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評 〈小說〉】符號:德勒茲的生命哲學(轉引)
2017/12/07 00:02:48瀏覽566|回應0|推薦0

【書評 〈小說〉】符號:德勒茲的生命哲學

2017/12/06 11:27:25 聯合報 趙衛民

由符號來探討《追憶似水年華》也就是解釋藝術作品的符號,並觸及「重複與差異」的最深刻主題。德勒茲認為:「我們的世界是由符號組成。『世界』是由它們形構出人們、對象、實體放射出的符號系統所統一;我們發現不到真理,我們學習不到東西,除非藉由破解和詮釋。」世界是複數,可以說是由人們的透視觀點(眼睛)所構成的世界,是千差萬別的世界,就如南美的諺語說:「世界像孔雀的翎毛一樣美麗。」孔雀的翎毛上充滿無數眼睛的圖案,也可以說是萊布尼茲的單子世界。

「普魯斯特的作品並不基於記憶的說明,而是基於符號的學習。」所以《追憶似水年華》主要在學習符號;記憶則牽涉到符號與時間的關係,不光是時間。主人翁所參與的世界首先是世俗的世界。「世俗的符號並不指向任何事物,它『代表』它,宣稱與它的意義是相等的。它預期行動就像預期思想,取消思想也取消行動,和宣稱它本身是適當的:由此是老套的面相和空虛。」故而世俗符號對應的是休姆的「習慣」,在有用原則的思考上既預期行動和思想也取消思想和行動,宣稱世俗符號就代表世界的意義,僵化的習慣只是老套的面相和空虛。符號已代表思想和行動。

第二個世界是愛的世界。但被愛者的符號給我們的是一個錯誤的符號:「被愛者的符號,一旦我們『解說』它們,將被顯示為欺騙:對我們說話,應用於我們,它們仍然表達了把我們排除在外的世界和被愛者不會也無能使我們知道。」因為我們的「解說」無法達到一個我們被排除在外的另一個世界;故這樣的解說被愛者的符號,就成為欺騙的符號。「愛的符號的詮釋者必然是謊言的詮釋者。他的命運表達在格言中,去愛而不要被愛。」因為符號隱蔽了另一個世界的根源,故成為謊言。去愛而不要詮釋,被愛造成欺騙;故去愛而不要被愛。

第三個世界是感覺印象或性質,這就是小瑪德蓮蛋糕的味道使主人翁聯想起貢布雷。「這些是真實的符號,直接給我們非凡的喜悅,符號被實現,是肯定的和歡悅的。但它們是物質符號。」即使是肯定和歡悅的符號,但受限於物質。「物質的意義如果沒有它實現的理想本質,就是空的。」物質的意義要實現的理想本質卻是在藝術世界。

第四個世界是藝術世界,理想本質與真理有關。「我們尋求真理,只有當我們以具體處境的觀點決定如此做……總有符號的暴力迫使我們去尋求,剝奪了我們的平靜。真理並非由親和力也非由善意展現,而是由不自願的(involuntary)符號洩露。」我們只由從生活經驗中在具體處境的觀點中決定去尋求真理,因符號的暴力破壞了我們日常生活習慣的平靜。符號的暴力是非習慣性的,故而是非自願的符號,也就是無意識的符號。至於親和力和善意表現的是道德理想的社會,是先天的。

在具體處境中,符號的暴力畢竟是相遇的偶然。「相遇的偶然性保證了所尋求的必然性。」偶然的相遇成為真理的必然,去尋求符號的意義。這說明我們並無先見之明,只有事後的智慧。「是理智去發現——證明它『跟在後面』。」理智跟在相遇的事件之後發現符號的意義。故而「我們感性的受苦,迫使我們的理智去尋求符號和在其中具體化的本質。」作家在感性上的受苦是必然的,呼應歌德的名言:「靈魂的吃苦受難,使文學成為必要。」

在符號與時間的關係上,這四個世界相應於四種時間線:「浪費的時間,失去的時間,時間重現(rediscovery)和時間復得。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1093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