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畫藝
2014/06/04 09:33:20瀏覽400|回應0|推薦15

畫藝

花鳥亭台任我栽,天光水色自徘徊;
心持如意驚天筆,描得乾坤日月來。

中國繪畫的發展,淵遠流長,從上古紀錄先民生活記事的石刻壁畫,到近代溶合中西畫風的現代彩繪藝術;歷經了數千年歷史文明的演化,與詩詞、易理、音樂、武術、針炙、戲劇...等,同列為重要的國粹之一。

在早先「琴藝」一文中曾經述及:「自古以來,中國藝術如詩歌、繪畫...等藝術,都強調「意」與「境」的美學。

詩人以文字「寄情」,畫家以筆墨「寫意」,藝術家藉由各種不同的表達工具,呈現內心的情感與想像,創作出「情、境交融」、「虛、實互映」的藝術結晶。」

音樂是「聽覺藝術」,追求「弦外之音」;繪畫則是「視覺藝術」。
中國繪畫,強調「畫外之意」,講求「畫中寓詩,融情入畫」的藝術美學。

藝術家將內心的思想與情感,借筆墨、色彩與線條結構,在絲箋、帛紙上,揮洒出淋漓盡致、寫意自如的藝術結晶。

中國繪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與花鳥三大類型。
人物畫,是發展最早的繪畫藝術,早期以「傳神寫照」為主, 後經吳道子、梁 楷 、貫 休...等巨匠,在造型中追求神韻的刻劃, 將藝術家的主觀意識, 投映入人物畫的造型之中,進一步提升人物畫的藝術水平,以達至情境交融的創作新風格。

花鳥畫,其種類繁多,技法呈現多樣化,兼且因沒有時空的限制,其表現手法獨具一格,筆墨色彩與線條結構更是變化萬千。 但即使是古代的花鳥畫作品,以現代藝術創作的表現方式來推論,畫中所展現的感情和意境,古今皆能相融無間。

水墨(花鳥)
閒來揮水墨,渲彩賦詩篇。筆繪蘭梅秀,鉤描竹柳煙。
魚龍騰畫絹,花鳥動絲箋。淺酌鄉居樂,心清月自圓。

山水畫,最能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與風貌, 是中國繪畫的主流。
王維.山水訣中有云:「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圖,寫百千里之景。東西南北,宛爾目前;春夏秋冬,生於筆下」。

水墨(山水)
閒來揮水墨,潑彩染雲天;筆下含丹道,畫中藏大千。
九州三尺軸,五嶽一絲箋;懶醉林泉客,功名值幾錢 ?

水墨畫講究「墨分五色」,五色是所謂「黑、濃、溼、乾、淡」,是墨色的漸層效果。用墨技巧則大致歸類為積墨、破墨、飛墨、潑墨...等技巧。而常用之水墨畫著色技法,大致可分為填、鉤、拓、刷、彈、吹、烘、托、渲、染...等技法。

中國水墨畫中,其墨色所採用之染料,主要來自礦物性和植物性顏料兩大類。
礦物性顏料,具有色彩厚重,覆蓋性強之特點,常用的礦物性顏料有石綠、石青、朱砂、赭石、白粉...等數種色料植物性顏料,則色薄而透明,無覆蓋性,常用的植物性顏料有:花青、籐黃、胭脂、洋紅...等數種色料。

古畫則大多用絹來繪圖,絹是絲織品,宋以後兼用紙。水墨畫用紙,分生紙、熟紙與半熟紙。生紙,是指未經膠礬處理過的紙,渲染力強,如宣紙、棉紙皆是。熟紙,則是經膠礬處理過的礬紙,有不透水的特性。畫紙的選擇,端視繪畫類型之所需而定。

早期的繪畫中,山水、樹石、亭台、樓閣,花鳥、蟲獸...大都只是人物畫中的背景陪襯。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開名士清談、隱逸之風氣,以歌詠大自然風光的山水詩詞盛行其道,進而促成山水畫邁向獨立創作的繪畫風格。

唐代,是中國繪畫發展史最重要的時期,中國繪畫技法,大部份都在唐代奠定了基礎。到了唐代,山水畫分為南北二宗,發展出北宗華麗精緻的「工筆山水」,與南宗淡雅秀麗的「水墨山水」兩大主流,工筆山水亦稱「院體畫」,以李思訓父子為表率,水墨山水亦稱「文人畫」,以王維、吳道子為宗師。

李思訓父子的山水畫,筆法細膩,色彩濃烈,風格華麗典雅,反映盛唐國勢繁盛的壯麗榮景,其山水畫又稱為「金碧山水」。吳道子,善畫「道釋人物畫」,其畫中人物,表情生動、栩栩如生,後人尊之為「畫聖」。

王維則創造了一種以水墨為主的「渲淡山水」,著重意境的表現, 以「筆蹤潛思,參於造化」,創作出「水動雲飛,幽遠空靈」的渲染效果。「詩中有畫,畫中藏詩」,正是其水墨畫的精髓。

中國繪畫,五代時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五代之前,中國繪畫的主題大多著重在人物與花鳥畫,五代之後則轉為山水畫;五代之前,中國繪畫多著重在工筆線條與色彩,五代之後,逐漸轉為水墨技法。
中國水墨畫,歷經了五代,自此開始蓬勃興起,其間人物、山水與花鳥畫,三者之間亦相互交融、演進,至宋朝達到了繪畫藝術的發展顛峰。

