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社論-「滬港通」改變兩岸三地市場格局
2014/11/17 21:10:28瀏覽68|回應0|推薦0

【經濟日報社論】2014.11.17

連結上海和香港股市的「滬港通」今天上路,香港居民每日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上限也同步取消。「滬港通」既有利擴大陸港兩地資本市場的發展格局,也是大陸推動人民幣資本帳自由化的重要一步,因而備受全球金融界市場關注。台灣和陸港經貿關係極為密切,「滬港通」也勢必影響台灣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政府須密切注意並妥為因應。

大陸在20078月一度規劃「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市場試點方案」,擬在天津推出個人投資者可直接投資港股措施,即所謂「港股直通車」,但因客觀條件未成熟而踩煞車。在2011年之後,又多次傳出北京可能推出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以試點方式,准許大陸居民直接購買境外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以紓解熱錢不斷流入壓力,但亦遲未定案。今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宣布將開通「滬港通」,確立雙向開放的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港陸兩地證監機構隨即緊鑼密鼓籌劃「滬港通」運作機制,原本預訂10月下旬實施,但因香港「占中」事件而推遲,直到日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場合接見香港特首梁振英時才拍板定案。

「滬港通」是大陸和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互聯互通機制,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滬股通」,即香港或境外投資人可經由香港聯交所直接購買大陸上市股票,每年總額度人民幣3,000億元,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二是「港股通」,即大陸投資人可經由上海證交所直接購買香港上市股票,每年總額度為2,500億元,每日額度為105億元。這種設計有效分隔兩地資金池,並控管交易額度,避免對資金流動造成太大影響。

從規模來看,「滬港通」雙向額度遠不及大陸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占香港和上海股市交易量及總市值的比重更是微乎其微,對兩地市場影響應屬有限。惟「滬港通」通聯機制一旦打開,未來開放規模及項目勢將逐步擴大,從戰略角度,其對香港及大陸市場的影響至為廣泛深遠。

對香港而言,港陸股市聯通之後,不僅可為香港股市引進活水,帶動金融商機,並可為香港逾1兆元的人民幣資金池、甚至更多境外人民幣資金創造新的投資標的及回流管道,從而可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乃至國際金融中的地位。

對大陸而言,「滬港通」可倒逼大陸A股市場各種規範及體制改革,促其和國際資本市場加速接軌,吸引全球資金投入大陸股市。據金融專家指出,大陸GDP占全球12.3%,包括在離岸上市股票占全球市值10.5%,但大陸股票在MSCI全球指數的權重僅2.2%,因此,未來大陸股市加強和國際接軌,其全球指數權重及資金配置均將大幅提升,有助振興陷入熊市已達七年的大陸股市。另外,「滬港通」打通大陸資本帳開放的產品通道,從而將催化大陸資本管制進一步鬆綁,有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滬港通」對台灣是機會,也是挑戰。金管會已同意國內專業投資人(財力在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的自然人及資產5,000萬元以上的法人)可透過券商複委託投資A股,讓專業投資人可搭「滬港通」便車參與大陸股市買賣。另一方面,「滬港通」將改變陸港資本市場格局,可能吸引更多台資及外資轉戰港陸,削弱台股的動能。

因應此一新局,政府至少須做三件事:一是須致力打造台灣資本市場和陸港市場的差異性和獨特性;二是致力推動資本市場的國際連結,包括台星、台日及台倫通等,都應加速進行;三是致力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上市公司國際競爭力,三管齊下,打造升級版的台灣股市,則「滬港通」規模再大,台股仍可屹立不搖,甚至可搭其順風車,更上層樓。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05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