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有機農業的幕後推手
2013/08/07 12:23:03瀏覽588|回應0|推薦0

臺灣有機農業的幕後推手

董時叡、楊文仁、陳孟凱三位,頂著高學歷光環,在推廣有機及藏種於農的理念中,為臺灣農業奉獻一份心力;馮小非、張明純,兩位資深媒體人,則因人生角色的轉變而有了新的覺醒,現在,關心臺灣農業是他們共同的信念。

董時叡、楊文仁:有機是臺灣農業必走的路

 
農夫市集14
楊文仁是催生「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的幕後功臣之一。

經過十幾場的說明會,一次又一次的與農民對談,民國96年秋天,臺灣第一個持續性的有機農夫市集在國立中興大學登場,帶動著往後農夫市集在臺灣遍地開花的效應。六年來,附近居民早已養成習慣,每個週六到興大農夫市集採買擁有三百多個品項的新鮮有機蔬果,而催生「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的幕後功臣,非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董時叡教授莫屬。

當年還是該所研究生的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專案經理楊文仁說,當年的大環境不同,臺灣對於有機農業只有粗淺的概念,而董時叡老師剛從美國做研究回來不久,他清楚了解到有機是未來臺灣農業必須要走的路。

「許多人不知道到哪裡可以買到值得信賴的有機農產品?」董時叡當時認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最大的鴻溝在於彼此缺乏信任與溝通的平臺,他心裡想,如果由具有公信力的教育機構當媒介,應該比較容易跨越障礙。於是,他申請了國科會的計畫,參考美國農夫市集的作法,在臺灣開創一個有機的示範平臺,在生產者與消費者兩端共謀利益。

一開始,他便將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定位為有機的與小農的。設定有機,是出自於永續環境的信念;針對小農,是因為他知道,小農仍是臺灣農業的主體。

但由於前無先例,要讓小農們放棄既有的產銷方式誠屬不易,市集從民國96年1月就開始籌備了,但董時叡卻願意多花半年的時間,召開一場又一場的說明會,不斷地說明,不斷地鼓勵,不斷地增強小農們的信心,直到9月,興大有機農夫市集才正式開張。「要求農產品通過有機驗證方得販售是市集堅持的原則。」楊文仁說,消費者現在到興大採買時詢問「這是不是有機的」比率已經大幅下降,對他們而言,面對外界各種「無毒」、「友善」、「產銷履歷」的複雜與難以辨認,興大只販賣單一有機蔬果,相對單純得許多。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開啟了臺灣農業的新扉頁,它的成功經驗,鼓勵了後來各農夫市集的蓬勃發展,相對於今日社會上越來越多毒食品事件的產生,楊文仁感到欣慰,面對市集穩定後的下一步,他說,更多的社會回饋,更多的綠食教育等著他們去做,同時也期許政府對於有機法規的訂定能夠更加親民與完善。

陳孟凱:實踐藏種於農的具體行動

 
農夫市集13
合樸農學召集了一群知識份子為臺灣傳統農業注入新生。

「種子,孕育著大地萬物,是糧食的根本,更是門好生意,當種子不再只是老天爺賞賜的禮物,而成為私人擁有的資產時,土地也會跟著抗議。」合樸農學市集召集人陳孟凱在「務農」後有了新覺醒,於是,著手進行「藏種於農」運動。

藏種於農的實踐建立在「適地適種」的基礎上。以往,農夫在土地栽種後會將一成的種子留起來作為保種、育種之用,這些「土生土長」的種子因應著在地環境的改變,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漸漸演化出具有適應能力的新基因,種子與土地,和樂融融。但當種子產生的農產品數量不再符合資本主義下的快速生長需求時,種子被改造成為可以「大量生產的機器」,種子與土地必須仰賴化學肥料與農藥才得以快速茁壯。因施行有機栽種時發現市面上買到的種子用有機栽種困難重重,於是,合樸開始溯本追源研究種子。

為了找回適地適種的種子,合樸仿效老農夫「留種自播」的方式,並付諸實際行動。首先學習老農以適地的原生種予以培養,接著開闢「伴畝田」課程培養藏種於農的種子學員,訓練學員使用老農夫的留種保種方式,並以此農法技術,不倚賴化學肥料來種植稻米,並呈現出成果,讓人信服。最後,當然要賣出如此栽種的好米,實踐「天養人」亙古不變的大自然法則。

藏種於農的計畫從認養兩公頃的有機稻田開始,透過教育推廣、稻米與大豆輪種、參與式育種、生態渠圳復育等方式實際行動;而參與式育種,則是將保種、育種的權利與專業技能回歸農民,重新培育適地適種的品種,不但保障農民生計,也恢復了農產品的多樣性。

