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落的國中生 〈二〉
2021/03/28 09:22:50瀏覽1619|回應0|推薦23

國中生是很苦悶的,尤其是沒有朋友的國中生。幾乎每個班都有小團體,很多學生是交不到朋友的,呈現孤鳥狀態。但是,很多同學就聚在一起,有兩人組,三人組,四人組,還有五人組的。這些同儕的影響,遠大過老師的教導。以前說孟母三遷,其實就是環境的影響,其中同儕最緊要。大家都混,個別人想不跟著混也難。

我女兒去讀縣內比較好的國中,所以表現比他國小時明顯不一樣。現在,她課後去我太太任教的補習班補習,看多了成績好的學長姐們的言行,也見識了八加九同學的可怕,她自動想好好讀書。這就是環境的薰陶,正面的叫見賢思齊。負面的叫恥與為伍。父母師長的引導很重要,家長不配合老師,那老師也無能為力。主要是價值觀的建立,還有就是大家喜歡講的「文化刺激」。鄉下小孩的確吃虧很大。

現階段台灣教育,補習真的很重要。學校上課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有去上社團的,校隊的,一下子練這個,一下子又放假,老師沒控制好進度,最後就在趕課。一趕課,就是只求上完進度,學生懂不懂就顧不到了。幾乎所有班級〈現在我校一班27人〉,都只有少數幾人在重視成績,起到火車頭的作用。這些學霸自信心高,老師也比較重視,他們問題不大。

可是,成績落後的就很可怕了,自暴自棄的多得是。然後他們有些還互相看不起。我以前有學生收班上同學當小弟,兩個。上課時,大哥在趴著睡,小弟輪流幫大哥搥背。

也就是,同學相當重要,一個班萬一不讀書的比較多,這班就很難上課。常態編班是好事,可是我看到的都是成績差的拉下成績好的,所謂劣幣效應。我常想,能力編班可能還是比較好。

現在的孩子很需要品德教育,更需要傳統思想。我舉一個例子。我講到家庭的時候,問學生一個問題。如果結婚對象的家庭非常有錢,幾億的那種。可是提出一個要求,必須冠他家的姓。女生竟然都「很有志氣」,不願「冠夫姓」。反而全班男生都舉手,願意「冠妻姓」。可以少奮鬥三十年的話,叫他們入贅大概都願意。想想,為了吃兩天免費鮭魚都可改名,更何況入贅豪門呢。

我們教他們關於家庭的「知識」,可是並沒有教他們關於家庭的「倫理道德」。更真實的還有,幾乎大多數學生都有過想要打兄弟姊妹的衝動,有很多男生還想開扁自己的父親或老師。很多人希望自己是獨生子女,甚至有人希望自己出生在有錢的家庭。

你真的去了解這些學生們的內心想法,可能會很吃驚。他們的內心苦悶,源自於都是被強迫、被否定、被規定與父母的嘮叨與說教。有人的父親一喝酒就發酒瘋,然後全家遭殃。還有人的父母會打架,打到警察都來那種。還很多是沒有講的,不敢講的。他們的內心,實在太苦悶了。

然而,這些都是學校老師無能為力的。我常覺得,自己當老師是去做善事的,我觀察學生們的檯面下的行為。其實,他們內心未嘗沒有燦爛的花朵。只是,他們沒有得到資源與鼓勵,缺乏上進心。

很多學生,尤其是女生,對於愛情的憧憬讓人驚訝。早熟,自然早戀。他們喜歡帥哥,有女生坦言「只要帥就好」。可是學校禁止談戀愛,那怎麼辦呢?偷偷的啊。以前教過一班,畢業了。有一天,那位女生忽然愛打扮起來,上課都在看鏡子,撥弄頭髮。然後,據說她談戀愛了。大概甜蜜了一個月。後來她心情悶悶,我說,是分手了嗎?她說是。然後幾天沒來學校。我說,和男朋友分手何必這樣。其他同學說,老師,誰說是男朋友?

啊,真是醍醐灌頂啊。

現在他們的性別觀和我們不一樣,而且很不一樣。我也常常和他們講點這方面的事,他們也很愛聽。基本上,我的觀點就是,現階段不要談戀愛,要談也要是純純的愛,牽牽小手就好。因為,國中就有很多渣男級的,同時和十幾個女生交往的都有。他們下課都在幹啥?不知道。但是,談戀愛這麼有成就感,誰會想好好用功讀書?

我教社會科,常想要培養學生一點浩然正氣。但是說教他們不聽的,於是就講故事。尤其是他們現在要學台灣史,這乖乖不得了,我自己的歷史觀也幾乎被顛覆,國民黨的歷史教育實在是充滿謊言。怎麼辦?教真實的。

譬如我這個「台灣人」,其實大多數台灣人都和我一樣,本質上是平埔族,也是熟番。番,清朝用語指的是「外國人」。熟番當時「漢化」了,因為熟番沒有文字,抵不過強大的滿人推廣的儒家文化。唐山過台灣也是虛構的居多,真實的場景是當時大陸來台的都是社會底層,華工輸出至南洋,台灣是其中之一。

說遠了。我問學生,現在台海兵兇戰危,萬一中共要武統台灣,願意為台灣一戰的請舉手。結果很可憐。有個學生直接講:美國會保護我們。呵呵,我問他:萬一美國拋棄我們呢?他一副不會吧的樣子。

為什麼?因為沒有了國家的觀念,愛國教育失敗,也不懂得愛家愛人。口頭禪是:「干我屁事」。這種自私自利的小孩,誰教出來的呢?

我目睹的現象,只是冰山的一角。講也講不完,先就此打住了。

z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b&aid=1582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