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26 12:10:20瀏覽4160|回應1|推薦6 |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新航線 (電台廣播稿) 主持人: 朱台翔 受訪者: 廖柏森 1. 近幾年來, 大學生英語能力低落的新聞一直不斷出現, 一些大學為了改善學生的英語能力, 開始鼓勵教師在非英語課程時, 使用英語教課; 一些大學也開始規定學生要通過英檢才可以畢業.我們知道您一直以來, 都持續在研究觀察並協助大學生發展英語學習的策略. 一開始想請您談談, 在您的接觸經驗中, 目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有什麼樣的問題? 學校的這些做法真的可以協助到學生英語能力的進步嗎? 大家都知道,因為近年來大學數量激增,導致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不可諱言,部份學生的英語程度低落,而且更令人憂心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也直線下滑。為了加強學生未來的競爭力,很多學校不得不施行各種措施來激勵學生學習英文,包括主持人剛剛所提到的用英語授課和設定英檢成績作為畢業門檻。各大學這些措施的動機或出發點是良善的,但衍生的問題也很多。 首先在專業課程用英語授課的情況,目前實施的成效並不十分理想,畢竟學生欠缺的不是只有英語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專業知識的架構也尚未建立完整。在語言和專業知識都不足的情況下,授課教師為牽就學生的程度,就必須同時降低語言和專業知識的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效就很有限。 其次設定全民英檢成績作為畢業門檻也是很具爭議性的作法,很明顯如此下去,大學的英語教育又墮入過去以考試領導教學和學習的窠臼。學生都是以準備考試的心態和方法來讀英文,等他們一旦通過檢定,很可能就把英文丟到一旁,因為他們並未培養出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若只是為通過考試而唸英文,等到不需要考試時就喪失學習的動機了。 所以總結來說,學校的這些作法是可以驅使學生去學習英文,但也無法避免剛才所講的一些副作用。 2. 許多人會認為, 學習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 年紀越小越好, 而且最好是沉浸在全美語的環境中, 不過教授您面對的都已經是大學生了, 如果小的時候沒學好, 那到長大才來發展你所說的學習策略, 來的及嗎? 學習策略真的會對學習有那麼大的影響嗎? 想請您談 1. 學外語年紀越小越好 以及 全美語 環境的迷思 2. 什麼是學習策略?學不好不是天身能力的問題嗎? 跟策略會有關嗎? 3. 我們知道您大學並非主修英語系, 是後來再自己發展, 也想請你談談自己的學習經驗
其實學習外語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但一般人喜歡把這麼複雜的過程簡化成幾個簡單的因素,例如有人說學外語年紀愈小就可以學得愈好,其實這句話是很模糊的。所謂年紀小,到底是多小。所謂學得好,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叫好。我們如果從第二語言習得這個學科的實證研究證據來看,青春期以前的兒童具備敏銳的音韻學習能力,情意方面的障礙例如學習焦慮也比較低,這段期間被視為非常適合學習外語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過了關鍵期後才開始學外語,通常無法達到和母語相同的水準。所以教育部目前規劃國小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三年級是有它的道理,但這不代表小孩子提早到學齡前或幼稚園時學英文,以後的英語成就會比較高,其實我們以國內幾個研究結果來看,提早學英文的學童在校的英文成績並不見得一定就比較好,反而是小孩子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還有家長提供的環境和支持更能增進兒童的英語能力。而且要長期累積學習絕對比提早學習來得有效。
另外,小朋友是否需要全美語的環境才能把英文學好,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家會有盲點的地方。小朋友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都要依賴母語也就是中文的基模(schema)去理解、記憶、和創造新的知識,如果強迫幼兒在課堂上只接受英語教學,而不准他們聽說母語,那他們吸收學習的能力都會大打折扣,更不用說他們幼小心靈上所遭受的挫敗。因此要求小朋友在課堂上揚棄中文且只用英語是不切實際又缺乏效率的作法,難怪過去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報告中顯示,有孩子因學英語而出現個性退縮,變得更不敢說英語,也有人受到委屈和傷害,被同學取笑而交不到朋友等事例。我們不能只看到表面上似乎有幾位學得不錯的小朋友就引以為榮,而忽略了有更多的小孩在學習上的挫折感。 我並不是完全反對全美語教學,我只是認為應該針對兒童認知、情意、和社交能力的發展採取適性適才的教材和教法,而大部份的幼兒在穿插使用中文教學的環境下可以更正確快速理解上課內容,在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
