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研院、城市原住民,這三個看似毫無交集的名詞,在新竹擦出火花。工研院研究員陳建泰,秉持著「將研究寫在土地上」理念, 在新竹近郊千甲里進行「社區支持型農業」,號召35個工研院家庭,以每月1千元,和鄰近的都市原住民交換新鮮蔬菜,希望支持都市原住民,擺脫臨時工,成為農場主人。兩名清華大學研究生,用簡單的單眼相機,將這個故事拍成100分鐘的《千甲》紀錄片,明天將在新竹市影像博物館首映。

社區支持型農業 連結鄉村和城市

週末晚上7點,亟欲返家的上班族,將新竹科學園區周邊道路擠得水泄不通。但沿著新竹主要幹道、公路五號一路向北,卻仿佛來到另一個世界:砂石場、鐵皮工寮、貨櫃屋,只有一個門牌號碼,卻住著35戶居民,來自東南西北的排灣族、阿美族、泰雅族等,在這裡逐頭前溪而居。

「我在新竹這麼久,從不知道這裡有這麼多都市原住民。」清大化學工程系研究生廖建華說,他去年帶著好奇心,來到距離學校15分鐘路程的千甲里,第一次發現,原來他居住5年的地方,竟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原住民。

這些都市原住民,和刻板印象中,會飲酒作樂、能歌善舞的形象很不一樣;這些都市原住民認真工作,到新竹各工地做鐵工,擠身在小小的貨櫃屋。但讓他興起拍紀錄片念頭的,是陳建泰在這裡發起的「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

陳建泰說,CSA是處於城鄉交界的農業型式:住在都市的消費者,承諾和生產者共同分攤栽培風險。生產者不必為了追求高產量,使用農藥化肥破壞土地;消費者也能得到健康、新鮮的蔬菜。消費者也是生產者的夥伴,不時幫忙除草、颱風天成為物資集散中心;農民和消費者成為朋友後,農民自然希望種出更好的作物,「你的朋友帶小孩來,你會拿有農藥的菜給他們吃嗎?」CSA解決了產銷、認證問題,讓環境真正永續。

陳建泰去年在千甲里,租了8分大的農地,以友善環境方式栽培作物,號召35戶工研院家庭,每月付1千元,農場每週提供新鮮蔬菜。農場裡的作物,除了基本的空心菜、小白菜,還有筊白筍、秋葵、洛神花等20多種作物,確保每個季節都有蔬菜提供;今年1月運作至今,只有2週供不出菜。

千甲里農場的作物有高有低,種類超過20種,足以供應35個工研院家庭

千甲里農場種類超過20種,足以供應35個工研院家庭(攝影/林慧貞)

開放原始碼 將程式寫在土地上

1-2

Yusiy是都市原住民,希望CSA可以改變千甲里原住民的處境

廖建華對這個CSA計畫太震憾了,他用單眼相機拍成紀錄片「《千甲(The Hybrid Land)》」 。電影中除了探討CSA,也呈現都市原住民困境:有些人在八八風災後失去家園,輾轉來到千甲里;也有人已經在此居住十幾年,他們靠著做鐵工維生,哪裡有建築工地,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因為工作不穩定,只能棲身在鐵皮工寮,不到5坪大的貨櫃屋,就是一個家庭。

「都市原住民是雙重邊緣人,他們回不去自己的部落,也不被都市人接受,」長期輔導千甲里原住民、CSA計劃志工Yusiy(泰雅族名,漢名劉美玲)語重心長地說,都市原住民沒有部落支持,在都市也只能打零工,顧不得小孩,失學問題極為嚴重,「這裡的住民不用分族群,他們就是一族。」

Yusiy也是城市原住民,她本來住在新竹山上,國中時,和媽媽搬到新竹市,飽嚐被歧視與排擠之苦。她是這項CSA團隊和當地原住民的重要橋樑,設立課後輔導班,也親自投身農務,一開始當地原住民都很懷疑計畫可行性,嘲笑他們亂搞,到後來卻自願幫忙除草。

雖然還沒有當地的都市原住民全職投入,但Yusiy認為,原住民常被塑造成「手心向上」的弱勢;做農可以讓他們「手心向下」,靠自己的力量,有尊嚴地活著。陳建泰也表示,計劃最終的目的,是讓當地原住民,依靠農業自給自足,複製這樣的模式到各個城鄉交界。

