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訪木下靜涯故居」
2024/05/07 17:11:36瀏覽945|回應0|推薦16

「走訪木下靜涯故居」

上上星期和友人閒逛淡水,倆人都是淡水人,走膩了遊人如織的河岸步道,我們尋幽地從老街末端轉進一段曲折階梯,走訪旅遊景點名單外的「木下靜涯故居」。

故居一樓為展廳,介紹建築的架構石材、木下靜涯的生平經歷與繪畫風格;二樓展出木下靜涯的生活寫照和復刻他在小倉畫室的相片。

佇立在二樓簷廊往外尋望,雖然眼前視線被林立建築遮蔽阻隔,只約略見觀音山、淡水河一角,但在紅磚木造建築、日式庭園、草木扶疏的詩意與寧靜氛圍渲染下,當初觸動木下靜涯且被留在「一河兩岸」構圖形式下的:遠景,為淡墨暈染的觀音山;中景,戎克船航行的淡水河;近景,的蓊鬱相思樹林,至今日依然打動旅人的心。

日治時期居住在台灣的日籍畫家,大家常聽到的是鄉原古統、鹽月桃甫、石川欽一郎等人,而同樣對台灣畫壇影響深遠的木下靜涯卻鮮為人知,原因或許是,鄉原等人既是畫家也是老師,都曾在台灣高等學校擔任美術教師,許多優秀且著名的台灣畫家,都是其門下學生,因此也讓他們的知名度廣為人知。

木下靜涯本名木下源重郎(1887-1988),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少年時期接受南畫家田中亭山指導,1903年師從中倉玉翠、1904年師事「圓山四條派」畫家村瀨玉田、1909年師從竹內栖鳳,並加入的「竹丈會」,多方學習下,他的畫風兼具寫意與寫生,尤其擅長山水風景畫與花鳥畫。

木下靜涯定居台灣的原因十分戲劇化,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日本畫壇十分流行到中國學習傳統技法,或到印度吸取新的畫風技巧,1918年,他與3位朋友計畫前往印度參觀阿姜塔石窟壁畫,途中順道來台訪友和寫生,旅台時其中一位朋友感染風寒,他為照顧生病的朋友而留在台灣,後因旅費耗盡,只好以職業畫家為生。木下在台灣初期經常四處寫生,足跡遍及台北、基隆、新竹、台南等地,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他遂決定把妻兒接來台灣。

家人來台灣後,木下靜涯向谷五一郎承租位在淡水山丘上的一棟三層厝(淡水街三層厝26番地),此後就一直住在淡水,並為自己取名靜涯沿用一生,他也把三層厝命名為「世外莊」。當時三層厝的左邊是馬偕第一位弟子嚴清華所建的白樓(建於1875年,1992年拆除)、右邊是船商李貽和興建的紅樓(建於1899年,現為古蹟並經營餐廳活化之),三層厝據說也是嚴清華所蓋,只是後來輾轉易手。

從「世外莊」可以眺望到觀音山、淡水河和鳥瞰整個淡水街景,有山有水的秀麗景象成了木下的繆斯,他以淡水、觀音山為題材創作出許多作品,而當時許多畫家亦以「世外莊」做為書畫會所。據說,木下生性浪漫,喜好喝酒、打獵、釣魚和圍棋,把日子過得閒適愜意,他在1925年出版的《在台の信州人》裡寫下:「淡水真是個好地方,天氣好時可以去海水浴場(沙崙海水浴場)戲水,附近的「淡水富士」(觀音山)與大屯山也只要一天就可以走完,這裡甚至還可以釣魚跟泛舟。」可見其對淡水的喜愛。

這棟磚造洋樓的三層厝和淡水大部分的日式建築不同,它蓋於19世紀末,自清朝時期便存在,為現存少數台洋混合建築。它的設計屬於二層洋式樓房,一樓的牆面是由唭哩岸岩砌成的石條牆,二樓使用扁平的尺二磚做斗子砌牆以減輕建築重量,另外,為降低雨水潑濺,二樓簷廊設有雨庇,雨庇這個特色是淡水風景畫中用來辨識這座建築的重要標誌。

