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8/26 13:51:21瀏覽344|回應1|推薦1 | |
紐西蘭見聞 久聞紐西蘭地廣人稀,美景如畫,遍地牛羊,充滿了大自然風光,心向往之。本(八十九)年八月間,與老妻乘紐航班機,飛行十一小時,到達該國北島奧克蘭,下機後見小女也候機多時,將行李裝車後,我即迫下及待欲自行駕車,一試身手,為小女含笑婉拒;紐國的習慣是靠左行走,汽車方向盤是裝在右邊的,如果沒有練習,短時間是難以適應的,開言只有快快作罷。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的西南方,也是玻璃尼西亞三角中其中的一環,距澳洲約 紐西蘭是個由太平洋板塊及印澳板塊相撞而成的島嶼,而這板塊運動,也造就了南阿爾卑斯山脈及無數個火山,僅該國最大的商業重鎮—奧克蘭市就擁有六十座以上的火山,所幸大部分已變成死火山了。 約在紀元一千年前,毛利人的傳奇人物庫貝(譯音)率領族人到達紐西蘭,他們看到了南阿爾卑斯山脈山上的積雪,有感而發,即將該地命名為"袅白雲"(譯音),此後毛利人一直在此安定的環境中生活,並開始了農耕漁獵,而社會階級層的區別也越來越明顯,直到一六四二年歐洲人亞伯塔斯曼發現了紐西蘭,並繪製了地圖,從此紐西蘭才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一七六九年庫克船長駕著"努力號"來到了紐西蘭,開始與毛利人接觸,不料歐洲人的到來,卻帶給毛利人諸多的衝擊,使毛利人學會了酗酒、抽煙,更帶來了各種疾病,天花便是其中之一,使原本沒有抗體的毛利人死亡慘重,而歐洲人仗恃科技的優勢,打壓毛利人,姦淫擄掠,無所不為。在一八四○年歐洲人與毛利人簽訂了"威當義條約"規定毛利人應接受英國的統治,成為大英帝國的子民,也因此發生了二三十年的毛利人和英國人的土地戰爭,造成毛利人一萬多名的死亡與廣大土地的損失,使毛利人變成弱勢中的弱勢。 一九七五年紐西蘭政府,成立了"威當義裁判所",並於一九八五年決定:毛利人在一八四○年以後,所遭受英國人的一些不平等行為,經控訴成立後,可獲得國家賠償,因此在近年來毛利人及島民(南太平洋群島的人),均享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參觀歷史文化村 歷史文化村是早期奧克蘭殖民時期歐洲移民的歷史文化和建築物,從一八四七年英國軍隊到達時所住的帳蓬、茅草屋、軍人宿舍、教堂、郵局、旅館、學校、馬車、鐵匠鋪、木船、磨坊、水幫浦等,雖然這一切都是複製品,但是維妙維肖,儼如舊景重現,而一切家俱陳設,食品用品都和當年一模一樣,令人覺得仿佛回到了從前。 奧克蘭博物館 該館聳立於奧克蘭郊外,是一座哥德式樣渾實的建築,空廣的室外停車場,可停放千輛汽車,館內一樓是展示毛利人和玻裏尼西亞的民族歷史文物和工藝品。二樓是展示紐西蘭産的動物與植物。三樓是展示與戰爭相關的遺物。各種武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日本作戰,幾個重要戰役中的片斷,以及英、日當年戰鬥機的實體機種,但是最令人驚奇的則是當年毛利人戰鬥用可容納一百人的獨木舟戰艦,充分表現了毛利人的智慧。 登一樹山 名雖為山,但實際標高僅有一八三公尺,原是一座死火山噴口的遺蹟,此山也是奧克蘭的象徵,山上有一棵樹齡已有數百年的老樹,樹旁有一座高塔,是由奧克蘭市創始人羅根坎貝裏為表示對原住民毛利人的敬意而興建的,由於周圍沒有其他建物,所以是名符其實的一樹山。 遊天文台 位在一樹山頂附近有一座天文台,可以觀察南半球的星空,每周定時開放,並有專人為遊客解說南十字星,及南半球特有星空。 漫步康沃爾公園 由一樹山的山腰,延伸至山麓一帶,一片綠意盎然的大地,就是康沃爾公園,園中有放牧的牛羊,充滿了牧野風情,並設有烤肉架供遊客使用,此外園內還有坎貝爾氏舊宅,供遊人瀏覽。 (待續)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