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大觀園】化學: 你吃下肚的『非食品』-食品添加物大解析
2010/09/07 09:33:46瀏覽853|回應0|推薦0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得面對各式各樣的食物,為了提高其品質、產量以及 確保食用安全性等因素,使用食品添加物的比率逐年增加。許多人一聽「食品添加物」便開 始產生恐懼、抗拒感,但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如果能好好認識它,你也可以放心享 受美食喔!

撰文/美寶

添加物,有法可管!

談到食品添加物,臺灣可是有「明文規定」 的喔!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的定義,食品添 加物「係指食品之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 送、貯存等過程中,用以著色、調味、防腐、漂 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 加稠度、增加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 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

一般來說,使用食品添加物的主要目的有:
1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2 延長食品的儲藏時限。
3 增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4 增加食物風味。
5 為某些膳食提供特定成分。

由於大部分的食品添加物都是人為添加的, 所以它的劑量、成分等等都必須合乎規定。值得 注意的是,食品添加物不能用來掩飾加工不良的 過程,這可是不合法的行為喔!

接下來,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食品添加 物,如果你手邊有零食與食物,不妨對照本文, 檢視包裝上的標示,認識一下剛才吃進肚子的東 西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吧!

目的一: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為了使加工過程進行順利,並使食物具有更 好的口感、質地,同時讓產品更多樣化,所以必 須添加一些物質,例如膨脹劑、乳化劑等,而在 眾多的添加物中,又屬這兩種最為常見。

膨脹劑

相信多數人都吃過含有膨脹劑的食品,像是 麵包、蛋糕等。一般來說,經過發酵的麵糰比 較容易消化,口感也比較好。常見的膨脹劑種 類有五、六種,如明礬註等,但用於麵包製作的 化學膨脹劑多為小蘇打(碳酸氫鈉,化學式為 NaHCO3)。一般來說,膨脹劑在添加時都很安 全,而麵包在製作時,會發生化學反應而放出二 氧化碳,讓食物形成多孔結構,增添口感。

乳化劑

大家都知道油和水互不相溶,但這兩者在大 多數食品的製作過程中,往往缺一不可,遇到這 種情形,就必須加入乳化劑,使油和水均勻混 和,讓口感更順滑。

乳化劑的原理很簡單,想一想當我們遇到水 沖不掉的油漬時,會怎麼做呢?是的,就是洗潔 劑。食品中的乳化劑就是一種跟洗潔劑構造相同 的物質,它的分子中含有一頭親水端及另一頭親 油端,就好比媒婆一手拉著水、一手拉著油, 將兩者送作堆,以達到乳化的效果。例如蛋糕 上的奶油、冰淇淋所含的添加物「單酸甘油酯」 (monostearin),就是最常見的一種乳化劑。

目的二:延長食品的儲藏時限

購買食品時,除了價格,還有另一組數字相 信大家也會留意,那就是保存期限。食品要運 送,必然得考慮保存的問題,為了不讓食品在運 送過程中腐敗,並延長其食用時限,商人通常會 添加防腐劑、抗菌劑、抗氧化劑等等。

防腐劑

談到防腐劑(具抗菌、防黴的功用),許多 人都會直覺想到「吃多了會變木乃伊」,它雖然 「惡名遠播」,卻因具有存在價值,而被人們一 再地使用。其實防腐劑能預防微生物生長,避免 食物腐敗或產生有毒物質,例如花生等穀類易生 黃麴黴菌,會產生致癌的黃麴毒素,但若能先添 加防腐劑,即可有效抑制徽菌生長!

常用的防腐劑成分,包括安息香酸(碳酸汽 水、果汁類常用,但被懷疑具有致癌性,已有多 國明令禁用)、己二烯酸(用於果醬、醬菜、 豆製品)、去水醋酸、丙酸(多用於麵包、糕 餅);而使用於國產水果(如柑橘)的防黴劑也 屬此類,它可以延長貯藏期限。還有,在進口柳 橙、葡萄、蘋果的外皮,噴灑抗黴、殺蟲劑,更 是裝箱前的「例行」步驟。

