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傳統上的文盲VS功能性文盲
2017/06/18 00:05:51瀏覽258|回應0|推薦0

傳統上的文盲VS功能性文盲

網路上的定義:不能讀書識字的人,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盲。不能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稱之為功能性文盲。為什麼有些年輕人瞧不起中老年人,原因在於在他們的眼裡,不會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交流及管理的中老年人,和文盲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年輕人和不懂電腦的中老年人,談論某個新聞事件或常識。不會使用電腦的人,要依靠腦中的記憶去回想,而且,就算是想起來,答案不見得正確。但年輕人只要上網搜尋,用關鍵字尋找,就能夠找出許多的答案。無形中,會讓擅長使用電腦的年輕人,有一個錯覺,認為自己比上一代的人還要優秀。這是極大的認知錯誤。

資訊取得容易,只是因為有科技工具的協助。但做決斷的還是人,而不是機器

資訊取得容易,只是因為有科技工具的協助。但做決斷的還是人,而不是機器。AlphaGo人工智慧程式在圍棋的領域戰勝人類,是因為人工智慧蒐集了所有圍棋的棋譜,透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不斷的學習及自我對奕,把人類能夠想到或未曾想到的對奕模式,全部輸入到AI人工智慧程式,所以才能夠戰勝人類。但現實社會卻不是如此,有太多不可知的變數產生,每一個變數所產生的結果也不同。所以人工智慧無法主導人類,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而是只能夠針對可控制的範圍內,人工智慧才能夠發揮最大的功效。例如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的醫療儀器檢測人類的基因及細胞突變,及早防範。也可以透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瞭解顧客的商業購買行為及習性。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可以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但人工智慧沒有思考及情感能力,只是冷冰冰的機器透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所做出來的分析。

這個世上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有較為正確的論點

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人類的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乾脆由人工智慧來管理全世界的人類,這個世界不就變得更加的美好?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工具畢竟只是工具,下決定的還是人類。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任何事情都用網路搜尋找出答案。如果看到一篇立論精闢、邏輯嚴謹的文章,就會認為這是正確的答案。但問題在於看法不同、角度不同,所提出的論點就會截然不同。這個世上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有較為正確的論點。所以,當你的看法與觀點,都是從網路搜尋所得出的看法與觀點,代表你是沒有獨立思考的人,所以才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及文字,表達你的看法與觀點。

事情的演變,會讓人越來越看清楚問題的真相,不會被外在的表相所蒙蔽

寫文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但不代表我認為我的觀點就是正確無誤的觀點。但至少代表我對我所闡述的論點,比一般人還要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我才能夠用我的文字表達我的看法。如果你無法用自己的文字及語言表達看法,就代表你其實不理解,所以才不得不借用別人的故事、例子或文字語句來表達自己的看法,當你是用連結網址的方式表達看法。代表你只是認同別人的觀點,事實上,你卻沒有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在網路發文,只要瀏覽量高,有一定的影響力,就會有人贊成或反對你的看法與觀點。而且言之成理。但如果由後人來看前人的作法,就會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因為事情的演變,會讓人越來越看清楚問題的真相,不會被外在的表相所蒙蔽。

大量閱讀及持續寫文是提升獨立思考及逆向思惟能力最好的方式

大量閱讀及持續寫文是提升獨立思考及逆向思惟能力最好的方式。閱讀是增進腦中的資料庫,如果腦中儲存的資料庫不夠多,就無法旁徵博引、舉一反三的闡述自己的論點。而寫文是組織腦中的資料庫,不致於太過雜亂。就如同"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布袋戲的老和尚,會太多招式,但與人對打時,卻時常想不起要用那一招式克敵致勝。而這是形容讀書太多,卻無法靈活運用的人是書呆子的原因。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信念、觀念、價值觀體系,就必需透過大量書寫的方式,才能夠逐漸形成。寫得越多,對事物的瞭解也就越清楚。

網路輿論是掌控在年輕人,但不代表網路輿論就代表所有人的看法

網路輿論是掌控在年輕人,但不代表網路輿論就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只是年輕人看法與觀點。如果年輕人只會熟練操作運用電腦及搜尋功能,但卻沒有培養獨立思考及逆向思惟的能力。你就會很明顯的感受到這些年輕人,看問題不夠深入、觀念淺薄。雖然很會打字,但沒有什麼內涵。我的優勢在於打字速度很快,熟練操作及使用電腦及搜尋。但我能夠文字產出。能夠很輕易的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所以,我才能夠批判年輕人,如果沒有培養獨立思考及逆向思惟的能力,只是擅長電腦操作及網路搜尋工具,只是網路的資訊搬運工,而不是資訊的生產者。所以會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就如同傳統社會,只是會識字寫文。但對事物的看法及理解,還是相當的淺薄。惟有不斷的學習、提升自我,培養獨立思考及逆向思惟的能力,才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存。面對未來,迎接挑戰。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ankochin&aid=10472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