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寒山寺聽鐘(行旅兩札之二)
2007/04/23 00:06:52瀏覽654|回應1|推薦2

杜忠全

中國的佛寺何其多,然佛寺而以鐘聞名中外的,北京的大鐘寺,算來當然是一座了,但未曾到訪北京的,容或還聽過永樂大鐘,卻未必曉得那藏鐘的大鐘寺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顯然就不一樣了:只要約略讀過幾首唐詩──就算只限於課本所選的寥寥幾首,裡頭也少不了張繼的《楓橋夜泊》的。背頌過張繼的《楓橋夜泊》之後,當然也就知道了寒山寺,知道寒山寺的鐘聲了。於是乎,往往無出例外的,人們到了江南,總要到蘇州走一趟;到蘇州看園林之餘,總也要到訪大名鼎鼎的寒山寺,然後就近地在敲出了千古七絕的鐘樓底下沉吟徘徊或歇息,這之後,江南行旅也就不存缺憾了。

前些年的江南行,我們也到了寒山寺。到寒山寺,總之就是那麼一回事,讓導遊領著大夥兒反芻著前人的詩句,然後有人還意猶未盡地排隊上鐘樓;上得鐘樓之前,當然要先付費,然後才許撞鐘了。排隊的人群裡,有慕詩名而來的,或許,也有不少是不知所以地被旅行社安排進來的。然後,有些導遊就會提醒說:

“待會兒撞鐘的時候,記得只許撞三響,可別多敲一聲了喔!

為什麼?難道還要補繳費用嗎?”有人問。

“不是的。”導遊煞有介事地說:“撞鐘三聲表示福祿壽,要是多撞了一下,那就變成四大皆空嘍!

啊,原來如此,問的人得到了滿意的解答,也就自顧散去了,留下在一旁聽熱鬧的我,直覺得長了一番見識:哈,這還真叫新鮮呢!

新鮮的是:悠傳千古的寒山寺鐘聲裡,原來不光撩起了線裝典籍裡的,詩人那通古貫今的旅夜愁緒,還寄寓著現時的人們對福祿壽的想望呢!這之後還有的是,喔,四大皆空呵,原來那是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寒山寺的第四聲鐘聲,原來意味著福祿壽的落空哩!

寒山寺的旅遊人潮總也絡繹不絕的,寒山寺的鐘樓總也不斷地傳出鐘聲來──鐘樓底下排隊登樓的人龍不斷,鐘聲就不會停歇下來;不停不歇的古寺鐘聲,而今灌注著人們對福祿壽的祈願,然後隨風飄蕩到不遠處的楓橋。歲月悠悠,一千多年的時間轉眼成空,寒山寺的鐘聲卻還依舊,但要是張繼的客船還停泊在那裡的話,那麼,而今他聽了一整個白日的鐘聲之後,究竟還寫不寫詩的呢?

張繼已然躲進古詩頁裡,無論如何再也聽不到鐘聲了,現在聽鐘的,是循著詩韻趨近而來的我。聽著古寺鐘聲,詩意來不及衍生,我想到的,卻是人們對空有得失的趨避態度:以有與得為充實,而以空或失為幻滅,故世俗皆逐有而避空,不知空之充實與活絡意義了。空,那只是一種終極的真理與實際,萬事萬物因是而遷流,勃勃生機與成住壞空以及生老病死,盡皆在那裡頭,不因人們的喜惡而增減;消極或積極的人生態度,終究只在於人的主觀抉擇與取向了。

寒山寺的鐘聲,我想它還依然蘊含著同樣的警示──即是已換了別一口鐘,即使人們以世俗的生活願望灌注於其中,但縈繞耳際的悠悠鐘聲,應該也還是那個意思的吧……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htc&aid=913318

 回應文章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假如
2008/01/14 02:21

假如張繼聽今日之鐘肯定寫不出千古傳唱的楓橋夜泊。

走了中國那麼多寺廟,大抵都是撞鐘祈福收費,撞愈多收愈多,將佛門聖地搞得嗆俗不已。而今日寒山寺古蹟多為重建,連那口鐘也早非當日之鐘了。