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文的閱讀策略
2007/02/12 00:37:09瀏覽7014|回應0|推薦10
  • 廖柏森

很多人以為閱讀不就是把一篇文章從頭讀到尾就完成了,但是心理語言學家在1970年代早已指出,閱讀行為並非一般人所想像是種被動接受的文字解碼活動,而是與文本互動所作的一種主動建構意義的心智過程。例如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的閱讀其實並不是逐字直線性的行進(linear word-for-word fashion),而是在文中各個意義段落間游移,對於意義不清楚或不懂的字詞會作出合理猜測(make reasonable guesses),對於尚未讀到的後文能作出預測(predication),再往後閱讀後還會證實(confirmation)自己之前的猜測和預測是否正確。因此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後,通常無法精確記得原文的文字表達形式,可是我們會記得其主要的內容或旨意。

而且為了理解文字的意義,我們還具備兩種主要的資訊處理模式,一種是由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另一種是由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由下而上處理模式是基於我們對個別字詞、片語意義和文法規則的認識,由上而下則是利用我們的背景經驗和對題材的知識來詮釋文本內容,兩者相輔相成構成對文章的完整瞭解,缺一不可。簡言之,閱讀要在很短時間內處理龐大的資訊,其實是種相當複雜的心智活動,只是我們都習以為常而不認為有何特別之處。

尤其當我們在閱讀母語中文時可以下意識地完成上述複雜的心智運作過程,但是在閱讀英文時的感受和效率就有天壤之別了。英文文本中若充滿大量我們不熟悉的字彙和句型,會導致閱讀流程的中斷和訊息接收的阻礙。為了解決閱讀英文的困難,很多人就採取由下而上的處理模式,拿出字典拼命查單字片語的意思,可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夠的。常有人辛苦查了老半天的單字,可是拼湊在一起仍是不解整篇文章的意義,而且也會打斷閱讀的思路,拖慢閱讀的速度,徒然浪費時間,很容易就產生學習挫折,甚至放棄學習。事實上,文章中每一個字的重要性並不是相等的,忽略或根本不懂某些字的涵義也不致於影響我們習得該文的要旨。因此除了由下而上的資訊處理模式之外,我們也需要由上而下的模式來協助我們閱讀英文。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73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