抗氧化劑

食品遇到氧氣會發生氧化反應,所以當我們 聞到食物發出一股油臭味時,通常就代表其中所 含的油脂氧化了,就像蘋果切開後,表面會漸漸 發黃,這也是一種氧化現象。

食物氧化就表示品質已下降,所以食品除了 利用真空包裝隔絕氧氣外,還可以添加抗氧化 劑。在眾多的抗氧化劑中,常用的有丁基羥基甲 氧苯(BHA)、丁基羥基甲苯(BHT)這類脂溶 性添加物,常用於食用油、奶油、冷凍或乾製魚 貝等;而維生素 E 則是較貴的脂溶性抗氧化劑。 另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常用於果汁中,如維生 素 C 等。

目的三:增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談到飲食,中國人向來講究「色、香、味俱 全」,因此食品外觀常是吸引顧客購買的關鍵。 就好比小朋友總是喜歡紅紅綠綠的糖果,所以商 人們就會在食物外觀上添加各種顏色,例如色素 就是常用的人工添加劑之一。

著色劑

一般天然色素比較不穩定,容易變色。以葉 綠素為例,由天然萃取而得(分子中含鎂)的安 定性較低,所以多以人為加工(分子中以銅或鐵 取代鎂)且安定性高之「銅葉綠素」為主,它多 於翠果子、海苔、菠菜麵等食物中;另外,β胡 蘿蔔素、木質紅、山梔子黃亦為常用天然色素。 至於合成著色劑,則以「食用紅色 6 號」最常見。

前陣子,有研究指出,這些統稱「食用色 素」的添加物,可能導致兒童過動、注意力不集 中等,因此筆者在此要提醒大家,今日被政府相 關單位核准使用的色素,明日還是可能因剛出爐 的研究報告而廢止;再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攝取 大量食用色素對人體有害無益,所以大家在選購 時,應盡量避免色彩鮮豔或是色澤奇異的食品。

漂白劑

由於我們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常有愈白愈乾 淨的迷思,而食品製造商為了讓容易變色的食物 擁有更好的賣相,就可能會用到漂白劑。漂白劑 中,最常見的是亞硫酸鹽,它被用來處理容易氧 化之乾物,如蓮子、准山、百合、白木耳、香 菇、金針菜乾、水果乾(葡萄乾等);此外還有 過氧化氫(即雙氧水),有時會被不肖業者用來 處理魚肉、草菇等食材,所以在選購這類食材 時,如果發現顏色過白,可能就有問題喔!

目的四:增加食物風味

為了增加食物風味,市售品常會添加一些調 味料,讓消費者覺得好吃,像是糖、鹽、味精、 香料……等。

甜味劑

有些人不適合吃太多的糖,例如糖尿病患者 或是肥胖者,因此市面上出現很多添加代糖來取 代一般糖類的食品。「代糖」分成二類,一種是 卡路里較蔗糖低,但仍會產生熱量,例如許多市 售的木糖醇(xylitol)口香糖,它是多元醇類, 少了一般糖類(如葡萄糖)的醛基或酮基,妙的 是我們的口腔細菌不會分解這種糖分,所以廣告 才一再標榜「吃了不會蛀牙」,另外如山梨醇 (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也屬於這類的代
糖;另一類代糖則是不會產生熱量,例如減肥人 士常用的「阿司巴丹」(以往譯作阿斯巴甜),也是種很常見的代糖。

目的五:為某些膳食提供特定成分

近年來,機能性食品備受消費者關注,在超 市逛一圈就可以發現,許多食品在包裝上註明: 添加多種膳食纖維、維他命、高鈣、高鐵、茄紅 素、DHA……等等,花樣琳瑯滿目。之所以出現 此種趨勢,多半是因為現代人愈來愈注重身體健 康,而商人為了因應市場需求,為食品摻入機能 性添加物愈來愈常見。

這些添加物都是用來強化食品本身的營養價 值,有些是真正額外添加物,有些則是食品中原 本就有的營養物,只是為宣傳而被拿出來炒作。 針對這些食品,我們只要依需求選擇即可,好比 骨質疏鬆高危險群,就可以選擇高鈣或富含維生 素 D 的食品;而剛動過手術的病人,可以選擇高 蛋白質的營養補充品;若女性適逢生理期,不妨 多吃含高鐵、葉酸、維生素 B 群的食品。

