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在追日劇的時候,只需要花半天時間,就能把日文字幕翻譯成中文;但對於農業知識,台灣的翻譯進度卻落後日本30年,這不是很奇怪嗎?」「榖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說。

在宜蘭歸農耕田、成立「榖東俱樂部」的賴青松,近日與一群歸農青年,共同組成「農藝復興研究所」,開始有計畫地閱讀日本農文協出版社的相關書籍,同時學習台語文,「唯有當地的語言,才能完整記錄當地的農耕知識。」除了身體力行從農,也要重新建立台灣農業知識體系。

日台農業組織屬性大不同

1374698_681595738536891_643598213_n

賴青松。攝影/吳佳玲

「日本的農民,也有許多這樣小型的學習組織,定期聚會、讀書、討論各種耕作秘訣、甚至出版自己的農業通訊,貼在鄉間佈告欄或發送給其他農民,交流農業知識。」曾經因在主婦聯盟工作、有機會至日本農業鄉間參訪的賴青松,回台後,發現台灣農民少有類似組織,感到很惋惜,「台灣農村多半是產銷班、合作社或半官方組織,少有這種民間自組的學習會。」

一直很想在台灣籌組類似組織的賴青松,過去因缺乏夥伴而難以如願。近年來,宜蘭歸農青年日多,彼此的理念、閱歷、願景十分接近,又多數居住在員山深溝村一帶,他終於如願順利籌組讀書會,「我們先以農文協出版社的《水稻栽培的基礎》開始,由我翻譯,大家再就書中內容與自身經驗進行交流、討論。」

賴青松解釋,農文協出版社所選取的書籍,都不是艱澀的理論讀本,而是貼近農友勞動現場的實用知識,「他們出版的另一本月刊,甚至會針對農耕勞動產生的筋骨痠痛,特別設計圖文並茂的伸展操教學,非常實際!」

「水稻是個性不徹底的半調子」

《水稻栽培的基礎》以深入淺出的圖文,將水稻比喻為人類,形容水稻是「喜歡撒嬌的依賴個性」、「個性不徹底的半調子」,讓與會的新農們,各個心有戚戚焉。

「真的!我種田兩年來,感覺『水稻就是個嬌貴要人服侍的少爺!氣死我了!』」自小求學都不太認真交作業,卻在讀書會裡,興致高昂地整理筆記、錄音檔的新農吳佳玲,認為賴青松選讀的書籍,生動有趣,和她自己的農作經驗相當吻合。

原先在旗美社大工作、今年返回宜蘭耕作家族土地的許蓓璉,也積極參加讀書會,希望獲得更多農業知識,讓媽媽相信她回鄉務農的決定,「是認真的。」

「台灣的現代農業知識,源自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奠基;在二次大戰後,日本也與台灣同樣被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農業發展進程相當類似,很有參考價值。」除了參照日本經驗,賴青松另外邀集大家學習台語,試圖記錄台灣的老農智慧,雙管齊下,建立屬於台灣自身的農業知識、語言體系。

1372941_681595741870224_1250158367_n

青年們的討論(攝影/吳佳玲)

歸農青年學宜蘭腔台語

賴青松解釋,這群新農進入宜蘭鄉間,必須與鄰田阿伯、阿嬸溝通,原本就會產生學習「宜蘭腔台語」的需求,但他的野心並不僅止於此,「台灣現在所謂的國語,是流行於中國黃河以北的北京話,是一種屬於麥子、高粱、窩窩頭的語言,硬要用國語講水稻,就像用日語講葡萄酒、用法語講清酒,完全『詞不達意』。」反之,不論是台語、客語,只要是耕作水稻的族群,都有相當完整豐富的水稻詞彙。

「一邊翻譯、一邊練習台語,雙軌並行,讓有心種田的朋友一起組織、學習。」已經歸農耕作第十年的賴青松表示,他引介的《農文協出版社》一書,在當前日本出版業一片蕭條之際,依舊買氣不墜、逆勢上揚,顯示現代人對農業書寫,有越來越多的閱讀需求,「我相信,這會是台灣未來需要的知識。」

1378912_681595755203556_1055678475_n

大家一起努力,務農之路不孤單(攝影/吳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