追夢客
偶揮筆墨潑山水,興起題詩笑拈花;觀石品香思縱酒,閒棋聽雨學沏茶。
少求利祿中求道,前種竹蘭後種瓜;自許風流追夢客,青春常駐野人家。

中國水墨畫的發展,與中國詩詞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熱愛自然,崇尚儒家「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治世哲學。由其魏晉多亂世,文人、雅士為了追求寫意、逍遙的心靈淨土,回歸自然之道,老莊哲學盛行,大開名士清談的隱逸之風。

估不論其目的是否為了迎合當權者,突顯其文人高風亮節之風骨,或為了亂世避禍,隱逸山林。「紅塵自許清流客,閒醉林泉懶釣名」,寄情山水之文風,逐漸發展成名士清流「釣名沽譽」的一種姿態,也造就了山水詩、田園詩、山水畫的新風格。

唐代山水派大詩人王維,則進一步把山水畫推向成熟的階段,被譽為文人水墨畫的開宗大師。文人作畫,崇尚淡雅、寫意的風格,愛好自由、不拘泥的畫風。以山水、庭石、雲濤、花草(梅、蘭、竹、菊)為主要題材。

王維晚年,隱居在今陝西藍田的輞川別業。
其晚年詩作「輞川集」,以意境勝,而不以筆墨工, 被譽為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廣受推崇。詩中空靈的意境,融和儒、道、佛三大家的思想哲學,隱合自然之道。非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更進一層次達到「詩如其人,人亦成詩」,以詩入禪的美學最圓融之境界。

王維「山水論」中有云:「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這幾句詩,將遠近之間的距離感詳加論述,奠定了後世文人水墨山水畫在透視學上的基礎。

在王維的名詩句中:「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句句都是一幅絕妙的水墨山水畫。

中國繪畫發展到宋代,達到了藝術的顛峰。
宋朝,由於推崇「重文輕武」的政治策略,加上出了幾位喜歡追逐風花雪月、聲色犬馬的濫皇帝,國勢自然積弱不振,但繪畫藝術在當時權貴全力的支持倡導之下,尤其是才情洋溢的宋徽宗,更在宮廷中設立「翰林畫院」,大力招攬英才。將繪畫藝術正式納入國家體制之內,使繪畫美學和詩詞文學相互融合,奠定了以蘇軾為首的「文人畫」之正統地位,也促使宋朝成為中國繪畫美術史上,最輝煌鼎盛的時期。

中國繪畫藝術,亦與書法藝術息息相關。
自元代以後,文人畫家強調「書畫一體」之創作理念,積極倡導以書入畫的創作技法。留白處落款所題的詩詞,更讓文學、書法與繪畫藝術融合成一體。
此後,畫家鈐印,亦成慣例,使繪畫藝術在詩詞與書法之外,又融入了「金石藝術」,更增中國繪畫之藝術美學。   

要了解中國哲學,先要了解中國的水墨畫。以水墨山水為主的中國美學,畢竟不同於以油畫為主的西方美學。中國水墨畫,在「水」與「墨」中隱含著中國文人情寄山水,淡薄以明志 ,熱愛自然的老莊哲學與悲天憫人的儒道思想。中國水墨畫,不僅是藝術美學,更是融合了中國書法、文學、金石與繪畫藝術為一體的文化結晶。

去年,上了幾堂國畫山水的課,畫沒學成,詩倒是寫了不少,
也算是有點收穫囉!

潑夢山水

1.
沾一筆淡墨,為高山
皴一身峻瘦的寂寞
沾一筆石綠,為遠樹
染一臉翠綠的憂鬱
再沾少許胡粉,賦予白雲
海天一色的蒼茫

然後落款,鈐印...

一帆落日
一孤舟,萬里江山萬里愁。

2.
山光微轉紅...

古寺
是隻蹲踞在神話
殿堂前的洪荒巨獸
木魚的打鼾聲
在雲霧嬝繞的山腰
若隱若現

帶髮修行的火楓林
熱戀地燃燒著秋色
秋色沿山腳底一路
胖了上去

突地
一列鐘聲,撞穿寺門
伸展翅膀朝花外深處
裸奔...

暮色,開始不安份地
瘦金起來了!

鐘聲花外盡,暮色雨中深。

3.
青空,雷鳴如滾鼓
海天糾纏,日月顛鸞
倒鳳

落霞,
剛織就一床纏綿悱惻的
夢,孤騖已冷漠地踏歌
而去

群山,拉開一條銀白飛鍊
所有的松聲、雨聲、溪花
鳥語、水響、蟬鳴
從雙乳的夾瀑中傾巢而出

萬里山河逐寸逐寸溶解
一幅獨釣寒江的雪色圖。

楓林深處
繫歸舟,縱酒釣愁愁更愁

4.
輕舟隨波逐流,
引渡一江滔滔秋聲載浮
載沈

中,山水依舊
裡的相思是墨中的,淚
淚,未休...

一隻候鳥,涉水掠過
叼起鮮血淋漓的鈐印

飛...飛...飛...飛...走。

西風吹澈玉關...秋!
妙哉,好一幅荒誕的潑墨山水!

 

李墨白 2006/10/23



iframe>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uelove2013&aid=1387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