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3 10:46:45瀏覽860|回應1|推薦8 | |
1979年是台灣動盪的一年,那一年的1月1日美國總統卡特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終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儘管那本是意料中事,在台灣仍掀起了怒潮,各媒體的記者忠實地記錄了那一段歷史。 台美外交關係生變始自1970年代初,到了尼克森總統於1972年訪問北京後,加速了這樣的變化。1978年我在舊金山時,已嗅到了那樣的味道;客居主人陳秋楓曾勸我留在美國另謀發展,但我仍決定回到台灣。 當時的新聞局副局長宋楚瑜於1978年12月16日凌晨2 時把蔣經國總統從睡夢中喚醒,報告了卡特總統宣布與台灣斷交的消息後,可以想見蔣經國總內心的憤怒,但他還是忍了下來,策劃如何維持台灣的安定。我清晰記得次日清晨他在電視上呼籲全台灣人民忍辱奮鬥的神情,接下來的新聞報導也都著重在莊敬自強這四個字上。 我們在採訪數百民眾聚集台北圓山美軍俱樂部前燒毀多輛汽車及青年學生到外交部前抗議卡特政府"出賣"台灣那些事件時,其實跟他們一樣憤怒,氣得幾乎忘了自己是記者,有跳下去跟他們一同打砸的衝動,但最終還是謹守了職責,含著眼淚採訪、寫稿。 我個人以為,除了蔣經國的昭示之外,那時的外交部次長錢復與宋楚瑜的沉穩、剛毅表現是安定民心士氣的一股力量,我也相信他們在電視鏡頭前所展示的骨氣,激勵了許多民眾。 那一年年底,政府停止了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緊接著在陽明山中山樓召開了鞏固領導中心與團結自強大會,中央社國內新聞部支援大會新聞組,挑起撰發大會新聞供應各媒體的任務。我曾多次參加陽明山會議的新聞發布工作,有幾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其一是那時有許多老國代和老立委與會,大會期間,每天都有專車接送他們上下山,中午還得送他們去中國飯店等處睡午覺,此外,大會會場的入口處必須掛上了棉簾,擋住陽明山上的寒風,使中山樓內溫暖如春。 儘管如此,好像每次開會時,總有一些老國代或老立委發病,必須緊急送醫,甚至還有人還沒開完會就往生了。有一次,有一位老國代突然倒在會場,一旁的老國代和老立委似乎都很懂得急救要訣,他們紛紛大喊別抬動病人,快召喚醫護人員到場施救。 開會期間,中山樓裡每天供應三餐,早餐有稀飯、饅頭之類,中午和晚上是梅花餐;在老國代和老立委用過早餐的桌上,常留著一圈蛋黃,起先不知怎麼一回事,後來才曉得原來是他們注重養生,吃蛋只吃蛋白。 許多年後,社會上要求老國代和老立委退出國會,每次看到他們抗拒不退時,我都會想起陽明山上的那些情景,也體會到孔子為什麼會講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看到陽明山上的淒風苦雨和那些老人,想到當時國家的處境,就能理解為何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