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課程兼具實務與社會服務精神 吳嘉陵老師帶領同學認養美化華梵校園
2013/05/01 18:56:37瀏覽168|回應0|推薦22

課程兼具實務與社會服務精神 吳嘉陵老師帶領同學認養美化華梵校園

 197期華梵導報 民國 102 422日出刊

 春天來了,華梵的校園也繽紛了起來,不只百花齊放,更有一群同學在人文中心助理教授兼課外活動組組長的吳嘉陵老師帶領下,用色彩及藝術裝飾美化了校園!也因為這群同學的用心及行動力,華梵校園開始活化。
 這個繽紛的角落位在菩提大道上。于藝館旁,原本是傳統灰色水泥的台階及觀景台的不鏽鋼柱,現在有了藝術造型,許多華梵師生經過這個角落時,眼睛不禁一亮!華梵現在也有了公共藝術的空間,最重要的,是同學們親手操刀的作品。校園是他們大展身手的大塊彩布。
 這項工程包括兩部份:一是階梯馬賽克拼貼,同學從101學年度上學期即著手開始,花了一學期的時間,在今年1月完工;另一項是觀景台之油漆美化工程,這學期開始進行,於今年3月完工。
 吳嘉陵老師說,階梯馬賽克拼貼校園美化方案,是在她101學年度上學期開設的社會服務課程所提出,後來也開放給她教授的藝術設計學院專業倫理課學生一起參與,並進行徵圖。該基地則是在她與黃學務長明義、人文中心蔡主任傳暉及高偉穎助教數度討論與探勘後,共同選定的。
 徵圖為期1個月,初選後於101年10月30日校慶當日進行票選,共有15位同學的作品圖檔展出,包括朱校長等全校師生共計280人投票,選出前4名入圍決選。之後人文中心召開決選會議,由藝術類教師與學校代表組成評審委員,4位入圍同學輪流上台對作品說明創作理念,最後決選出兩位同學:一位是美術三吳曉靜同學,作品是「日藍鵲夜星光」,她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學校生態環境豐富,常有保育類動物台灣藍鵲在學校棲息,加上沒有光害的影響,因此可以看到閃爍的星空。」
 另一位是工設四蕭銘成同學,作品是「雨後階梯如瀑」。
 評審認為兩位同學的創作理念可「反映在地文化特色,並且能夠落實」。 
 這項美化校園的工程,過程中包括:請建築師與實踐大學教師技術指導如何黏貼馬賽克,之後再由學生施工。
 吳老師說,工設系同學由於作業多,學期末才開始動工。而美術系的同學以開放的態度讓有心者可以加入,團隊的組成隨著工程的進展有更新,有人中途放棄,有人新加入,也有路過想加入者。因此,美術系同學的作品在磁磚的黏法與縫隙上會有鬆與緊的差異,看得出有新人與舊手的交替參與,也看得出學生之間經驗上的傳承。
 吳老師說,在這次施工中,傳承的意義十分重大,作品的好壞反成了其次。
 工設系團隊人數維持在15位上限,同一團隊無新面孔加入,並且嚴格遵守縫隙之間的合理性與規則性,他們以設計的態度去完成,看到的是整體的秩序與工整的作品。這是由於設計系的長期訓練,與團隊的默契。吳老師說,工設系在施工中創意不斷激發,階梯上黏貼團隊同學名字的魚造型,是他們畢業之際,留在母校永遠的印記。
 吳老師觀察,美術三使用大塊磁磚,他們先敲成塊狀,再塑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因為磁磚面積大,速度會比較快,再用系學會的團隊精神下去運作,當成是辦活動,操作起來更精緻更有效率。而工設四的人手不足,他們使用馬賽克,是現成的小正方塊,黏貼比較瑣碎。她看到,美術與工設兩系同時動工,但由於工法與程序完全不同,風格也就不同,工設系同學觀看美術系同學施工,說:「你們磁磚的縫隙不會太大嗎?」美術系同學回應:「這是公共藝術,不是藝術品,我們必須考量到大眾欣賞的觀點。」吳老師說,美術與工設系同學在一問一答當中,獲得前所未有的對照與交流。
 她說,美術系的團隊來來去去,仔細數來高達40-50人次,能堅持者往往是堅毅個性使然。
 吳老師說,此次的階梯馬賽克黏貼校園美化工程,多虧沈暐翃同學的操刀、吳曉靜與蕭銘成同學的美化團隊:包括美術系三年級及工設系四年級的施工團隊,以及學務處及人文中心的合作。
 她說,很高興美化或社會服務的路有這群人的陪伴,任何時刻回想起來都是溫暖的、立體的、充滿色彩的。
 吳老師認為,學生們都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發揮出來,並且毫無保留,學生有無限的熱情,他們缺的是賞識與機會,學生期望得到的,是鼓勵。
 另一部份讓吳老師感動的,是施工同學與家長間的互動。當學校階梯美化工程告一段落,問題浮現時,吳老師邀請兩位創作者的父親上山來看他們孩子的作品,順便提供業界的意見。工設系同學的父親是建築師,仔細地審視自己孩子的工程,並幫忙叫貨,把基地不足的馬賽克補足,也指導孩子應該怎樣黏貼比較好看,但是孩子有自信的堅持用自己的方法,父親最後尊重孩子的選擇。
 美術系學生的父親則是開室內設計公司,他以女兒為榮,也指導女兒許久,後來乾脆自己親自示範操作,並且認養女兒剩下的面積。
 兩位學生的父親個性完全不同,吳老師看到了無法計量濃郁的父愛。她說,他們的父親都像山,像溫暖的太陽,也都以小孩為榮。
 吳老師說,當完工以後,學生畢了業,這看起來很普通的公共藝術,曾經走過的流程、人事與人情,將在大家的記憶紋理裡若隱若現。
 參與施工的同學說,穿大學畢業服拍照時,樓梯將是他們拍畢業照的站台。
 另一項觀景台油漆美化工程,則是由視覺文化與藝術社主動認養,作品名稱是「泡沫‧星光」,理念是由美術三陳健慈提出:「站在觀景台上的人是漂浮的泡沫。佇足,眺望大崙山稜時,白雲攬山,忘卻煩憂,蟲鳴螢火處星光閃爍,你看,那不是永恆嗎?」
 觀景台油漆美化施工中,美術三年級有5位團隊成員幫忙,同學常施工至夜晚方歇。
 吳嘉陵老師說,同學協力完成圖案,過程不斷調整讓場域精神更為協調,期望活化學校觀景台的精神。
 朱校長對於這兩項工程計畫,給予高度肯定。他說,學校本來就是一個讓年輕生命認真發揮的空間,而這群同學正在努力為華梵創造歷史。朱校長說,在吳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豐富在華梵的學習,也豐富自己人生的印記。

美術系「日藍鵲夜星光」團隊。

「日藍鵲夜星光」階梯。

工設系「雨後階梯如瀑」團隊。

「雨後階梯如瀑」階梯。

觀景台油漆美化公程施工。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756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