰了他,原以為沒事了,沒想到竟然「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種觀念已經深植在他的心裡,這次學校又要運動會了,我實在沒想到他竟然在老師指派選手的時候故意放水,希望自己不要被選上...

因為是大隊接力,你沒辦法因為自己一個人多麼的認真就能獲勝。當整個團隊意興闌珊、注定是個敗仗的隊伍,楚身其中有多麼痛苦!
「我喜歡跑步,可以自己去公園跑,何必去被罵?」

所以,我大概是沒辦法開導他去做什麼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