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1 23:29:10瀏覽3581|回應18|推薦16 | |
旅美作家陳之蕃,寫過一篇散文,失根的蘭花,在文末,有這麼一段感慨: ”......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形枯萎了 ......” 今日的中國,雖然沒有亡國的問題,但卻有遺失文化之根的隱憂。表面上,中國口口聲聲的說自己是所有華人的祖國,但散在全球的華人,完全同意這一點的人,並不是全部,甚至,不見得佔大多數。原因不在於她的血統不對,不在於共產主義,甚至於也不在於是不是傳統大義的代表。 關鍵是她沒有好好的把屬於中國人的文化好好的扎根在所有華人的故土上,於是中國只是所有華人的家郷,但不是所有華人靈魂寄託的歸處。 我在大陸的這幾年,深有所感。我覺得政治上雖然不民主,但我能認同在這麼大的土地上,參差不齊的人民政治知識水平,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國家,我想不出還有更好的作法。可以這麼說,在我個人的看法裡,如果不民主是惡,但在保障現有國家完整,大多數人民生活安定的前題之下,這個惡,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並不會用西方國家的政治道德要求,去看中國政府。我也深信,中國人必需要自己去探索中國人的最好政治制度,因為中國確實獨一無二,和西方國家大大的不同。 在過去,中國人受到了錯誤的政治思想指導,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窮日子。當時的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只要能活下去,活的好,就是一種幸福。 但在中國高速發展三十年後的今天,已經有相當多的中國人不再有活的好煩惱,反而產生了活的太好的煩惱,空虛。除了錢以外,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追求的。所以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各種因錢而生的光怪陸離現象一一冒出。 最近在大陸很紅火的”蝸居”,反映的其實就是這些現象之一。為了過好日子,為了要解決房子,做人二奶並不是可恥的事,甚至,隱隱是一件值得去做的”好”事。 當然,這片子後來也被很多人批評,傳遞了錯誤思想,但這種泛道德的說法,在大多數的中國人民心中看來,也只是個遮羞布而已。中國已有太多的人認同了蝸居中女主角的做法,甚至也有很多的人在實踐。而男主角的行為,估不論其結局有多淒慘,多有暗示性,和女主角一樣,也受到了很多中國人的理解,甚至認為大男人當如是也。既做高官,又有情有義,是真丈夫。 其實,這部片真真實實反映出來的最大問題,並不是貪官污吏,也不是二奶問題,更不是一且向錢看的銅臭。而是中國人的人生追求,竟然只剩跟錢有關的東西,其它的,一無所有。 何以致此? 因為當人富起來後,如果在他成長的歷程中,沒有給他一個豐富的精神文化種子,那麼他就只能在物質生活裡去找尋滿足。中國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 甚至,我還可以大膽預言。這種現象如果沒有改善,遲早中國要有很多很多奇奇怪怪的宗教信仰冒出頭,雖然不會去涉足政治,但卻會讓社會因此動蕩不安。 何以中國人沒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種子?因為中國沒有好好的去把本國的文化深深的扎入國人的心中。 我這樣說,中國政府或某些深愛祖國的人,肯定會說我放屁,然後列舉出種種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教育和內涵。坦白說,不用對我列舉,我人就在上海,凡夫俗子的小孩子教育中,有多少和中國文化有關的東西,以及重視程度,我很清楚,沒有必要去打口水仗。是不是如此,或我觀察不夠完整,自在人心,口舌是非,沒有意義不是嗎? 中國現在,確實是有加強的企圖,也確實在做了。但說實話,做的太晚,太少和太淺了。現在主導中國發展的六零,七零,八零年代的人,他們過去在中國文化上有多深入的教育,我用我自己這幾年來的經驗就可以判斷了。 