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書房(四)富察氏與朱師傅
2009/11/21 23:47:54瀏覽2349|回應0|推薦1
提到富察氏.歷史上的代表人物當然就是乾隆的皇后~但是提到皇后也就不能不提到傅恆.提到傅恆更不能不提到福康安~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太上皇4年.總共立了2個皇后~還珠格格劇中的皇后是第二任也就是繼后.
但是在<李衛辭官>一劇中.卻將兩位皇后的先後順序給弄錯了.
 
1)劇中的富察敦兒.外號大姑~
孝賢純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元配皇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祖父為康熙時期大臣米思翰.父之兄為馬齊~其父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其弟是大學士傅恆。她出身於官宦之家。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比乾隆帝小一歲,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經世宗指婚成為皇子嫡妃,雍正六年生皇長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璉,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為她舉行皇后冊立禮。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隨駕東巡,三月十一日死於迴鑾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歲。
 
孝賢皇后是一位賢明的皇后,平素節儉,衣帽上不飾珠翠等物,而用通草絨花;獻給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銀絲線,而用鹿羔皮製作,以表示不忘本。她知書達理,孝敬公婆,對弘曆關懷備至。一次乾隆帝患疥瘡,愈後體弱,醫生囑咐須靜養百日。孝賢皇后於是就住在皇帝的寢宮外屋,無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後,見皇帝氣色如初,身體復原才搬回自己的寢宮。孝賢皇后位居中宮,母儀天下,統御後宮,但從不擺皇后的架子;處事公平,條理分明,御下寬厚仁慈,因此深受眾嬪妃和太監、宮女的愛戴。孝賢皇后這些美德使乾隆帝很敬佩,夫妻恩愛,感情至深。孝賢皇后病逝,乾隆帝悲慟萬分,晝夜兼程親自護送孝賢皇后的梓宮回京,把梓宮停在她生前的寢宮長春宮內,其後梓宮移至景山觀德殿後。乾隆帝下令,長春宮不再居住任何人,仍按孝賢皇后生前居住的樣子陳設,並把她的衣冠供放在裏面,以表示對賢后的懷念。以前皇貴妃高氏死時,賜諡為慧賢皇貴妃;議諡時皇后正好在場,她含著淚要求說:「我朝后諡上一字皆用孝字,倘需他日諡為賢,敬當終身自勵,以副此二字。」孝賢皇后死後,乾隆帝寫了許多輓詩,其中一句是「聖慈深憶孝,宮壺盡稱賢」,認為「惟孝賢二字之嘉名賅皇后一生之淑德」,因此諡為孝賢皇后。當時裕陵尚未完工,孝賢皇后的梓宮又從觀德殿移到京師東北的靜安庄殯宮暫安,把先期停在那裡的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的金棺停在孝賢皇后的梓宮旁邊。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時,孝賢皇后及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葬入裕陵。乾隆帝親自護送至陵,並臨視葬入地宮。從此,乾隆帝每次到東陵謁陵都要到孝賢皇后陵即後來的裕陵給孝賢皇后奠酒。為寄託哀思,乾隆帝寫了大量輓孝賢皇后的詩篇,在封建皇帝中,與皇后感情如此之深者,實屬少見。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孝賢皇后全部諡號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
2)傅恆
傅恆,字春和,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清高宗孝賢皇后弟,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封一等公。在軍機處二十餘年,為高宗所倚重。曾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清緬戰爭,並參與籌劃平定準葛爾部戰爭。
公元1763年,傅恆等按乾隆帝要求完成一部滿文、漢文、內蒙古蒙文、藏文、新疆蒙文、維吾爾文6種文字對照的西域人名地名工具書:《西域同文志》(共24卷)。該書是研究絲綢之路上西域地區歷史地理和少數民族語文的重要參考書。
他的兒子有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
 
