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5 15:57:12瀏覽413|回應0|推薦1 | |
湮滅了的農村湮沒了的老家 四周綠樹環繞,炮樓高聳入雲,槽油坊煙囪矗立,層層院落深深,牛馬車穿梭其間,人人有槍彈防身,這就是老家城頭鎮東大坊。屬贛榆縣第八區管轄,東至黃海,西至臨沂,南至海州,北至莒縣,距離各約五十華裏,為本縣之中心地帶,黃土平原,地質肥沃,旱澇均勻,適種各種五穀,村西有條河,由西北山區直通而下,河水終年不斷,為食用灌溉之主要水源,沿河兩岸遍栽榆柳,綠蔭夾道,為本村生色不少,村西村北有大片竹林,長年翠綠景色幽靜,村東有座大松林,佔地六畝,乃我父兄之私人墓園,村之四周都是菜園及曬穀場,家戶牛馬成群,皮鳴彼嘶,犬吠雞啼,鵝鴨漫步,村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吹煙處處,寧靜祥和,村中有大小圩子四個,炮樓十餘座,全村有水井兩口,村東有水泉一處,形似龍頭,泉一分為二,中間凸出一丘,狀似龍鼻,左右各一圓形水坑,酷似龍眼,泉水甘冽可口,從不乾渴,識者謂此地風水絕佳,可保村民平安,因居民以王姓較多,外人又稱此村為"王家東大坊。" 村之東南角,有土地廟一座,廟瓦十三行,比一般土地廟為大,提起東大坊或許有人不知,但如提起十三攏(土音)土地廟則無人不曉。而最奇特者,一般土地公廟僅供奉土地一人,而本村土地廟除土地公外尚有土地婆二人,據傳說:鄰村土地公與我村土地公對睹,以土地婆為睹注,結果對方輸了,這就是兩位土地婆的由來,而鄰村土地廟內確無土地婆,方證明傳說不虛。同時鄰村村民也不諱言此事,現在土地廟早在中共破四舊時,遭受池魚之殃,被掃地除門片瓦無存了。 本村設有完全小學一所,(即設有高級班)校址即設在筆者家中,學生除本村子弟外,其他均來自鄰村,全村人口雖僅千餘人之蕞爾小村,但受教育人口卻比例頗高,據民國三十五年之統計,約有二百餘人,佔總人口五分之一,其中中學及師範畢業者有二十餘人,這在當時之社會裏,也頗足引以為傲了。 由於層次之不同,當地人之穿著也有些許差異:家庭環境較好或讀書之人,春秋是夾襖夾褲,外罩大褂,夏天是白竹布褂褲,如出外作客,則改穿紡綢質料,外罩杭紡大褂,頭戴草禮帽,足登單皮底鞋,外加紙扇一把,或騎馬或騎自行車,就算是很正式、很瀟灑的了,冬天是棉襖棉褲,或長棉袍外罩大褂,如果用綢緞作面,襖裏子則用駝絨或子羔皮,而呢禮帽、毛圍巾也是不可缺的,令人看來不失斯文之相,而從事農工的人,則一律粗布褲褂,夏天穿草鞋,頭戴鬥笠,冬天穿過膝短棉袍,不扣鋥子,以布帶束腰,走路或幹活,將下擺拉起掖在腰帶上,腰帶插上根旱煙袋,頭戴火車頭絨帽,有點像關外紅鬍子的打扮,頗有一種強悍粗曠之相。 當地盛産五穀雜糧,種類甚多,諸如:稻子即有旱稻水稻之分,糯米也有許多種,尤其有一種米煮出的飯是粉紅色的,香味撲鼻,此米在他處少見。麥子也有白麥紅麥之分,大麥與小麥類似,但用途不同,食法各異。高梁有紅白兩種,另外還有黏米高梁,穀子(去殼即小米)之外尚有黍子,(支殼後即稱黃米)有黏性,有黃、白、赤、黑四種。稷子是白色的,類似黃米,但無黏性。槮子是餵牲口的主要飼料之一,黃豆之外還有大豆、黑豆也是作飼料之用,至於雜糧方面,尚有蕎麥、玉米、落花生、綠豆、菀豆、紅豆、薑豆、芝麻、地瓜等樣樣俱全,所以村民在食的方面,可說應有盡有:不過由於村民生活儉樸,日常飲食也很簡單,平時一天三餐,都是以煎餅為主食,煎餅分為白麵煎餅、小麥煎餅、高粱煎餅、雜糧煎餅四種,最差的是槮子地瓜煎餅。早晚有糊嘟稀飯,並以烤魚子、鹹魚、鹹蛋、蝦皮子、蝦醬、蘿蔔乾、芝麻鹽、豆腐、豆芽菜等佐餐,即使逢年過節,平時宴客,也不過弄個五海碗、八大碗,外加八至十二碟小菜,大米乾飯而已,至於全翅海參鮑魚席,只有富戶人家宴客才有此排場。其他包子、饅頭、鍋貼、水餃、燒餅油條、饊子朝牌、鍋盔餅、吊爐餅等大眾化速食品則並非主食,茶點方面:以交切、寸金(這兩種冬天才有,夏天易溶)閣果(以木盒內裝數種不同樣點心)馬蹄酥、枕頭酥、栗子酥、綠豆糕、雞蛋糕、千層糕等較為高級,桃酥、金錢餅、餅乾、紅白糖果子、山楂糕等最是普通。 海産食品,以對蝦、螃蟹、鱗刀魚、勒魚、槽魚、梭魚、黃魚、鯉魚、鯽魚、黑魚(俗稱孝魚)、鱸魚、比目魚、黃濟魚等最為普遍,鯰魚則是不上桌的下等魚。至於燕窩、海參、鮑魚、幹貝、魚翅、紫鳥等只有在高級宴席才有。 居住方面:一般人家,不論是住四合院、三合院、或者僅有堂屋三間及廚房,都是築有院牆及大門的,房屋牆壁的材料大體上分為四種:一種是用濕黃土,一層一層用龍生九子夯成的。一種是用黃土滲麥糠混合以板模做成土坯,(長約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