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3 22:42:40瀏覽1408|回應0|推薦0 | |
皇太極(清太宗) 皇太極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廿五出生。尊稱後金天聰帝愛新覺羅皇太極,也稱清太宗崇德(文)皇帝皇太極。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攻而未克,皇太極親臨戰場,目睹了八旗軍最慘痛的一敗。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毒疽發作而死(民間通傳是為袁崇煥的砲彈所傷而死~金庸之<碧血劍>裡頭就是這樣安排),皇太極繼承汗位。 1627年,皇太極親率大軍發起寧錦之戰,再次大敗。他決定繞過關寧錦防線在明朝北方開闢第二戰線。自1629年起多次入塞南侵。在第一次南侵中,他誘使明思宗處死袁崇煥,又仿製紅衣大炮,並建立現代化炮兵部隊——重軍。皇太極在世時期,將都城瀋陽改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控制漠南蒙古後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是大清帝國的實際建立者和開國皇帝。 崇德六年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史載「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馬不停蹄,晝夜兼行五百餘里。在松山大敗明軍,生俘洪承疇,《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駱駝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此役為後來清朝滅明征服天下立下基礎。《清史稿·太宗本紀》評價:「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皇太極腦中風病逝(碧血劍中安排為撞見莊妃與多爾袞偷情而被多爾袞所殺.令一旁偷窺的袁承志震驚)於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時入關前夕,年五十二歲。後葬於瀋陽昭陵(今瀋陽市北陵公園北)。由於死前未立繼承人,其弟睿親王多爾袞與長子肅親王豪格爭位不下,彼此陳兵示威。最終多爾袞獨排眾議,擁立孝莊文皇后的6歲兒子福臨,是為清世祖。 子女(11子14女) 順治元年(1644年)封多羅承澤郡王。當時李自成據潼關,碩塞跟隨豫親王多鐸進攻陝州,擊敗李自成將張有增、劉方亮,李自成親自迎戰,亦被擊破,清軍入關,斬馬世堯。隨後向南進兵,擊破明福王朱由崧,賜團龍紗衣一襲、金二千、銀二萬。後又跟從多鐸征喀爾喀,隨英親王阿濟格戍守大同。姜瓖反叛期間,碩塞移師代州,解圍有功,晉升親王。順治七年(1650年)又改郡王,順治八年(1651年)晉封和碩承澤親王。掌兵部、宗人府。卒於順治十一年十二月(1655年1月)。 ...............................................................................................................................................................豪格 世襲罔替之鐵帽子王 (1609年-1648年),清肅武親王,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長子,母為皇太極繼妃烏喇納喇氏。 豪格廣有戰功,因其功勛卓著而不斷進封而與多爾袞不合。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引起了多爾袞和豪格對於帝位的爭奪。當時豪格親掌正藍旗,而且又有皇太極留下的正黃旗和鑲黃旗以及眾多大臣們的支持,略優於有正白、鑲白兩旗以及多鐸支持的多爾袞。但是,豪格在關鍵時刻未能果斷行事,在有大臣提出豪格具備繼位資格並要求其繼位的時候表示自己不行(台灣俗諺<餓鬼還裝客氣>),被多爾袞順水推舟因而未能入承大統。最終由其弟,皇太極九子愛新覺羅福臨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輔政。此後,豪格雖仍頗多戰功,但受多爾袞打壓。順治五年(1648年),因隱瞞其部將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獄,當年三月死去,年僅三十九歲。豪格死後,其福晉為多爾袞所納。 豪格在清朝入關平定天下的過程中,戰功卓著,曾於順治三年在四川西充鳳凰山射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劇中還未平定張獻忠時.順治帝與博穆博果爾已經身材高大為成人模樣.明顯與史實不符~順治三年時福臨才9歲博穆博果爾才4歲) 順治八年,順治帝親政後,為豪格平反,重新封為和碩肅親王,並立碑。順治十三年,豪格被追諡,成為清代第一個被追諡的親王,稱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入太廟。 豪格共有七子,其中兩人被封爵:
