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帝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從不給人們建議
2007/04/17 04:20:48瀏覽629|回應4|推薦48
      上帝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從不給人們建議,不管有多少人向上帝禱告,
      
      希望得到上帝的啟示,但上帝卻從來沒有回答,讓禱告祈求上帝建言
      的人,自己找出答案,但人卻常常想扮演上帝的角色,給人們建議。

      建議有二種,一種是公領域的探討,另一種私領域的探討,而公領域
      的探討,基本上談的是別人的事情,牽涉到公眾利益、政策的方針及
      意識形態的認知,有不同的著眼點,這方面我覺得倒無可厚非,畢竟
      集思廣益,才能尋求比較妥善的方式來處理公領域的事務。但私領域
      的探討,我認為還是少建議為妙,原因是這牽涉到個人感受的問題,
      如同揭開別人的傷疤,讓被建議的人,受到二度的傷害。

      例如家暴婦女、情感受創、事業失敗、家庭破碎等等…不一而足,
      而網友僅憑網誌的文章,就要跟網友建議,不僅是於事無補,
      反而會讓被建議者,感覺不愉快,甚至受到二度傷害。

      婚姻發生問題的夫妻,都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進行長期的輔導
      與諮詢,還不見得能夠化解夫妻之間的磨擦及問題,僅憑網誌上的
      隻字留言,就要讓被建議者,得到幫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的建議可以讓被建議者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如果以公領域來說,我認同這個觀念,但私領域我就不贊同,原因是
      最後承擔後果的人,是當事者,而不是建議者。

      舉例:如果妻子在電視上談論,老公常常毆打及辱罵她,並秀出被
      毆打的傷痕,一般人看到妻子的談論,都會義憤不平,並鼓勵妻子
      離婚,脫離家暴的陰影,但實際狀況,可能夫妻之間只是發生小爭吵,
      問題沒這麼嚴重,但旁人卻不斷的給予建議,反而會讓夫妻雙方形成
      極大的困擾。影星王靜瑩與老公陳威陶不就是如此嗎?

      建議者往往忽略最後承擔後果的人,永遠是當事者,有時過多的建議
      對當事者於事無補,甚至造成傷害,這必需要由專業人士,與當事者
      作深入的溝通,了解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這就是我
      一再強調的:「上帝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從不給予建議,但人卻常常
      想扮演上帝的角色,給人建議」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ankochin&aid=90011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不是上帝,所以我建議
2007/04/21 00:42
我本來就是人,所以我應該依不同的人給適當的建議或是不該給建議。而不是因為為了要偉大而不給建議!

況且我們根本無法改變任何人,我們以為他們的被我們所改變是假象的,因為如果他們如果不願意改變,根本不可能轉變!我們的建議只是讓他們知道更多的不一樣的看法而已,選擇權還是在他們手中。所以叫做建議而不是答案。

段譽這篇文章或我這段文字不也是建議的一種嗎?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段大哥說的好
2007/04/17 22:40

在網誌上,

這方面尤其要注意。


段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尺寸的拿捏
2007/04/17 18:52

tracy’s shoes:重點還是在尺度的拿捏,我相信建議的人出發點是好意

但如果引起被建議者的不快,並因此反唇相譏,反而弄得彼此都不愉快

可以提出另一種可能,但也必需要有心裡準備。



tracy's sho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不是上帝
2007/04/17 10:52
人有感情也有同理心........所以看到一些事不得不發聲.........尤其那些事發生在和自己有關或是自己關心的人身上...........人無法像上帝那樣超然............始終沉默..........上帝用祂的方式...........人用人的方式去"建議"..........我不會說那是建議.........而是提出另一種可能性...........讓當事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