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2 10:39:33瀏覽958|回應0|推薦13 | |
1977年11月台灣舉辦省議員等五項公職人員選舉,許多菁英投入選舉,開票那天終於爆發了自1957年"劉自然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壢事件",也掀開了台灣民主化的歷史新頁。 那還是中國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但既然是在自由中國的寶島上,就必須以民選方式產生地方公職人員與民意代表,於是在當時"黨外大老"康寧祥、黃信介號召下,許多熱衷民主政治、有抱負的年輕人紛紛投入那場選舉,其中尤以張俊宏競選南投縣省議員、林義雄爭取宜蘭縣省議員及許信良問鼎桃園縣長最受矚目。 到了選舉日那天,各地都有國民黨候選人做票舞弊的傳聞,及至開票時,傳聞更多,在中壢國小投開票所,民眾認為監選主任作弊,要求檢方處理,但檢方遲遲未作適當處理,只把監選主任交由中壢警察分局"保護",因而引起民眾憤怒,萬餘名民眾包圍了警察分局,警方鳴槍示警,不幸打死了一名學生,民眾於是放火燒了警局。 事後外界傳說,當晚蔣經國總統曾以國民黨主席的身分親自坐鎮桃園縣黨部,指示警方慎重處理,以免引發更嚴重的衝突,而事實是他當晚仍在台北的總統府內,透過中央社的直接報告關切事件的發展。 不常在中央社的魏景蒙社長當晚一直坐守社內,我和攝影記者劉偉勳坐採訪車來回於台北和中壢之間,到了縱貫線上的中壢分局前約二百公尺前,已無法前進,只好改為步行前往。我們曾親眼目睹中壢分局在烈焰中被焚毀,子彈在火中炸開,情緒激昂的群眾鼓噪不已,劉偉勳擔心攝影機的閃光會引起他們注意,遭到他們攻擊,只好藏在外套裡,不用閃光拍照。我們每次趕回社裡把現場狀況報告魏社長後,他就撥電話給總統辦公室主任周應龍,由周應龍立刻報告蔣經國。 在記憶中,當晚除了有鎮暴車以瓦斯和噴水驅離民眾之外,並沒有什麼鎮壓行動,到了第二天才有逮捕主要肇事者的情事。國民黨內部也作了檢討,基本上,據瞭解,蔣經國對以作弊方式贏得選舉的文化非常生氣,但黨內那種瞞上欺下的作風行之有年,今人極為無奈。 事實上,在那次選舉中,脫離國民黨參選的許信良、張俊宏分別選上了桃園縣長和南投省議員,其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所謂"黨外"人士中,有相當多的青年當選了公職或民意代表,他們逐漸形成了非正式的問政團體或"政團",以各種方式打破政治上原有的一些禁忌,要求更民主與自由,更重視人權,但也就在那同時,黨外出現了"群眾路線"與"議會路線"的分歧與爭論。其實從早期黨外人士到現今民主進步黨內部,對於究竟是在街頭作暴力邊缘的抗爭有效,抑或在體制內從事辯論有效,到如今都未獲定論。 許信良和張俊宏都是國民黨以中山獎學金培養的青年才俊,他們走上脫黨競爭的路子讓國民黨內部引起了許多討論,尤其許信良是當時黨祕書長李煥一手提拔的青年,他也曾在中央社做過編譯。 從那一年起,他們的呼聲逐漸在一些媒體,特別是平面印刷媒體上獲得回應,不過那些回應也泰半是藉著如監察委員陶百川等民間公正人士和開明派學者的口中傳達出來;同時在這些人士的穿梭協調下,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衝突,平抑了社會動蕩不安的因素,那些幾乎都是當時每天的重要新聞。 中央社當時雖然還是黨營媒體之一,但作為中央社記者的好處就是只須依據事實作詳實報導,不必譏彈時事或評論人物,立場顯得比較中立。這當然應歸功於蕭同茲、曾虛白、馬星野等先賢,他們始終堅持中央社作為國際通訊社應遵守的不黨不私、公正開明的立場,在他們的庇護下,中央社記者一直都能把腰幹挺得很直。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