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念平台-藍領白領不同 調查豈能不分!
2010/12/10 20:12:00瀏覽604|回應0|推薦0

2010-12-10 中國時報 【夏曉鵑】

     日前行政院研考會發布2010年「外籍人士國際生活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得意地宣稱「外籍人士中約有七成四(74.4%)的受訪者對臺灣生活、工作、文化包容與接納及國際化環境的建立等各方面表示滿意,與2009年的調查結果(75.1%)相較,並無顯著性差異。」

     在職場方面,據上述研考會調查,「外籍人士」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高達七成六,對工作待遇的滿意度約六成;對雇主及同事的友善程度分別有七成八與八成八。此外,對台灣人文化包容的評價方面,六成五表示滿意,七成六認為臺灣人面對不同文化時,抱持接受與積極學習的態度。

     仍記得2005年仲夏,高雄捷運工程的泰勞抗暴事件,以及因此而引發的政治風暴嗎?任何略知台灣的外籍勞工處境的人,看完了研考會的調查報告,必會產生困惑;在台灣的外籍勞工怎有可能對台灣的工作環境、文化包容度,有如此高的滿意度呢?

     原來,研考會的調查,非常巧妙地只針對在臺居留的「白領」外籍人士調查,並且註明「不含由產業需要所引進之外籍勞工、外籍監護工與外籍配偶」。為何如此呢?可能原因有二。第一,研考會的調查準確地指出政府的態度與施政方針;只有「白領」的外籍人士才是政府所欲關切的,而「藍領」的外籍人士,包括所謂的外籍勞工、外籍配偶,根本不在政府的服務視線中,顯現充滿階級歧視的意識形態。第二,政府清楚瞭解「藍領」外籍人在台灣面臨層層剝削、歧視,但為了形象包裝,刻意將外籍勞工和外籍配偶排除,以使調查結果呈現出外籍人士對台灣生活非常滿意的瑰麗結果。果真如此,政府便是蓄意欺騙,或是鴕鳥心態,以看似客觀的調查,掩蓋藍領外籍人士在台灣的真實處境。

     台灣在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之後,就明白地依階級將外籍人士二分,從事漁工、看護工、家庭幫傭、工地工程與製造業的藍領外籍人士,即所謂的「外勞」,與白領外籍人士,受到不平等的法律規範。藍領外籍人士不得自由轉換雇主、有嚴格的工作年限,且配合入《出國及移民法》的規定,使「外勞」永遠不可能成為公民。唯一能使藍領外籍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或公民身分的條件,是與公民結婚,再以「外籍配偶」身分申請來台。然而,即使成為台灣人的配偶,他們仍必須面對各種查察、複雜而嚴苛的程序,辛苦地過五關、斬六將後,才能取得身分。此外,外籍配偶和外籍勞工同樣受到台灣普遍性的歧視,被汙名為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本文並非認為白領外籍人士在台灣的生活不須受到關注。問題的關鍵是,研考會的調查報告刻意排除藍領外籍人士。假使研考會先以白領為調查對象,次年再針對藍領,進而兩相比較,那麼研考會是誠實而客觀地面對外籍人士在台生活狀況。荒謬的是,研考會連續於20092010年,同樣只針對白領外籍人士進行滿意度調查,進而表示兩年調查結果並無差異,皆顯示外籍人士的超高滿意度。花大筆調查經費只針對白領外籍人士的調查,不是欺瞞社會大眾是什麼?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兼所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68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