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涯萬花筒】職場速寫: 金獎編劇謝育秀--用文字,說故事
2010/09/07 09:26:09瀏覽3104|回應0|推薦0
從描寫中日文化差異的《家有日本妻》,到小人物生活趣事的《住左邊住右邊》,再
到描述中年男子心境的《老王同學會》,這幾部戲劇的幕後推手,就是這位性格直接
坦率、言談幽默犀利的都會女子──謝育秀。想了解一個中文人怎麼靠文字在戲劇圈
中打天下嗎?且來聽聽她與大家分享編劇生涯的苦與樂吧!
撰文/何楓琪

成績吊車尾,照樣拚臺大

筆名謝小蜜的謝育秀,說話不僅幽默風趣,而且邏輯清 晰,速度明快,從訪談中,不難發覺這位金獎編劇直率爽朗 的個性。

「雖然我念的是臺南女中,但坦白說,我的成績並不理 想,只有國、英文表現比較優異,所以我很早便立定志向, 不是中文系,就是外文系。」

爾後,她在國文老師的推薦下,參加了一個專為高中生 舉辦的文藝營,這個文藝營對她的啟發很大,不僅讓她開始 對中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在那裡認識了不少熱愛文藝的同
好,這就是謝育秀接觸中文領域的起點!從那時起,她便開 始用功苦讀,為的就是考上自己心儀的校系。

「我第一年大學聯考雖然只上了輔大,但已經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了,可是因為私立大學的學費不便 宜,再加上我真的很想念臺大,於是決定重考,第二年終於如願考上臺大中文。」而她的國文成績更是一 鳴驚人,當年甚至高居社會組榜首呢!

大學≠職業訓練所

四年的中文系生涯,讓謝育秀如魚得水。「任何一所大學的科系,都不是『職業訓練所』,但這些訓 練,往後都會內化成為你自己的生涯養分。」中文系出身的她,在分享就業概況時特別強調:「我向來重 視劇本裡的用字遣詞,也會嚴格要求自己在寫作時不能有錯別字,因為我認為一個編劇如果錯字連篇、文 辭不通,這不僅代表本身的素養不佳,也代表他對這份工作不夠尊重!」

以往,中文系一直被視為「冷門」科系,但對謝育秀來說,中文系反而是出路最廣的領域:「在我的 同學中,有一部分修了教育學程,當了老師;有一部分繼續深造,成為教授、研究員,或是記者、編輯等 等;還有同學打好了中文的底子後,去美國深造念口譯,中英文俱佳,就業時非常吃香。」根據她的觀察 與分析,中文系現在反而比以前更具競爭力,因為時下學子的中文能力較弱,所以需求反而愈來愈大。

謝育秀表示,中文程度好,其實在職場上有加分的效果,畢竟無論是寫報告、作簡報,莫不需要優秀 的表達能力。「也許中文能力無法讓你在找工作時,有『加薪五千元』的本事,但高明的語言與文字能 力,卻會成為你日後在職場展現專業與實力的最佳利器。」

臺大中文系畢業後,謝育秀做過很多份工作,像中研院助理、網路書店的企畫編輯、旅遊雜誌採訪記 者、甚至也做過業務行銷等等。「其實一路走來,我從事的工作都跟文字有關係,因為我本身就喜歡寫東 西,所以都算符合自己的志趣。」

一切都從說故事開始

回顧踏入編劇的起點,謝育秀說這得從她在電子報的站臺上發表故事說起,當時由於她的故事吸引許 多讀者,而得到了出版作品的機會。「我的兩本創作──《謝絕訪客》和《對號入座》出版後,有一天某 位資深編劇寫信給我,認為書裡的一篇作品相當適合改編成劇本,我因而獲得撰寫劇本的機會,開始了創 作生涯。」當時,謝育秀已屆而立之年,再加上寫劇本的收 入並不穩定,這曾讓她猶豫許久。但是謝育秀告訴 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試試這份充滿挑戰卻 又迷人的工作!

謝育秀的第一部戲劇作品是《家有日本妻》,不過在這部戲結束之後,她曾一度覺得自己沒有人脈, 經驗又還不足,而打算重返職場。「就在那時,我認識了製作人王偉忠先生,他看過我的小說創作後,很 喜歡裡頭的故事,並建議我可以朝情境喜劇來創作,所以我 開始寫《住左邊住右邊》, 且與偉忠哥合作至今。現在,我已經把編寫劇本視為
終生職業了!」

目前, 謝育秀任職於風 賦國際娛樂公司,負責電視劇本的統合、編審、戲劇企畫案
的開立,並準備朝戲劇製作的 方向發展。「對我而言,編寫劇本是我在電視圈的利器。一旦這把刀磨利了,就可以用它來闖江湖,甚至朝製作人之路發展。」

忙亂又掙扎的編劇生涯

你想像中的編劇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是優雅地在咖啡廳裡,拿著 NOTE BOOK 靜靜地趕稿?還是在家裡閒適地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編劇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即使在家,也有接不完的電話,然後總是穿得亂七八糟地在家裡趕稿,而且常常一天就要寫上萬字!」謝育秀直接了當地說。