學習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學習者有意識地為增進學習成效所採取的學習行為。那英文當然也有它的學習策略。過去英語教學的重心都集中在教學方法和教材的研發上,而較少關注於學生個人的學習發展。但自1970年代以後,英語教師和研究者逐漸體認到,沒有一種教學法能真正在課堂上帶來普遍性的成效,反而是有些學生不論在何種教學法中都能展現良好的學習成果。於是研究者開始把研究的焦點從教材教法轉移到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和特質上,發現使用有效學習策略的學生往往能取得較高的學習成就,因此對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和推廣也就逐步演變為重要的主題之一。 從學習策略的角度來看,英語學得好不好就不是天生能力的問題,而是是否能夠自主學習,善用策略的問題。Oxford提出的分類體系受到研究者的歡迎,她把學習策略先分為兩大類: (1)與語言學習行為有直接相關的稱為直接策略(direct strategies),之下再分為三個範疇分別為記憶 (memory)、認知(cognitive)、和補償 (compensation)策略;(2)至於管理學習行為的策略就稱為間接策略(indirect strategies),也再續分為三個範疇分別為後設認知 (metacognitive)、情意(affective)、和社交(social)策略。 簡而言之,記憶策略係指快速儲存、檢索和提取腦中訊息的方法,可透過建立心理聯結、運用意像與語音等來輔助記憶。認知策略主要是操控或轉換語料以增進理解認知,主要的策略包括外語練習、分析、推論、和重新組識資訊。補償策略乃是學習者在外語知識不足的情況下使用特定方式來理解或表達外語,以彌補所學有限的外語文法和字彙能力,常見的策略有推論猜測、迂迴陳述、逐字翻譯、和肢體語言等。後設認知策略是提供學習者管理認知過程的心理運作,例如計劃、監控其學習行為,並於學習活動完成後作自我評估。情意策略旨在使學習者控制調整個人的學習動機、情緒、態度、和價值觀,主要的策略包括降低學習焦慮、隨時鼓勵自己、和撰寫學習日記等。最後的社交策略則是指與他人互動以輔助學習的策略,例如請教別人問題、與人合作學習、培養對不同文化的同理心等。
我大學和碩士班都是主修哲學,但在研究所畢業後才發現求職困難,只好毅然決然決定轉換跑道,利用自己在英語上的專長來改攻讀英語教學。所以我的英語學習經驗基本上是為五斗米折腰,但也因為是在求職過程中遭受挫折,才會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英文學好,這是以類似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學習態度吧。我時常對自己說,退此一步,即無死所。這在學習策略上屬於一種情意策略,也就是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和調整價值觀,來把英文學好。 3. 其實, 學英語是一個很模糊的描述, 一些人認為學會跟外國人英語對話, 就是學好英語; 有些人會認為, 通過英檢的某個程度, 就是學好英語, 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 我想這也是很多孩子的疑問, 到底我們學好英語要做什麼? 學習一個語言的目的是什麼? 教授您對這個問題, 怎麼思考?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我們真的要誠實面對這樣的質疑,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拿國際化或全球化這個空洞的理由來塘塞。我的觀點是,學任何一種外語就如同打開一道通往不同世界甚至不同時代的門窗,從這個管道我們可以暢遊各種時空各種文化的精華,豐富我們的人生體驗。 當然不同的人對於學習英語也會有不同的目的,有人可能是結交外國友人、增進對異國文化的瞭解、有人為加強個人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或只是為了應付必修的學分以求得學位等。不同的目標需要付出不同的心力和使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以達到所需的英語技能。 4 最後請您提供教師及爸爸媽媽一些建議, 孩子從小接觸英語或其他第二外語時, 應該特別關注那些, 以協助孩子順利學習, 並避免對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學英語已是台灣的全民運動,可惜要破除幼兒學習英語的迷思並非易事。綜合之前所討論,年齡因素對於英語學習的影響並非愈小愈好,其實年齡愈小的兒童雖然學習得快,但遺忘得也很快,若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之前所學保留的就愈少,所以長期累積學習成果是比提早學習來得有成效。家長只要在小孩青春期之前配合他們認知、情意、和社交能力的發展階段,持之以恆地讓小孩大量接觸英語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並不一定非要趕在學齡前將幼兒送去補習才能提高英語能力,也不用擔心晚點學會跟不上他人。 最後,我們對英語學習也不要抱持不切實際的學習目標,我們並不需要把英文講得跟美國人或英國人一樣才叫標準的英文。在過去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導的1960年代,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設定以英語為母語人士(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作為學習典範,不論在語音語義和表達方式上都力求模仿形似,但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因為英語全球化的結果,世界各地漸次產生各種區域性的英語體,如澳洲、新加坡等國。愈來愈多語言教育學家也提出把英語學得跟英美人士一樣是不切實際而且沒有必要的教學目標。我們應該以溝通為目的,無需刻意模仿外國人的的口音,說出可以理解,達到溝通目的的英語,其實就是很好的英文學習者了。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