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一則台灣財經新聞,倫敦(City of London)市長 Fiona Woolf 上週訪台時表示,台灣沒有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能力。遠在海外看到這則新聞,不禁感觸良多。
經濟與軍事,一直都是美國在貨幣戰爭中的兩個大棒,在海灣戰爭及阿富汗戰爭後,美國充分掌控了國際石油供給與價格,也更確立了石油 - 美元的國際結算及儲備貨幣的地位,而這是美國最根本的國家利益所在。
由於老美QE 寬鬆政策長期猛印鈔票,稀釋債務刺激出口,再藉著製造區域緊張收回美元,而跟在美聯儲後面的美元基金金融大鱷又趁機做空他國貨幣獲取暴利,長期把全球當提款機,拖累全球經濟,但卻挽救了美國經濟。
日本在過去十幾年受害是最深的,日本政府的負債多年來來自於日本國民戰後大量購買持有國債,然而這批戰後嬰兒潮如今年老退休需要變現國債過日子,這就給了國際金融大鱷一個機會做空日圓,這一直是日本經濟的軟肋所在。
之前中日繞過美元,簽定協議直接以人民幣日元貿易雙方貨幣直接結算,結果接著後來就莫名其妙地死了一個金融相松下忠洋,跟另一個預定駐華大使西宮伸一,這兩個都是其協議主導者,以及中日韓東亞經濟共同體的號召者,然後平靜多年的釣魚島爭端又再次被挑起了。
繞過美元,這觸動威脅了美國最根本的國家利益。原因也很簡單,倘若美元失去世界貨幣的地位,便無法繼續無限量印鈔票還債,在08年次貸危機發生後,美國應該早已破產。
然而對於世界其他國家而言,在面對美國以鄰為壑的QE政策及強勢美元這點上,中日韓歐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歐元及亞洲會逐漸聯合人民幣對抗美元,這點會進一步促使人民幣更加國際化。
就在2012年,中國與澳洲、土耳其、巴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以貿易雙方貨幣直接結算,另外,人民幣也成為了日本央行的儲備貨幣。就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國與德國更發表了一篇兩國政府的聯合聲明:支持兩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和歐元。這不啻是篇聯合對抗美元的檄文,德國是歐盟的領頭羊,而歐盟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第二,中國第三;如今世界第一大跟第三大經濟體如果聯合起來在貿易中大量使用本幣,繞過美元,這對美元的國際結算及儲備貨幣的地位是有巨大殺傷力的。
這是中國21世紀的隆中對:美元,歐元,人民幣三國鼎立的雛形已經形成。
目前香港已經是全球最大的RMB境外結算中心,而倫敦、新加坡及澳洲都在搶這塊業務,中與日、澳、德等國早已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台北則繼續慢慢研究中 ....
戰機稍縱即逝,失不再來, 就跟當年亞太營運中心的美夢多年來從未能實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