目前,臺灣的戲劇作品,多半採取一邊拍攝、一邊播出的製作方式,因此編劇們通常得隨著劇組的進度來撰寫劇本。最初,製作人可能會發想故事的大概架構,例如打算開拍情境類喜劇、偶像劇等等,此時,編劇們便開始朝著一開始企畫的故事大綱來撰寫分集劇本。

「當然,有時製作人也會先請編劇提供大綱,然後再去籌備企畫,一般來說,每部戲從前置作業到確定開拍,最快也要三個月,如果再加上拍攝進度,整部戲的製作時間,最少也要半年至一年。」對此,謝育秀還特別補充說明,編劇面對的突發狀況很多,最麻煩的是要不停地修改劇本,她甚至笑稱編劇其實是最不自由的工作。

「老實說,編劇每天都在妥協與否的狀況中掙扎,因為製作公司有他們的立場,如果有很好的意見與理由,我當然樂意接受,但如果對方的要求不合理時,我就會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說服或婉拒對方。」謝育秀直率坦白地說,編劇應該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因為作品會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散播,所以當然要負社會責任。

「其實只要不違背我的知識邏輯、社會善良風俗,我的彈性都很大。」這就是謝育秀在編寫劇本時的大原則,對她來說,設好底限,不過於隨波逐流,才能在編劇這一行裡,走得長久。

那一刻,一切都值得了

雖然編劇生涯看似辛苦,但其中卻也有它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當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導演、演員們完整地呈現出來,而場景、道具又都配合得剛剛好時,就會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對謝育秀來說,她至今尚無最滿意的作品,不過從事編劇八年,她認為擁有最多自由意志的作品,是描敘熟男心境的《老王同學會》。「這部戲花了我一年的時間,總共只寫了四十集,而且是先完成劇本後再拍攝,再加上有二位金鐘編劇共同合作,讓我很有發揮的空間。」

由於工作的需要,讓謝育秀養成了不斷充實自己的習慣。每天早上,她都會先閱讀四份報紙;而了解各國的書籍、電影、戲劇,也都是她的功課;甚至最近如果有什麼新奇的人事物,她也會隨時留心。「我認為編劇要能跟得上時代的脈動,所以廣泛的吸收新知很重要,這也是編劇的功課之一。」

對一般人而言,看電視、閱讀書籍,是一種放鬆的休閒活動,然而這些對謝育秀而言卻是工作的一部分。「我現在看戲不僅要觀察它好不好看,還得分析出它的優缺點。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好像很辛苦,連看個電視都無法放鬆,不過對我而言,我覺得一邊看電視還可以一邊工作,真好!」對平時就熱愛觀賞戲劇的謝育秀來說,這份工作帶給她無窮的樂趣,讓她付出再多也不覺得累。

編劇必備──良好溝通能力&豐富人生經驗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編劇呢?謝育秀表示,由於編劇是個需要溝通能力的職業,因此她認為什麼科系出身並不重要。「首先,要能接納別人的意見,有自省的能力,身段夠柔軟,而且要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且耐心聆聽別人的想法。我認為這是編劇最需要的人格特質,其實不只是編劇這一行,很多行業也都需要這樣的溝通能力。」

除此之外,謝育秀指出,編劇的人生閱歷很重要。「坦白說,我不建議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從學校畢業就直接投身編劇這一行,因為沒有經過社會的歷練,寫出來的劇本很難打動人心,我認為要有一些人生體驗的人,比較適合來寫劇本。」

談到人生閱歷,謝育秀對此有深刻的體悟,而在訪談中,她也不斷地強調,不管念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都不要覺得它「沒有用」!「不管是念詩詞歌賦,還是讀一本書,甚至去做苦力、當助理……我認為所有的經歷都會成為你人生的養分,它就像種子一樣,只是不知道它何時會開花而已。」因此,她鼓勵同學們,無論念什麼書、做什麼事,不妨都抱著開放、學習的態度。「很多人都覺得讀詩詞歌賦沒有用,但也許有一天我的劇本裡需要創造出一個文藝少女,或是中文系教授,這時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擇己所愛不設限,未來道路無限廣

謝育秀鼓勵同學們,面對選校選系,都要慎重以待。她認為大學階段是基本教育、知識水平、人文素養的養成期,所以同學們不妨多加了解各校的特色後再作選擇,例如有的大學學術風氣嚴謹,有的開明活潑,若能選擇一所較適合自己的大學,對於拓展視野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選擇有興趣的科系也很重要,這樣才有學習的動力,如果只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那書很難念得好。」她建議同學,升大學時先選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到了研究所再決定專精的領域,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管念什麼科系,都不要替自己的未來設限。謝育秀認為人生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經歷都有它的意義,只要多去累積學問、豐富經歷,未來的路自然就能無限寬廣!

從謝育秀的分享中,不難發現中文系出身的她,有著優秀的表達能力,以及積極開放的人生態度,這些特質都是長期在經典與文學作品中涵養出來的,也是她能在戲劇圈中游刃有餘的關鍵。謝育秀的生涯故事,相信應可帶給你不一樣的啟發與體悟!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438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