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借拒領金曲獎、分贈獎金獲得聲名外,「林生祥努力贏得金曲評審的專業肯定,再對官方體制提出尖銳批判,以兩年時間長期準備的三十秒拒領感言,無疑更具說服力與震撼效果。 」此行為似乎相當眼熟。
中華民國兩位民選總統認為中華民國根本不存在,改以正名台灣運動,總統帶頭否定自己政權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既無法創立新國家,又不主動下台,也不放棄中華民國總統優渥待遇,中華民國的法律也無法可制止,是有震撼效果,但卻無絲毫說服力!
兩相對照,「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如是當時身先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名利運作之下,誰能看清!
----------------------------------------------------
拒領金曲獎,鼓掌!
Posted on 2007-06-19 09:06 何榮幸
林生祥拒領金曲獎,值得再一次鼓掌!
有些人可能覺得,既然不屑金曲獎,就應該杯葛到底。報名參賽卻又拒領獎座,就算不是矯情,起碼也是做作。套句周杰倫的話:很瞎,一點都不屌。
但是,進入體制後仍然堅持理想,往往比留在體制外敲鑼打鼓更加艱難。林生祥努力贏得金曲評審的專業肯定,再對官方體制提出尖銳批判,以兩年時間長期準備的三十秒拒領感言,無疑更具說服力與震撼效果。
林生祥抗議金曲獎以語言做為分類方式,只會讓客語等語言繼續成為「另類」而非「主流」。這是林生祥以音樂人身份為客家文化請命,也是他認定不應以語言、族群、國家來劃界的音樂觀。
更令人動容的是,林生祥把最佳客語歌手、最佳客語專輯兩項獎金分贈給幾個農業團體與楊儒門,支持者也在頒獎典禮拉起支持台灣農業的布條。這種「不忘本」的心志與堅持,正是林生祥拒領金曲獎想要傳遞的重要價值。
我和中時國會小組同事們這幾年深入全國農田,先後進行「休耕啟示錄」、「休耕蟲蟲危機」、「末代菸農,何去何從」等調查報導,最近才從林生祥的原鄉美濃歸來,更可以體會林生祥等農村知識青年的內心焦慮與急迫感。
我們眼見台灣農村的快速殘敗與凋零、農民與土地的情感被無情撕裂、農地慘遭各式人為破壞,但政府卻只會發放休耕補助金、朝野政黨只會對老農津貼競相加碼,看不見對於農業永續發展的願景與努力。
農民對於台灣社會的貢獻如此之多,但在農村與農民最需要關切的時候,台灣社會卻像是得了健忘症一樣冷漠。
因此,「白米炸彈客」楊儒門跳了出來,林生祥等人從美濃菸農的交工文化中蘊育「交工樂隊」,如今林生祥將獎金捐給農民團體……這些其實都不是偶發事件,而是農村子弟內心深處難以言喻的悲鳴與吶喊。
我們幾度和林生祥的最佳搭檔鍾永豐(此次亦獲最佳客語歌曲作詞獎)長談,也曾探索林生祥等人參與台灣首創「休耕演唱會」的過程,深知他們想為台灣農村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的使命感。但在農業節節敗退的現實生活中,連這一點使命感都顯得如此奢侈與難得。
林生祥、鍾永豐在此次得獎「種樹」專輯中合作的「目苦看田」,是講一位失明(客語為目苦)老菸農每日仍到田間「看田」的真實故事。連失明都不願意放棄親近土地,這是多麼深刻動人、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真摰情感。林生祥的歌,以及他拒領獎座的背後,講的正是這種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係與故事。
除了再次鼓掌,還要再次致敬,向無數為台灣社會長期犧牲奉獻的老農致敬。林生祥的歌曲,是社會各界看見這些老農的窗口;林生祥將獎金捐給農業團體,則再度提醒社會各界必須正視農業存亡問題。在這層意義上,拒領金曲獎,何嘗不是另一種自我救贘與浴火重生的重要隱喻。
--------------------------------------------------
拒領金曲的真實背後
maori 說:
“我們幾度和林生祥的最佳搭檔鍾永豐(此次亦獲最佳客語歌曲作詞獎)長談,也曾探索林生祥等人參與台灣首創「休耕演唱會」的過程,深知 他們想為台灣農村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的使命感。但在農業節節敗退的現實生活中,連這一點使命感都顯得如此奢侈與難得。
拒領金曲獎、獎金捐給楊儒門、為台灣農業發聲,看似難得,也看似批評不得。
何主筆在與兩位發聲者長談的同時,也該打開耳朵聽聽其他風評。
放下身段,取得信任同情,隱藏個人成名的慾望。
操作這些主筆媒體,向有專欄的主筆搖尾示好,是兩位再也拿手不過的手法。
你們動容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覺得虛偽窩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