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霧小旅行】
2020/08/16 21:58:00瀏覽432|回應0|推薦6

台灣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269座,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年輕的島嶼,山高且陡,處處可見板塊運動刻劃出的獨特地質,地質構造豐富、地貌多元、生物相豐富,所以親山近水是最接地氣的“Ta-i-wan”(太愛玩)。

上月走訪拉拉山巨木區,想起前年8月揪伴到“雲的故鄉”雪霸觀霧旅行,雖然觀霧的巨木群只有5棵,不及拉拉山的22棵壯觀,但巨木群生長在「雪霸國家公園」海拔2000公尺,由班山、榛山及三榮山圍繞而成的山谷中,因此被列為今生非去不可的景點。

台灣共有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東沙環礁與台江8座國家公園,其中雪霸國家公園成立於1992年,屬於高山型的國家公園,是繼玉山國家公園和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後成立的第三座山岳型國家公園。構成雪霸國家公園主幹的雪山山脈,位於有「台灣屋脊」之稱的中央山脈西北方,也是台灣最北方的山脈,呈現東北至西南走向,東以蘭陽溪斷層谷與大甲溪上游縱谷(合稱皮亞南構造線)與中央山脈分界,北起三貂角(或鼻頭角),南迄濁水溪北岸,長約260公里,寬約28公里。雪霸國家公園區內主要有觀霧遊憩區、雪見遊憩區及武陵遊憩區,每一個遊憩區都能欣賞到最原始的自然生態及特殊地形、地質景觀。

觀霧舊名為「茂義利」,泰雅語「Mogiri」,意為「更高一層的山嶺」,因地形特殊,加上長年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含量多,水氣在此凝結,所以終年雲霧飄渺,一年有超過200天會起霧。也因為林木資源豐富,日據時期由於對枕木和軍需用材需求量大,在竹東成立「伐木株式會社」,積極採伐此區珍貴的木材,1945年後,國民政府繼續擴增伐木規模,直到1980年才停止伐木,留下滿山整齊的人造林。這段伐木歷史,因我們先行參觀了位在竹東車站附近的「竹東林業展示館」已有概念,所以看到纖瘦高聳的柳杉樹海,想到大片紅檜神木的悲歌,不禁感慨那頁毫無節制濫砍的半世紀歷史。

海拔2千多公尺高的觀霧森林遊樂區,有瀑布、雲海、日出、雪霸連峰、巨大檜木等特殊景觀,因此管理處安排了「觀霧瀑布步道」、「檜山巨木群森林浴步道」,「雲霧步道」、「榛山步道」4條步道一覽這些美景。

那次我們隨意挑了條擁有千年紅檜群的「檜木巨木森林步道」走,整條步道全長4公里,有2個出入口,一個位在樂山林道1.2 K處,一個位在6K處。若從1.2K當起點,往上走約2.8K處,就可以看到5棵巨木,其中以樹齡約2千年的2號神木(又稱擎天神木)胸圍最大,約16.7公尺,1號神木居次,胸圍約16. 3公尺,1、2號巨木都列名台灣十大神木內,看完檜木群原路折返是較為輕鬆的方式,但如果繼續往上走到6K處則還有1.2K的距離,這段一路都是陡上階梯,也是遊客口中的“天國的階梯”,為什取這個名字呢?因為又累又喘,看到出口時,會有種彷彿看見天國光輝的得救感!

不過樂山林道1.2K處的入口,因為多年前的颱風豪雨造成步道毀損封閉,所以我們只能從6K處出發,一上一下折返「天國的階梯」,雖然來回只有2.4公里,但是難度直逼5顆星啊!

那次觀霧旅行,一路“雨神同行”,因此車子行駛在道路蜿蜒狹窄的「大鹿林道」和「樂山林道」時,見路面多破碎岩層及上邊坡崩塌現象。觀霧地區位於雪山山脈的較西側,岩層主要為漸新世晚期的「水長流層」(亦稱「巴陵層「)及中新世早期的「澳底層」,「水長流層」以硬頁岩、板岩及變質砂岩為主,「澳底層」為砂岩、板岩及頁岩構所成,這兩種岩層的抗風化及抗侵蝕性低,再加上地形陡峭,一遇颱風豪雨就常發生崩塌,且因地層嚴重破碎,修復大不易,要前往最好先詢問路況。

很有意思的是,根據研究,觀霧地區附近岩石形成時的沈積環境,是海底下的環境,這已經不只是滄海桑田的時空感慨,從海底攀升到兩三千公尺的高山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除了令人嘆為觀止,也會讓人產生畏懼感。另外,雪山地區的地貌特徵,還留有多處的冰斗、冰斗湖、U形谷、冰坎、擦痕等冰川地貌,是台灣冰河遺跡最多的地方!(台灣過去曾經有過冰河的這項論點,最早是由日本鹿野忠雄在1932年提出。)

那次殘念是沒到「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參觀和遙看「聖稜線」。「聖稜線」是由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主脊連峰,海拔高度都在三千公尺以上,封閉3年的聖稜線於2018年1月開放,聖稜線地勢高聳險峻,必須有攀岩的技巧及長途縱走的體能才能夠攀登,這種體能要求和海拔高度,當下讓我死心不用“肖想”去走聖稜線,但觀霧遊憩區的「雲霧步道」觀景台和「榛山步道」頂端,是看聖稜線的絕佳地點,雖不能走,但還是想從最佳視角去眺望聖稜線,去心領意會沼井鐵太郎說的「……這神聖的稜線啊! 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 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於1928年發表在《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裡,聖稜線名稱的由來。)

「觀霧山椒魚」是台灣特有種,只能生存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高山地區。兩棲類的山椒魚在地球存活了3億年,比恐龍還早演化出來,是冰河時期留下的孓遺物種。1996年第一次在觀霧發現後,陸續在台灣中北部山區零星發現。台灣目前有五種山椒魚的紀錄,分別為台灣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和南湖山椒魚5種山椒魚,其中南湖山椒魚(Hynobius glacialis)在《2017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被列入極危等級。附帶一提,除了「觀霧山椒魚」,觀霧最特別的還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棣慕華鳳仙花」,以及台灣特有種國寶「寬尾鳳蝶」。

或許是太愛山勢崇高的大山和豐富的地景及物種,加上想看山椒魚棲息地、聖稜線這兩個殘念,“再走觀霧”應該會在今年成行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ou921215&aid=14885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