計畫由合樸‧臺灣米部落發起,與臺灣大學農藝系種子研究室、銀川永續農場、豆之味豆腐坊與伊聖詩芳療生活館合作,透過消費者與生產者、企業與農民彼此合作支持,養人也養土,實現永續食物供應體系。走在合樸的伴畝田的田埂上,即將收割的第一期稻作結實纍纍,金黃色的稻穗迎風搖擺,好一幅米勒筆下《拾穗》的農村景象。一旁用來淨化灌溉水的水芙蓉安靜地履行著天職,大石頭底下的蚵殼冒出了頭,孔隙中的微生物自然分解了水的雜質,陳孟凱與伴畝田的夥伴用實際行動證明,不需化學肥料與農藥,也可以種出金黃飽滿的稻穀。看著親自栽種的稻米下週即將收割,這位都市農夫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馮小非:秉持媒體人追根究柢的精神

 
農夫市集15
馮小非(右)秉持著媒體人的精神追根究柢,成為臺灣農業改革的新力量。

921大地震後離開報社進入中寮災區協助重建,卻意外開始務農,在中寮創辦「溪底遙學習農園」的馮小非在自己栽種的柳丁園中,她發現了一個又一個臺灣農業不能說的秘密,於是,秉持著媒體人追根究柢的精神,將每日與土地近身接觸的察覺,透過網路發布,由溪底發聲,逐漸成為臺灣農業改革的新力量。

民國100年,馮小非成為「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共同創辦人,打造出臺灣第一個食物與土地的專業網站,一個關心農業與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在毒澱粉事件尚未發現前,上下游的專屬農業記者在獨立調查中發布了假米粉事件。每日,上下游,誠如其名,串連著臺灣農業上下游間的互動,不只是議題,還有教育。透過上下游「新聞」網站平臺,邀請各界作者,針對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育教育、綠能生活等發表文章,交換更多元的訊息;而上下游「市集」平臺則主動開發在地健康的農產品,讓這端消費者吃得健康,而另一端的農村經濟更活潑。好的消費循環,驅動農業改變的力量。

「負責種出有機農產品並非只是農人的事。」在體驗日本食農教育後,馮小非語重心長地說,一人十步,抵不過十人一步。在日本,每位兒童,都得了解食物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而在臺灣,食物與農業卻是分開管理的,食物隸屬衛生單位,而農作才是農業單位,但餐桌上的食物一樣是從農田裡生長出來的,沒有一條鞭的管理政策,衍生許多灰色地帶,使得食物的問題叢生。民以食為天,身為社會企業,馮小非覺醒到,這是一條辛苦但必須要走的路。

張明純:讓綠食育從教育扎根

 
農夫市集16
張明純為了孩子下廚,無心插柳地成為主婦聯盟基金會的「綠食育」講師。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臺中分會副主任,也是兩名孩子的母親的張明純,婚後離開報社,隨著孩子陸續誕生,成為全職媽媽,照顧稚齡幼兒的忙碌生活中,「洗手做羹湯」這件事鮮少存在於這位家庭主婦的腦海裡。每天靠著外食解決三餐,直到老大三歲時,她驚覺兒子只愛三種食物––香腸、貢丸和肉鬆,而這三樣食物竟都是含有人工添加物的加工食品。這一當頭棒喝讓她覺醒,「為了孩子,我要下廚。」於是,這位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睡覺會員」醒來了。

因緣際會,民國98年她加入了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臺中分會,在實踐「好好餵孩子」的同時,也在臺中分會當時推廣的「食在好玩親子營」課程擔任助教,一路從食品添加、食器和清潔劑的選擇、蔬菜硝酸鹽及有機農業對環境影響等課程內容從頭學起,逐漸地,成為主婦聯盟基金會「綠食育」的講師。

所謂「綠食育」,是透過環境、飲食安全與農事三大教育領域,了解人與食物關係的生活教育。透過環境教育,讓孩子可以分辨食物生產背後的真相;透過飲食教育,讓孩子可以分辨什麼是「真食物」;透過農事教育,孩子可以親近土地,了解從田地到餐桌上「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日本政府於西元2005年頒布了僅次於憲法層級的《食育基本法》,食育是智育、體育、群育的基礎,透過校園午餐、社區與企業實踐,並藉由食當季蔬食及農事體驗等活動,培養孩子對土地與農人的感恩之心。

今年,主婦聯盟臺中分會與黎明國小合作「綠食育實驗試辦計畫」,針對該校二年級的學童,透過綠繪本的教案融入了四堂正式課程,以戲劇、實驗操作等有趣的教學方式,教導小朋友認識零食中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學會了「多蔬果少肉食、少加工多天然,加工食品看標示」的健康飲食三要訣。試辦計畫執行至今,許多老師反應,小朋友不但具備了健康飲食的基本概念,不必費盡唇舌,班上的小朋友都比以前更願意吃校園午餐的青菜了。張明純,這位具有社會使命感的家庭主婦,讓綠食育成功從教育扎根。

TOP

 
  完整文章請見:《悅讀大臺中》八月號NO.29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81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