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代堪輿大師的思想中心與北極星的移位關係
2022/03/11 14:43:32瀏覽1202|回應0|推薦0

《易經》擷取並以〝天文星象〞為淵源。

孔子贊易,繫辭上傳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法象莫大乎於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者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

繫辭下傳曰:「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

縱觀一切研究《易經》儒學殿堂大學之士,也包含易經五術堪輿學者,其象、數、義、理,皆傳承自周、秦、漢、唐、宋時代,沒有一個例外,也不願自行出離,而皆認定以《易經》為文化之源。

也有出現在元、明、清時代的易經五術堪輿學理門派,也皆來自唐、宋年代的傳承,毫無脫離或變更。是否有風水命理大師是自創品牌,而不依賴《易經》之淵源的,目前是尚未得知。

五術堪輿學者多數不清楚,中宮立極的「北極星」是歷經數千年,漸漸移位的事實。

「北極星」在某一時期是完全不同的,至少周、秦到漢代時期,唐、宋到元、明、清時期,到現代的時期,這三個時期就已經明顯的產生不同的北極星,有「」、「天樞」、「勾陳一」三顆。

歷代五術堪輿學者的中心思想,依然脫離不出「北極星」為中宮立極的理論,若不回溯《易經》五術堪輿之淵源,歷代大師發展的光輝燦爛有餘,其「北極星」所代表的「」、「天樞」,根本不清楚的與現代羅盤磁針的指向「北極星-勾陳一」是不相符合的,譬如:若以不同「北極星」的兩個圓周,堪輿地理論述又如何可能密合?

天北極」與「北極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天北極」是指某一時代,中天位置不動的北方極點,古人把最接近「天北極」的恆星定為「北極星」,並藉由「北極星」來判斷真屬於「天北極」的位置。

很多人也許還不知道「北極星」會異動,是和「天北極」有極距,所以會以在「天北極」點旋轉的恆星,卻不足以幫助自己在學《易經》時,要追溯原始旋轉式的恆星「北極星」會移位的中心思想,不過從考古文物出土發展中可以解決及澄清旋轉式的恆星「北極星」是會移位而且是漸漸演化。

西方人認為天北極沒有天星,因此,東方人(周朝)在3000年前,在天北極有距離的找到旋轉天星,代替北極星,二等星叫「星」,極距6.5度。

而且3,000多年以來旋轉的「北極星」,是被更換過三次,總共有「開禧度」的「帝星」、「時憲度」的「天樞」、還有現代的「勾陳一」。

3000年前,西方天星學認為「天北極」是永恆不動的,沒有恆星出現,也就沒有「北極星」。

東方天星學(周朝)就在「天北極」旁極距6.5度,擷取用旋轉的恆星叫「星」當北極星。

2000年(漢朝)前,「星」的極距在8.3度。

宋代「開禧度」是使用了「星」,宋寧宗開禧四年(西元1208年)頒布實施的「開禧曆」)

766年前,唐代實測到「星」距離「天北極」不動點很遙遠,選了不太明亮的「天樞」當北極星,極距是5度,被四顆輔星包含著,稱「四輔抱極」。

清代「時憲度」是使用了「天樞」,清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頒佈施行的「時憲度」

現代堪輿地理都用的北極星,沒有一個有例外,北極點內之星為「勾陳一」,天文星象全圓為天北極點,極距半徑僅1 °左右。

古人天文觀時勢,地理繫風水,若一物一太極成立,天上「北極星」移動與羅盤的天星盤線度如何可測知「天與地」合一?

羅盤指向是地理磁北,要校正天星二十八宿,找到現在的位置,羅盤磁針再和二十八宿合體,羅盤磁針就可以借天星二十八宿與天、地合一,這樣就會精準。

 

「晝參日晷,夜考極星」:

《易經》為中華文化及五術源, 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天道示形,洽詢專線:0933-711699 曹盛健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ao144&aid=17198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