木下靜涯在台灣住了28年,直到日本戰敗被遣返日本,1946年他離開時,將手中的畫稿留給私淑弟子蔡永幫忙保管,但這一離開,就再也沒回來過。木下靜涯返回日本後住在北九州市小倉北區,因戰後日本國內對遣返者的歧視排斥,又長期在台與日本畫壇關係淡薄,致生活困頓,遂以繪畫教學維生。返日後,因對淡水念念不忘,他和其它曾定居淡水的日本人(約一千多人)一起成立了淡水會,每年定期舉辦,淡水會一辦就是67年。晚年建置新宅,因居所風景前有山巒小丘、溪谷竹林,後是曲徑坡道,宛若淡水,於是他再次將居所命名為「世外莊」,紀念他在淡水的日子,1988年,他寫下「好日,好日又好日」的徘句後便離世,享年102歲。

而當年幫忙保管作品的學生蔡永過世後,蔡永的後人在他們父親的畫室裡發現多達六百多幅木下靜涯的畫作,木下靜涯才為世人所知,他在淡水的「世外莊」也終於得以重現,2010年以《木下靜涯故居》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2021年完成修復工作。

木下静涯是日本東洋畫派畫家,他認為台灣一直以來承襲了中國文人畫,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繪畫,因此在台灣期間致力於傳統文人畫的革新,鼓勵台灣畫家擺脫水墨侷囿,汲取符合時代潮流的美術新知,更要以台灣的風土民情為題材,發展出屬於台灣在地特有的藝術,而他的想法,也的確影響了當時台灣美術的發展,更啟蒙了諸如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等年輕畫家。

後來為了提升台灣美術的水準與地位,當時的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鹽月桃甫、木下靜涯等畫家和一些美術愛好者,便構想仿照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的模式籌辦台灣美術展覽會,後來這個想法獲得官方支持,由總督府文教局主事,以官民合辦的方式辦理。1927年,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開辦,他也自1927年起擔任「台展」和「府展」(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之簡稱)東洋畫部的評審委員,直到戰爭爆發停辦為止。而開辦10回的「台展」(1927-1936年)以及6回的「府展」(1938-1943年),不但孕育了台灣第一代的西洋畫家和膠彩畫家,也開啟台灣青年藝術家至日本、歐洲、中國接受專業美術訓練之風氣,台灣美術進入前所未有的蓬勃氣象。

除了參與官辦美展,木下也與畫友共同創辦了台灣日本化協會、栴檀社等畫會,並常常被邀請擔任其它畫會的講師,進行示範與與指導,對台灣美術界的影響深遠。同時他也積極參與淡水地方建設與發展,曾擔任淡水街4-7屆協議會會員,對淡水地方事務不遺餘力。

順帶一提,第一屆台展由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和木下靜涯等四名日籍畫家為審查委員,評選結果揭曉後,東洋畫部原先看好且頗負盛名的名家,如蔡雪溪、呂鐵州等幾乎全軍覆沒,取而代之的是三位籍籍無名,年僅二十的台籍青年:陳進、林玉山與郭雪湖入選,聲名大噪的他們後來被稱為「台展三少年」。這結果引起當時台灣文化界相當大的震撼,畫壇許多藝術家也認為這個結果不公,不過當時台灣總督上山滿之進在首屆台展的開幕致詞說:「於是美術展新成,可為本島文化興隆取資之助。顧本島有天候地理一種特色,美術為環境之反應,亦自存特色固不得言……」,可知「寫生」與「地方色彩」是日治後期台灣美術的大方向。而「地方色彩」後來被質疑是殖民統治之下的一種教化、同化策略,這點探討起來會很複雜,但其中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些日籍畫家的推展下,台灣繪畫才得以從傳統的臨摹方式,進展到寫生寫實的創作觀念。另外,台灣雖然在荷西時期(1624-1662)已經出現西洋畫,不過就目前所知,那些畫家都是洋人,所以可以說,西洋畫是從日治時期才正式引進台灣。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ou921215&aid=18058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