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07 22:12:11瀏覽794|回應0|推薦7 | |
上星期六與「秋天有約」的地方原定去天母磺溪的源頭–翠峰瀑布,但一早我和小花君都覺得有「秋乏症候群」的疲憊感,對走古道有點意興闌珊,遂打算窩在家裡,不過或許最近秋上樹梢葉太美,常以仰視的角度取景,仰望的斑斕躍動畫面常讓我聯想到李梅樹的作品〈秋到樹梢〉(1981繪),於是提議「人與人的連結」,參觀「李梅樹紀念館」,小花君附議後,我們就敲訂三峽半日遊,以紀念館為主,順遊「三峽清水祖師廟」和「三峽老街」。
「李梅樹紀念館」是一間小而美的私人博物館,正在展覽的主題是「人與人的連結」,展出作品是李梅樹擅長的人物畫、裸女系列,以及借展旅日畫家吳天華的六件油畫作品。實際參觀後,發現館內空間雖然不大,但作品圍繞著「風、土、民、情」,筆觸流露真情、構圖嚴謹,非常引人入勝。有意思的是,館內的工作人員都是從畫中走出來的模特兒,包括李梅樹的兒孫、子媳,這點真的很有意義。「人與人的連結」的畫作依創作年代陳列,觀看時,用縮時攝影的眼光看早、中、晚期作品,就很明顯看出他一生畫風的演變,但不管是外光派時期、台灣本土時期、回歸自然時期,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是,他對家人的愛、對這塊土地的情感。
離開「李梅樹紀念館」後,會先經過「長福橋」才到「三峽清水祖師廟」。護欄雕刻著138隻石獅的長福橋(1992年完成)也很有意思,橋上不開放汽機車進入,僅供行人通行,但其實長福橋最初的規劃是為了疏通車流量,因此原先汽車是可以開上長福橋的,不過橋的盡頭是清水祖師廟,廟方考量這樣的設計在風水上有如射穿祖師廟之形勢,幾經周旋,不得以將長福橋“斷頭”,改為人行橋、景觀橋。
另外,橋上設有四座復古涼亭,這點也是少見,原來涼亭有配合廟宇美化環境的意義,還有讓遊客立於橋間,一覽三峽溪、鳶山、八安大橋、三峽拱橋等美景的立意。鳶山、三峽溪的秀麗景致,讓李梅樹畫下《土城沛波村》,也讓清代文人林占梅留下《三角湧山庄晚眺》: 戌樓絡繹似連營,入谷樵歌邪許聲。 澗水倒懸林杪下,山雲斜掠市檐行。 巖顛落水秋空瘦,溪上層巒夕照明。 獨踞湖床空翠裡,雙峰如揖更生情。
三峽舊名為「三角湧」,名稱由來是因其位於處大嵙崁溪(大漢溪)、三峽溪(三角湧溪) 及橫溪三河匯流之處。湧,是閩南語「起浪」的意思,一直到了1920年日據時代,提倡地名簡化才改為「三峽」。
橋是我們解讀文化與歷史的最佳對象,聯外橋樑足以見證三峽百年歷史的變遷。站在長福橋上,會看見出現在李梅樹畫中,使用了「Art Deco」建築風格的三拱門拱橋,「三峽拱橋」(亦稱虹橋)是一座RC造三拱式橋梁,全長93.3公尺,竣工於1933年,為日本杉村莊一設計監工,是全台唯一的拱型公路橋。如今站在橋上看三峽溪,溪水清淺,很難想像在清朝時代,淡水河的船隻可以從滬尾(淡水港)經由三角湧(三峽)到大姑崁(大溪),也難以想像三峽溪有渡船與卸貨碼頭(宰樞廟前、祖師廟前、八張土地公廟旁),更難想像三峽擁有五、六十艘『紅頭船』人舟喧嚷的繁華景象。原來1925年桃園大圳竣工通水後,在上游將溪水引走,導致三峽溪水量急減幾近枯竭,此後水運漸衰,1933年三峽拱橋完工,也間接宣告了三峽交通動脈由水路轉為陸路,而失去交通重要地位後,三峽漸漸沉寂成為一般小鎮。不過近年來因為重劃區的開發,三峽河與拱橋周圍高樓林立,過往淳樸景象僅能透過李梅樹的作品來緬懷。
站在長福橋上還可以望見「八安大橋」,這座橋於2007年通車,連接了八張里與安溪里,故名。八安大橋是一座「纜索型」特殊結構的橋梁,橋梁外觀是以青藍色的鋼骨結構所構成,橋下規劃有親水步道,兼具休閒與觀光功能。
走下長福橋,我一眼瞄到「森木坊古早冰」,直覺好吃,就信步轉進巷內呷涼,疫情關係,限制內用人數,所以等了一會兒。
我們點的是綜合米苔目冰/50元,除米苔目外,還有粉圓、綠豆、仙草凍、紅豆、粉粿,古早冰配料多樣好吃~後來聽到老闆和客人交談,原來老闆是打火英雄,只有夏季的周末假日營業,今年最後營業的日子是10/10,再開張就是明年5月時候了。
秋老虎還是需要吃冰才能消暑氣去心火啊!心清涼了更適合到祖師廟裡參觀。「清水祖師廟」是三峽、樹林、鶯歌、大溪等地的信仰中心,創寺於清朝乾隆34年(1769年),原名「長福巖」,裡面供奉的是清水祖師爺。祖師廟歷經三次修建:道光13年(1833年)毀於地震第一次重建;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遭日軍焚毀,4年後在地方士紳的籌畫下進行第二次重建,改為單簷燕尾式三川中殿的合院兩進式廟宇;二戰結束後,祖師廟歸為國有,當時李梅樹為三峽街的代理街長,1947年地方父老推舉他為三峽祖師廟的重建主持人,當時祖師廟已經殘破不堪,他帶著期許「三峽長福巖能和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長存於世」、「三峽祖師廟不僅成為信仰的地方,而是全民的文化殿堂」的心願展開第三次重建計畫,由於他深厚的西洋繪畫背景,祖師廟因此注入了西洋美學的藝術性,可謂風格獨到,與眾不同,加上他對整座廟宇的建築要求非常嚴謹,聘請許多正統匠師來負責,包括北部雕刻大師黃龜理、中部鹿港李松林師傅,南部陳振雄師傅等國寶級師傅,所以祖師廟以精細工藝獲得「東方藝術殿堂」、「雕刻藝術的博物館」或「民間藝術的殿堂」的美名。