不過,在此還是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因為 廣告說得天花亂墜,就大量攝取某類產品。像前 幾年茄紅素正流行的時候,有人就因為飲用太多 蕃茄汁,導致體內攝取過量的鹽分,造成腎臟負 荷過大;又如現今市面上流行的油切茶,其實是 利用膳食纖維會吸附油脂的原理,而達到減少熱 量吸收的目的,然而攝食過多的膳食纖維,不僅 可能撐大胃部,如果短時間內攝取過多,還可能 造成脹氣、腹痛等症狀,因此食用任何食物都要
切記不宜過量。

真正的黑心食品

前面所介紹的食品添加物,雖然不見得全然 有益,但至少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但不可諱 言,還是有人刻意摻雜某些不當添加物來矇騙消 費者,危害大眾的健康。

六大中毒症狀

一般而言,合格的食品添加物都必須通過安 全及毒性測試,並訂出適當的使用量。關於毒性 測試,目前全球多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和食 糧農業組織(FAO)所發表的「使用化學物質為 食品添加物時之安全性評估法」作為依據,分成 以下六類:急性、次急性、慢性毒性、致癌性、 致突變性、畸胎性。

所謂的「急性」和「次急性」毒性的添加 物,會對人體造成立即反應的中毒症狀,一般而言,只要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都不易造成急性 或次急性的中毒症狀。

但若添加物使用不當,可能會長期累積於人 體內,此即「慢性毒性」添加物,例如前二年鬧 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也會造成慢性中毒。

除此之外,有些添加物雖然沒有毒性,但是 會破壞細胞中的 DNA,引起細胞癌化,這就是 我們常說的「致癌性」或是「致突變性」物質, 尤其以用於肉品的亞硝酸鹽類添加物最為常見; 另外,還有一些孕婦吃了會影響腹中胎兒發育或 引起胎兒畸形的添加物,像是治青春痘藥物的 「A 酸」,就禁止孕婦食用。

香腸致癌不能吃?

在有害添加物中,最為國人熟知的就屬香腸 裡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其主要功能為使肉製品 呈現鮮紅色澤、產生特殊香味,同時也具有抑制 微生物(主要是肉毒桿菌)生長的功用。根據政 府規定,每一公斤的香腸只能放 0.07 公克以下的 硝酸鹽,如果過量攝取,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的 亞硝胺;另外,亞硝酸鹽易與血紅素結合,會降 低紅血球攜氧能力,影響人體健康。

根據報導指出,大廠牌的肉製品多能依規定 使用,然而小廠商或肉販自製的香腸還是頗令人 擔心。可惜目前針對醃製肉品的肉毒桿菌問題, 還沒有任何物品可以取代亞硝酸鹽;不過,食用 者可以透過同時食用維生素 C 等還原劑來消耗多 餘的亞硝酸鹽,使其不易形成亞硝胺。因此,愛 吃香腸的你可以鬆口氣了!只要記得吃完後來點 水果或檸檬汁,就不致於影響健康了。

謹記三大原則,健康更安心

食品添加物在用與不用之間存在著某些程度 的矛盾,有時不添加反而會引起更嚴重的危害。 因此該如何拿捏使用劑量,可是一門大學問─ 用太少,食物會腐敗而產生微生物毒性;用太 多,超過安全劑量會引起化學毒性。也因此,長 久以來,學者們不斷尋找替代品,以減少有害 添加物的使用,如從食物中萃取天然的食品添加 物、創造新的食品加工及食品包裝技術……等。

若是看完本文,你還是不認識這些食品添加 物,沒關係!只要記住下列這幾個要點就行:
1 盡量吃新鮮的食物,以避免添加物問題。
2 若要食用加工食品,盡量選擇合格的知名廠 牌,他們所提供的商品需經定期抽檢,較不易 放入超量或不合法的添加物。
3 選擇食物必須分散風險,意即我們在選擇食物 時,可以多元化一些,這樣不僅可以攝取到廣 泛的營養素,也不會因長期食用可能有問題的 食品,而讓毒素在體內累積。

最後,筆者再教大家一個簡單的口訣,吃東 西就是要「新鮮、合格、多樣化」!只要牢記這 個原則,相信大家都可以吃得安心又健康喔!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438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