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關敬禮:偷偷跟學生敬禮
2012/09/15 22:52:56瀏覽344|回應0|推薦9

<上課前,跟老師敬個禮吧!>我總跟同學這樣說。

其實也不是跟老師敬個禮,是跟整個講台,以及連結講台上去的整個空間敬個禮。

這個禮是一個禮敬。
禮敬等一下,透過台上,此刻,暫時,扮演師者的人傳授出來的知識。

那知識亙古穿今,即便不是淵源甚深的文史類,自然科也有他的源頭脈落。

<不得輕知識來源處。>我總是這樣有點文謅謅噁心巴拉的跟孩子說。

<你還小,可能不知道....>
現在坐在下面聽聞的你,可能覺得這些那些知識有什麼大不了;
可能也無法起感恩,覺察這樣隨意論著各種知識與思想,是要多少人鋪路才得自由;
可能一輩子也不覺得,這樣繳點錢來聽課,需要多大的敬重才對得住知識?

但你總知道!有人還在外遊蕩啊不想讀書!
有人想讀書而因緣未俱足!
有人來讀書,因緣也俱足,但一生卻已到終場......

今年我們文華新入學孩子,不就一個同學,才考上,不就因為事故而過世了!

選擇讀書不容易啊!
有機會讀書不容易啊!
有機會讀書,還有因緣得一些老師教導,不容易啊!

好好敬個禮!我跟孩子說。

只是這幾年,孩子都跟我說,老師說不要敬禮。
<太拘束><不必不必>老師說。
說下課也不要敬禮。說你們好好聽課,就是對我最大的敬禮了,不要敬什麼禮。

這樣講也有理!

但我總想到海寧格家族排列系統裡提到的理論:
一個家庭或團體,即使過世的人都該有一個位置。
當有人沒有位置,或在那個位置卻不做那個位置該做的事時,整個系統便會失序。

最常見的是,本該父親的責任,因為失責,身為長子或長女的,便在家庭中不自覺的扮演起父親的腳色。但因為究竟不是父親,於是有些糾結扭曲便要產生。

像論語說的<父不父,子不子>嗎?

那麼,當一個學生需要表達對知識的禮敬時,我們當老師的要不要受這個禮?
我選擇收下它!
不是收給自己,而是在回禮時,一並禮敬曾經引領我們的師長。
於是這個禮便像是代收了。

我通常還多敬一個禮。

以前有敏感的孩子問過我,<幹嘛鞠躬兩次?>懷疑

我跟孩子說^^我跳針不行喔!哩
還開玩笑說:怪喔!你住海邊喔?管那麼廣?哩

我沒跟孩子說......

也許是不好意思說.......

我敬的是你們,未來的你們......

可能在各行各業成為師者的你們.........

我偷偷敬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tjulia123&aid=6859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