一般戲劇小說大多把傅恆之妻塑造為乾隆的情婦紅杏出牆生下福康安~所以乾隆心有所愧.對傅恆格外加恩!
....................................................................................................................................................................
3)福康安
福康安,字瑤林,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清高宗孝賢皇后侄,大學士傅恆子。
1767年(乾隆32年),福康安承襲雲騎尉,四年後任御前侍衛。1772年(乾隆37)任戶部侍郎,不久遷滿洲鑲黃旗副都統,受命趕赴四川軍中任平叛將領。次年福康安抵達軍營後,被阿桂授為領隊大臣。後以作戰勇敢、治軍有方而為朝野矚目。1776年(乾隆41年)平定金川後,封三等嘉勇男,授戶部左侍郎,不久調任蒙古鑲白旗都統。
1777至1780年(乾隆42年至45年),福康安先後出任吉林將軍和奉天將軍。1780年(乾隆45年)後歷任雲貴(雲南、貴州)、四川、陝甘(陝西、甘肅)、閩浙、兩廣(廣西、廣東)總督。其中任兩廣總督一職任期最長,並由於當時廣州外貿繁榮而大發不義之財。他貪贓的手法和程度,僅次於和珅,而聲名的狼藉卻不相上下。
1773年(乾隆38年)初從阿桂用兵金川,事後即任封疆大吏。1784年(乾隆49年)再從阿桂鎮壓甘肅回民事件,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1787年(乾隆52年),乾隆命他同海蘭察赴台灣平定林爽文民變事件。同年年末,他率軍從福建渡海,以解救被義軍包圍的清軍。起義被平息後,論功行賞,晉封福康安為一等嘉勇侯。(嘉義有福康安紀念公園.至於嘉慶君由台灣的傳說.應該是指福康安而非嘉慶帝~因民間盛傳福康安乃乾隆私生子)
1790年(乾隆55年),廓爾喀軍隊侵入西藏,意圖搶掠遍布各地的喇嘛廟內的財富,但被當時的滿清駐軍將領勸說撤回。然而,他們並未罷休。第二年以更大規模入侵,幾乎沒有遇到當地藏兵或者駐守清軍的抵抗,因而得以大肆搶掠。乾隆聞訊大為震怒,命福康安偕參贊大臣海蘭察率軍反擊。1792年(乾隆57年),清軍到達西藏,連戰連捷,將廓爾喀軍隊驅回喜馬拉雅山南麓,甚至還反攻到廓爾喀首都陽布(加德滿都)外二十公里的熱鎖橋,迫使廓爾喀乞和。按照福康安提出的條件議和,廓爾喀每五年到北京朝貢一次。作為對這次戰功的褒獎,福康安被任命為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加封一等輕騎都尉世職,並讓他的兒子德麟承襲。乾隆還聲稱,假若福康安把廓爾喀徹底征服,就封他為王。他雖未獲此殊封,仍於1793年(乾隆58年)加封忠銳公。
1795年(乾隆60年),世居湖南、貴州和四川邊境山區的苗民起義,史稱湘黔苗民起義,攻佔多座城池,殺死或驅逐滿清設立的地方官。乾隆得知這一形勢,立即派遣雲貴總督福康安與鄰省總督和琳(和珅之弟)、畢沅(科考狀元出身)一同前往鎮壓。儘管清軍在數量和裝備方面都佔據優勢,但因邊區地形險要,清軍不熟悉地形,而苗民頑強抗敵、堅守陣地,且熟悉地形,致使戰爭曠日持久,清軍勞而無功。
這場時日持久的戰爭,使得朝廷上的權貴,如和珅等,利用各種機會編造捷報,換取皇帝的獎賞,而外出的統帥們的個人財富,也隨著大量軍費的不斷撥出而急劇增加,福康安同樣也因為假報戰功而被封為貝子,與同爵皇子享有同樣的特權。儘管清初有過漢人封王,蒙古人也被授過各等王爵,但他是宗室之外第一個生前封此顯爵的滿人。
1796年(嘉慶元年)六月,福康安病卒於軍中,乾隆帝追封為嘉勇郡王,並配享太廟和開國元勛同列,入祀賢良詞及昭忠祠,又在他家宗祠旁邊另建專祠,賜諡「文襄」。為表彰他平定金川、台灣和廓爾喀的戰績,把他的肖像懸挂在紫光閣。
平定川楚教亂,太子太保、蒙古人德楞泰為福康安麾下愛將,無役不與。
福康安一生受乾隆帝殊寵,民間傳為乾隆私生子。(主要推論疑點1.福康安受乾隆寵愛程度2.福康安之大哥二哥皆娶公主為妻.以福康安受寵愛的程度.似乎更有理由婚配公主)
不過,後來的嘉慶皇帝並未像其父親那般褒獎福康安,多次追遣他在軍中揮霍無度。1808年(嘉慶13年)嘉慶帝將其子由世襲貝勒降為貝子。
.....................................................................................................................................................................
4)朱軾(應該是劇中的朱心仁師傅)
朱軾(1665年-1736年),字若瞻,江西高安市村前艮下村人。
「束身勵行,通經史百家」,歷任刑部主事、浙江巡撫、吏部尚書,有惠政,居官廉潔,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正命朱軾在懋勤殿設講壇,教育弘曆與弘晝,被譽為「帝師元老」。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乾隆元年(1736年)卒,葬於今高安市村前鎮龍溪村劍形山。
 
康熙三十四年(西元1695年)至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在朝為官。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朱軾遵其母冷氏意願,用雍正皇帝賞其母八十大壽的部分賜金修建了位於高安市村前鎮蘇溪河上的碧落橋,建橋工程歷時兩年,始建於康熙六十一年,於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竣工。
 
 
橋建好後,朱軾給橋命名為“碧落橋”,並撰寫了《碧落橋記》。碧落橋之名,源於一個故事:據《朱氏宗譜》載,西元1347年,洪水淹高安儲糧官倉,欽差劉華持詔書視察災情。見朱氏居址高平廣闊,可建糧倉,遂與朱氏兄弟協商,買下碧落山朱氏宅址建糧倉。於是朱氏兄弟四散而居,其中包括朱軾祖輩在內的四人由故居碧落山遷至蘇溪河畔定居。為紀念派衍且見蘇溪水碧澄清澈,朱軾故將新建橋命名為碧落橋。 
 
觀朱軾所作《碧落橋記》,知其建橋主觀上是為彰顯皇恩浩蕩,但不可否認,碧落橋的建成,在客觀上還是方便了方圓百里的群眾。從現今看來,則為世人留下了一件珍貴的文物。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19661217&aid=351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