另外,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女間諜川島芳子(電影由梅艷芳飾演)是豪格的第十一世孫女,她的父親是末代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 肅親王爵傳至清末共九代,共有過十位親王。其中,第二位富綬襲爵時,順治帝賜號為顯,於是肅親王改成了顯親王。到第五位蘊著襲爵以後,乾隆帝念豪格生前之功,復改顯親王為豪格的原封號,於是顯親王又復為肅親王,此後一直未改。除了始封者豪格的命運多舛外,其餘都未因獲罪革爵而得以善終。 ........................................................................................................................................ 多爾袞 世襲罔替之鐵帽子王 (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母為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同母弟豫親王多鐸。1626年封貝勒,後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 多爾袞在順治帝攝政時期,清軍入關,滿清入主中原,對清朝開始在中國近300年的統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多爾袞十五歲時,皇太極矯旨,迫其母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多爾袞因此喪失繼承大統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後,他軍功卓著。 *與豪格之爭 至皇太極去世時,多爾袞兄弟掌有正白旗與鑲白旗,共有65個牛彔(一牛彔爲300人),佔八旗全部200個牛錄的31%,足夠和皇太極長子豪格爭奪汗位。豪格繼承了皇太極的正黃旗、鑲黃旗(共40個牛錄)並自掌有正藍旗。多爾袞利用豪格的軟弱使其不能繼位,又畏於兩黃旗的實力(代善一人獨掌兩個紅旗,共計51個牛錄;濟爾哈朗領導的鑲藍旗33個牛錄、正藍旗21個牛錄),不敢自己繼位,轉而扶持皇太極九子福臨入承大統。當時福臨年僅六歲,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並實際掌權。 *攝政王時期 多爾袞攝政時期,清軍入關,滿清入主中原,對清朝開始在中國近300年的統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順治帝對他的稱呼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最後演變成「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愛好打獵,出狩場面壯大,光是獵鷹就有一千多隻。府第「翬飛鳥革,虎踞龍皤,不惟凌空掛斗,與帝座相同,而金碧輝煌,雕鏤奇異,尤有過之者」,順治七年七月下令加派白銀二百五十萬兩,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種種侈華措施使年幼的順治皇帝心生不滿。 *多爾袞之死 多爾袞因為在和明朝歷時兩年的松錦之戰中勞累過度,元氣大傷,得了三種病症:第一種是怔忡之症,第二種是中風前兆,第三種是咯血症。入關後更是「機務日繁,疲於裁應,頭昏目脹,體中時復不快」。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十三日,多爾袞「以有疾不樂,率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額真、官兵等獵於邊外」。十二月九日,多爾袞因狩獵墜馬,膝蓋受傷,塗以涼膏,竟不治死於喀喇城。順治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簡稱「義皇帝」。但兩個月後,順治帝因多爾袞當年獨斷專行,並迫害其兄豪格,及與其母孝莊皇太后的複雜關係,於順治八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斬其頭骨,又接連處罰其黨羽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直到乾隆年間才恢復多爾袞睿親王的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下令為他修復墳塋。 豪格曾說多爾袞是「有病無福」之人,多爾袞身材細瘦,素患風疾,壯年猝死,大概與縱慾有關。嗜色與嗜殺,是早期滿清貴族的特色。民間野史有「太后下嫁」一說,即多爾袞按照滿人入關前的妻寡嫂的風俗娶了皇太極永福宮莊妃,即順治母孝莊皇太后,同時孝莊皇太后也為了穩住多爾袞,避免其權勢野心膨脹危及福臨的皇位。此一觀點在近代史學界裡雖有人正面認同,但更多學者認為此乃當時漢人為抹黑滿清而造的謠言。 多爾袞是滿人能統一中國的重要功臣之一,但一般認為他有「六大弊政」,薙髮、易服、圈地、占房(侵佔房舍)、投充(搶掠漢人為奴隸)、逋逃(逃人法),延續時間最長的,是逃人法。清廷統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袞,都以兇悍殘暴著稱,終有清一朝,滿漢之間的矛盾始終無法根除,辛亥革命時革命黨人仍是在高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多爾袞沒有兒子,生前過繼了他的弟弟豫親王多鐸第五個兒子多爾博為後代。多爾博原承襲了睿親王爵。但好景不長,隨著多爾袞被追削爵位,多爾博也歸回了自己原來的宗族,封為貝勒。睿親王爵位的承襲由此中斷。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感念多爾袞在清王朝開國時的累累戰功,同時也反思他當初並無謀反之心,於是復還他睿親王的爵位,配享太廟祭祀。又將早己做古的那位多爾博仍算作多爾袞的後代,讓多爾博的第五世孫淳穎承襲了睿親王爵,並將淳穎去世多年的父親、祖父、曾祖父、太祖父一併追封為睿親王。從此該爵一直傳到清末,共十一代,有過八位親王。其中,多爾袞屬死後追奪爵位後又復還,多爾博當時亦受株連丟了親王爵。這八位親王之外,另有四位因子孫襲爵而獲得了追封的睿親王爵。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