李梅樹對清水祖師爺廟的重建有著重大貢獻,46歲被推選為祖師廟重建委員會主委後,他把祖師廟當藝術品在做,要讓它成為「東方的藝術殿堂」,重建時間從46歲一直到82歲(1947-1983)去世為止 (是全省廟宇施工時間最長的)。順帶一提,因為重建需要龐大經費,他於1958年組織了祖師廟誦經團四處巡迴募款,他也從這一年開始畫誦經生(《祖師廟廟埕前》、《梵音》、《郊遊》等),在臺灣美術史,他是第一位以寺廟誦經生為創作模特兒的藝術家。另外,1962年以後,因執教於文化大學、國立藝專、師大美術系,於是他就帶著雕塑科學生參與廟宇的細部裝飾,在當時這是藝術教育的創舉。
在他的親手擘畫、奔走延聘藝師、籌措經費下,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僅是一座寺廟,更創造出特屬於台灣的民間藝術,是台灣僅有的結合了住民信仰、歷史回憶與藝術殿堂的建築。其中最出名的是正殿前的一對「百鳥朝梅柱」,當年在李梅樹的堅持下,雕刻師傅於二根觀音石柱上刻出一百種不同的鳥,也因此讓三峽祖師廟以「鳥廟」(bird temple)之姿,聞名於國際賞鳥界。不過,令人扼腕的,李梅樹過世後,為了早日完工與預算壓力,最後董事會決議遣散廟內台灣本土老師傅,未完成的部分以發包的方式,將廟中雕飾設計圖交由中國大陸代工處理,雕刻完成後再海運來台加以組裝,這項作法當時引起藝文界的大肆撻伐。董事會這種粗暴的做法對比高第設計、1882年動工,建造超過百年的聖家堂實在令人不勝唏噓!高第在世時有人質疑教堂的建造為何如此漫長?高第說:「我的客戶(天主)並不急。」
參觀完祖師廟,我們就轉進老街。1991年被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保護,為台灣第一個市街型態古蹟的三峽老街(又稱三角涌老街) ,自清道光以來即為繁榮的商業大街,建築原本是閩南原鄉傳統狹長深邃的形式,是三峽最早的市集中心,但是到了1916年,日本推動街區修整,下令「市街改正」,新建的騎樓全部採用磚造,並裝飾華麗的三拱式牌樓立面,現在還存在的三峽老街(有100多間)就是在這個時候建造的。如今,踏入三峽老街,閩式屋身、巴洛克立面的建築風格,形成老街獨特意象。而現在街上林立的樟腦、染布、茶莊、中藥店,這些都是清代與日據時期三峽地區的主要產業。
三峽在地的特色名產是「金牛角」,老街上有很多家賣金牛角的店面,但是看起來都是賣給觀光客的非原創店,小花君google查到三峽創始店是「福美軒餅舖」,於是我們決定走一小段路到靠近菜市場的福美軒買金牛角。金牛角在1958年就上市,據說是老闆羅福清出國時,在飛機上吃到菲律賓麵包得到靈感,他回國後就憑著味覺印象研發出來。不過福美軒堅持傳統,這麼多年來只賣一種口味-原味。
離開福美軒餅舖往長福橋的方向走去,有一家標榜山豬肉香腸的小店,雖然我不太吃肉,但直覺告訴我這家好吃,而且去年9月在砂卡噹步道吃了“一口香腸、一口山蘇”的山豬肉香腸,美味記憶猶在,所以小花君去點了一支來吃看看,這家香腸脆口多汁,只是肥肉多一點,不過「三峽長福橋下香腸」的建議吃法是了“一口香腸、一口大蒜”,這就敬謝不敏了。
這次三峽半日遊精彩有趣,但是最有感觸的是看藝術家李梅樹的作品展。他在師範學校畢業後,遠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繪畫,先後受教於長原孝太郎、小林萬吾、藤島武二、岡田三郎助等名家,風格受外光派 (印象)、寫實主義的影響,這時候他也用照相技術來幫助作畫,這點成為日後創作的風格。他的繪畫演變大致可以分為早期的「印象派時期」(1924-1948年)、中期的「台灣本土時期」(1948到1977年)、晚期的「回歸自然時期」(1977-1983)。 他早期的作品不論構圖、光線、筆觸、色調、人物的姿態,處處可見古典或印象主義的影子,中期(二戰後)他忙於三峽政治、文化、宗教事務,由於沒有時間與精力持續鑽研西方大師的風格,他望向遠方的凝思轉而對鄉土投以深情的凝視,這時他的作品逐漸褪去西洋藝術的樣貌,接地氣的散發出台灣style。1977年他大病一場後,繪畫風格有了極大的改變,自然風景成為他最常表現的主題,雖然畫面還是會出現人物,但人已化於光影色彩中。他這時期的作品洋溢生之喜悅,那是經歷某種“失去”後,才感覺得出到處都有生命在甦醒、才窺看得到萬物光彩。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