我因為工作,常要到不少中國的大企業裡去做簡報。我的簡報最被大陸人批評的,竟然是成語太多,看不懂。然後要我寫的白話些,簡單些,直白些。當我的大陸同事這樣跟我說,而我也知道對方無惡意,甚至連他自己都承認有很多成語他們看不懂。我心中就一陣悲哀,這些幹部,這些同事,絕對都是中國社會裡的精英,現在或未來二十年的中國發展主導者,對中國文化中的成語應用,竟然淺薄到這種程度。 當我開始去對中國市場進行資料收集,在生活中,我再從各種媒體,報導和小說故事中看到了中國是真真正正的丟失了大部份的中華文化。 我講的中華文化不一定是儒家文化,而是一種對自己民族數千年文化傳承的真心認同和理解。中國的政府高層,確實是文化人,也深懂中華文化。但那都是舊幹部,基礎教育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奠定的。在他們失落的三十年裡成長的官員和精英,再也看不到這種內涵了。 如果上位者都開始逐漸庸俗化,逐漸的去中華化,又怎麼強求下位的老百姓,去懂得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理由是什麼嗎? 我很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我可以很清楚的向外國人說明中國文化的優美在什麼地方。從數千年前,中國人就有多樣的文化起源。歷代以來,也有各種的文化融化,政治體治先進,工藝發達。歷經各種戰亂,中國人始終屹立不搖。中國人雖然歷經數朝外族的入侵,甚至建立了王朝,但最後不是中國文化被收編,而是外族文化被吸收轉化,又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份。 這些中華文化的內容,源自於我從小被兩蔣政府教育,給我機會去瞭解中華文化的內涵。雖然在小學,中學到高中都很痛苦,但在成人後,藉由這些底子,我可以很容易的去自己吸收和瞭解中華文化的各種精華和思想。也可以和西方文化的思想做個比較,更清楚的知道中國人為什麼叫中國人。 在台灣,六零年代,七零年代到八零年代的人,基本上都找得到和我很相似的人。 我文風沒有變,在台灣向不同的人做簡報,投文章,都沒有人質疑我文中的成語他們看不懂。甚至還可以稱讚我中文不錯,連某些少見的成語,都能精確運用。 其實我們在中國最近拍的電影,藝術和文學作品中去看,我相信有心的人更能看出來,目前中國的文化中,傳承於中國千年來的內涵,佔比不高,更多的是較為寫實的文字運用。 大紅燈籠高高掛,拍出了什麼中華文化內涵?中看不中用而已。借用了中國古代的場景和服飾,膚淺的去探討了大家族中的情感故事。所謂的人情衝突裡,有什麼地方是源自於中國文化中家族血脈相連的文化底蘊在其中?其實沒有,有的只是對過去中國家族文化的刻板印象和錯誤理解。 我舉一例就可以證明。 三妻四妾一向被視為中國員外的邪惡代表,但有多少人知道,在中國傳統的家族文化裡,妻妾地位固然懸殊,但對員外而言,他一樣要擔負起所有妻妾本人以及其親人的生活照顧。根本不是像現在被妖魔化的富人形象,對小妾只圖美色,對妾的親人,如奴才般使喚。這個在很多古代文獻裡都有記載,身為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對這種家族間的血脈相連和族長責任關係,有多少著墨? 但回頭看看在日本或是韓國的作品,固然是有類似的情節,但在片中或書中,仍然會充分的傳遞出其國家社會對於家族關係的重視,和固有的正統意義。 坦白說,現在中國的大片,除了不要做漢奸,地主可惡,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外,還有什麼? 我不信中華文化的底蘊只有這麼些東西。我只能說,拍的人找不出來,看的人也無所求。 這樣的國家,要自居為中國人的祖國,我只能說,地理上我承認,但在靈魂和思想上,中國實在沒有散發出那種中華古國的感覺。我沒有看到我祖先的印記,飄揚在中國的每一片土地上。 失根的牡丹,再美,也只能讓人感到一種俗艷,及短暫的芳華。中國若要真正的變成從靈魂到肉體都強大的國家,必需要找回來中華文化的靈魂,讓所有的中國人可以在靈魂的深處感受到祖靈的招喚。 今日的中國,真的沒有。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