「想像一下,整個新竹市被一千個生態農場包圍,每個農場的主人,都是都市原住民,這樣才是永續發展。」陳建泰說。他們在去年成立「里巴哈克協會」,提供資源給有志於CSA的地區, 「我們在做的就是『開放原始碼』,只是將程式寫在土地上。」

2千甲里像塊磁鐵,吸引四面八方的人,許多學生會到這裡幫忙務農工研院研究員陳建泰,希望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連結農村和都市
工研院研究員陳建泰(右)希望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連結農村和都市,讓更多人體驗農事(攝影/林慧貞)

「讓世代孩子 擁有美麗的泥巴」

自從這項CSA計劃開始後,千甲里彷如磁鐵,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有自願提供馬糞的馬場主人、天天來實地指導的農民、嚮往大自然的學生,廖建華也是其中一個。

從大學到研究所,廖建華都讀理工科系,許多朋友對他去拍紀錄片都很驚訝。廖建華透露,他雖然唸理工,但從小喜歡看文學,還曾經出版詩集,一度要念中文系,但考量工作機會才唸化工。

廖建華大四修習電影課程後,發現影像傳遞訊息的能力,似乎比文字可親。他靠著簡陋的單眼相機,拍了這部30分鐘的紀錄片《千甲》。他說,選擇千甲里為主題,只是單純想要記錄這個獨一無二的社區實驗,但從電影標語:「讓世代孩子,擁有美麗的泥巴。」或許可以了解他的出發點。

廖建華的家鄉在嘉義,從小看著阿公阿嬤務農,他自己雖沒有實際勞動經驗,卻在心底埋下土地的種子。大學時期,接觸社會議題,發現新竹有許多農地,但隨著一棟棟豪華大廈、科學園區的開發;他開始思索,下一代的孩子,或許已經沒有辦法玩到泥巴了。

廖建華非相關科系,卻靠著自學和簡易的設備,拍出100分鐘的紀錄片,未來還要繼續拍下去千甲里像塊磁鐵,吸引四面八方的人,許多學生會到這裡幫忙務農
千甲里像塊磁鐵,吸引四面八方的人,許多學生會到這裡幫忙務農,廖建華(左)也是其中之一(攝影/林慧貞)

去年,廖建華說服到北藝大電影系當交換學生的同系同學張峰銘一起拍片,兩人用單眼相機可拍,外接普通的麥克風,後來買了一台2千元的錄音筆收音。今年4月,克難完成拍攝後,開始募款進行後製,一度因為募款不順,萌生放棄念頭,也曾在熬夜剪片時自問:「我到底在幹嘛?」但最後還是咬牙完成了。

為何這麼執著?廖建華笑笑說,現在不把握時間,以後可能就沒機會做了,「更何況,我沒有什麼好失去的啊!」

原住民、土地、農業、都市,每個單一議題的複雜程度,都足以開展成一部紀錄片;這麼多主題的結合,卻要濃縮在100分鐘內。廖建華說,在拍攝過程中,他接收到許多不一樣的觀點,也不乏煽情或對立角度,讓他不斷思索他與被攝者的關係,但他選擇不加入個人觀點,只呈現事實,讓觀眾自己觀看、理解。「我不知道這部紀錄片,能對當地人造成什麼影響;只希望十年後,他們看到這部片能很開心,自己曾經被記錄過。」

註:《千甲》預計十月在網路播映,目前正在各大機關巡迴,播映場次和座談如下:

9/29(日) 10:00 新竹市影博館(愛你一生影展)
**10/04(五) 14:00 新竹市影博館(愛你一生影展)
*10/05(六) 19:30 台中市默契咖啡
*10/18(五) 19:30 台北市慕哲咖啡(哲學星期五)
*10/19(六) 18:00 台南市安平49人文咖啡
*10/24(四) 19:00 新竹市水木書苑
*11/09(六) 19:30 嘉義市台灣圖書館
**11/12(二) 19:30 新竹荒野協會
**11/17(日) 14:00 政大公企中心(彎腰市集)

*者為有映後座談
**者為片中主角也將參與映後座談
@@單位機關或學校想播放《千甲》,可聯絡jaykeonp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